關于鄭州的記憶:老城,老街,老校區

文/李一朵

坐標:古玩城邊

那時,我和表姐住在老古玩城后面的一個小區里。

小區有大的廣場,時常有人帶著孩童或寵物在那里玩樂。在我看來,孩童和寵物一樣,寵物和孩童一樣,它們都是具有靈性而又純粹潔凈的。小區里有幾棵結實的無花果樹,有數塊靠墻的被籬笆圍起的菜園子,冬天時有遼闊又漂亮的落雪。

表姐是個美麗、文藝的女子。有段時間她熱衷于布藝,我們便有了各種桌布、窗簾、杯墊……在她儲存的布足夠多時,她擁有了一臺電動縫紉機、熨斗、熨布用的桌子。我的第一個布錢包,是表姐做的,我的第一件布藝作品—— 一只長身子的可愛小兔子,是表姐教我做的。

我們經常會在半夜睡不著時,輕輕去敲對方的門,然后跑到一個被窩,圍在一起,說一些又傻又癡的話,多半是關于美食和旅行的。

附近的肉夾饃、臭豆腐、烤玉米,常會被我們視作美味。而整個夏天,我們又可以在濃重夜色中坐在街邊,吃一碗麻的燙的過癮的串串香。我們經常一起旅行,也經常分開旅行。我曾在夜氣未消曙色將臨時送表姐到火車站,她要去鳳凰、稻城……

之后的幾年,我也一個人去了。

坐標:經五路上

我喜歡清冷、安靜之美。這條街上有很多高高大大的法桐,我時常覺得上班路上只有我、陽光、法桐、鳥兒存在。

我習慣性地把遇到的車、人、喧鬧聲一一推開,讓這條街上的老房子、老居民、老生活映入眼簾。這里遍布著過時的市場、庭院、街坊,顯得與那些新式的店鋪、樓房、衣著鮮亮的人們格格不入。而它只是這個城市無數條街巷中的一條,比它破敗的有很多,比它繁華的有很多,它是簡簡單單平平常常的存在。

李志在《關于鄭州的記憶》中唱道:“她說她喜歡鄭州冬天的陽光/巷子里飄滿煤爐的味道/霧氣穿過她年輕的脖子/直到今天都沒有散去……”沒有散去的還有舊時光。它是老的,寂寥的,也是有滋味的,穩妥的,讓人有歸屬感的。

我在經五路上一個院子里的老單位待了六年,過著一種簡凈的生活。慶山說:“在這樣的時代,維持優雅和體面、誠實和干凈,是沉重的事情。有時這肉身太潦倒。”

我的肉身是潦倒的,但想靈魂干凈。

坐標:鄭大老校區

每個單身男女都該有一個小小的、格局簡單的、器物俱全的公寓。我的小公寓在文化路上的鄭大老校區里。

文化路是熱鬧擁擠的路,鄭大老校區是古老幽深的校區。校園里多是舊時的建筑,幾棟教學樓都刷了暗紅的不那么鮮亮的顏色,不過沒有剝落的印痕,也沒有破敗的跡象。人們愛惜它們。

有幾處工廠車間類的龐然大物分布在校園的幾個角落,除了偶有一些學生在一兩個“車間”里面進行機械操作實習,這些大房子的大門長期是緊閉的。而且房子外常常雜草叢生,野貓穿行,路過它們時,我常常不自覺地偷偷看上幾眼,覺得神秘而有趣。

校園里有很多古老的樹,有一小塊柏樹林,有一處湖邊噴泉,有一個陽光花房,有開在春天和夏天的花,有清晨跑步的我和那些跑起步來光芒萬丈的人。

世界,安安靜靜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