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門窗”三個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卻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奧秘,及該行業水有多深。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門窗行業掀起了三波浪潮(鋼門窗、塑鋼門窗、鋁門窗、鋁木覆合門窗)。目前市場上一般以鋁合金門窗(含斷橋鋁門窗)及塑鋼門窗為主導,當然鋁木覆合門窗也有一定的市場,它主要適用于高檔別墅及富貴人士的豪華家居中。
先從八十年代初期的90系列、70系列、73系列、50系列、38系列談起。縱觀我們起步的規模及分類,其實只分為兩類:(1)推拉系列,(2)平開系列。在當初鋁合金型材主要產自廣東佛山。人性厚道,價格在2萬4千元/噸,折合單位成本170元/平米(不含玻璃另配件)。而目前市場型材價:普通19500元/噸,中檔23700元/噸,高檔28300元/噸。說到這里或許你要說“云里霧里把我搞得一頭霧水,價格相差無幾。有啥奧秘,水會有多深?”沒錯從型材價格上看,似乎相差無幾,可你能想像現在的人民幣能和八十年代的價格同日而語嗎。
一推拉窗和平開窗的區別
區別在于(1)開啟方向,開啟面積。(2)俗稱“三性”。即密封性能,氣密性能以及水密性能。(3)型材的規格及生產技術的工藝上。其次在其價格上。
故名思義:橫向平行移動稱之為推拉窗,縱向推拉的稱之為平開窗。但它們最大的區別是開啟面積的不同。推拉窗根據窗輪承受的重壓而決定其開啟面積。本人曾施工過開啟最大面積達3.2平方(5mm厚單玻),而平開窗最大開啟面積1.0平方。但具體還需考慮其整個窗洞大小的幾何形狀及整體建筑的匹配程度而適當控制其開啟面積。
提到三性便是鋁門窗的核心所在。能通過三性測試的幾乎一面倒一一平開窗。平開窗以其獨特的設計,加之改用橡膠注條使之氣密測試,水密測試,密封測試均優于推拉窗。
型材的選用也至關重要。一旦作出決定同時也就決定了施工工藝的流程。推拉窗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根據其洞口予留狀況先作測量,然后根據裝飾裝修要求作相應調整,切割型材,五金螺絲聯接,機械或半機械加工,密封條組配,玻璃按裝及必要的注膠便生產結束,待運等候現場按裝便是了。
平開窗同樣需要測量,計算型材尺寸,進行切割加工。然而其加工工藝較之推拉窗而言要比較復雜。它需要端面銑,刻角機,雙頭(或單頭)型材切割機,空氣壓縮機等輔助工具。當然對一些要求不高的客戶,僅憑一臺型材切割機加上自身過硬的技術水平,也是同樣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