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自強不息——記君說乎75期沙龍|詠春拳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老吳,留下來吃飯,吃飯!”對方緊緊抓著老吳的右手不放。

這個被叫做老吳的人,左手扶著對方的手肘,右手微微一扭,以快得看不清楚的小動作,一個攤掌已經掙脫了對方的,反倒雙手鉗住了對方的手臂,溫和而有力。

“下次,下次啊!”在對方的錯愕里,老吳是一副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樣子。

一場試探和較量就在幾秒鐘結束,當然如果對方就是和你朋友之間的客套,這一招也是不動聲色地婉拒,不傷和氣。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似乎是在影視作品和武俠小說里看到的,但是昨天我們在君說第75場沙龍里,和各位説友們,在俊詠堂眼見為實。

這個被叫老吳的就是吳俊輝教練,詠春拳傳人,俊詠堂的總教頭。傳說中的武林高手原來如此平易近人,個子不高,人近中年,卻絲毫不見油膩,清雋精干,說著一口慢悠悠的廣東普通話,為我們娓娓道來詠春拳的淵源。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又聽到了這段關于嚴詠春和五枚師太的這段民間傳說,豆腐西施遇到惡霸地主,俠義人士沒有選擇當下除暴安良,而是帶著詠春上山三月,為她定制一套拳術后,三月以后的比武大會,打贏了惡霸。

所以詠春拳非常適合女性練習,基于女性比男性給子小,體力小,但是柔韌性好的特點,可以借力打力,是一種聰明的拳法。

吳教練開玩笑說:壞人一般武功都不高,武功高的不會是壞人,所謂惡貫滿盈,江湖大魔頭,聞者喪膽,都只是武俠小說里的人設而已。給你一種能力,勢必會給你一個限制,這就是武德。詠春拳起源的這個故事,說明行俠仗義不如授人以漁,這也奠定了詠春拳的實用性,行走江湖,退敵保命。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吳教練帶領我們依次練習了日字沖心拳,撐掌,正鏟掌,反鏟掌,攤掌,這一拳四掌,就已經可以搭配組合,幻化出許許多多在搏擊中的招數,也是平時可以練習的套路了,在阻擋和進攻中,可以快速地制敵,擊打在對方的軟肋,例如喉部,下巴,心窩。

“會把人打骨折嗎?”學員看著吳教練和張教練之間的演練,弱弱地問。

“打暈就好了,打暈了,你就可以跑啦!”

大家頓時笑作一團。

就連二字鉗陽馬,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大開的馬步也很不一樣,這其中有好幾個構架起來的三角形,而三角形恰恰是最穩定的結構,大腿垂直也為了有利于保護自己的襠部。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同學們在相互的搭檔練習中親身體驗了詠春拳的靈活,實效,簡易,沒有大開大合,沒有花拳繡腿,招招不浪費,而其中更是蘊含了我們傳統文化中對于自強不息,對于仁義禮智信,守中用中等深刻的道理。

明年3月份,吳教練將會推出一課快速入門的《詠春防身術》,期待女性朋友們一起學習,當然我們也不介意,男性朋友們也可以來玩哦,可以獻身做一頭“狼”,哈哈哈。

2017年君說乎的最后一場沙龍,就在鏗鏘有力的“詠春國粹,中華武術魂”中結束啦!讓我們共同開啟2018文化自信、自強不息的新篇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