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接觸過的人當中,談過戀愛與沒談過戀愛的人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同樣,讀過書與未讀過書的人給人的感覺也不同。戀愛是甜蜜幸福的,戀愛讓我們學會愛,從中獲得成長。我將閱讀視作一場曠世之戀,在這場關系中我們身心愉悅,幸福無比,汲取書本精華,不斷成長,當我們深陷其中,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痛苦無比,因為不想經驗失去的痛苦,便再不愿舍棄他。
因為踏上了閱讀的奇妙之旅,這兩年無意間關注了一些優質的公眾號,比如“剽悍一只貓”“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周沖的影像聲色” “阿何有話說”等,而恰好這些公號都有在互推。我們驚奇地發現優秀的人總能被一股強大的力量吸引到一起,他們身上都具備某些特質,這些特質牽引著他們走到一起。由此鞭撻著像我一樣的普通人,若也想要被吸了去,就得要努力向優。也許我們拼了命地攀爬,也無法到達那高地,但我們在付出之后,收獲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也算不枉此行。
特別感謝“香氣女子”給推薦了“剽悍一只貓”這么好的公號,這兩個公號是我添加之后就不曾想要刪除的號。“香氣女子”就像一杯花茶,溫和地滋潤著我們,“剽悍一只貓”像一罐紅牛,困了,累了,想松懈下來的時候,喝喝這罐紅牛,獲取重新上路的力量。世界讀書日,貓叔就策劃了一個特別的活動:讀文章,寫總結,送禮物。看到這么好的活動,便毫不猶豫地分享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之后就只是看過而已,就當什么也沒發生過一樣,還是回歸從前的狀態。我自知沒什么才華,文筆也談不上,更不敢說有什么深刻的體悟,也不敢奢望能得獎。只是不愿再像從前一樣,看了很心動,心理更是一萬次地自我暗示:要行動,要行動,要改變,但過后卻什么事也沒發生,永遠在原地打轉,那人生可就太沒意思了。
這一次我們將與千千萬萬的讀者朋友共讀15篇文章。我想每一個追求卓越的人,都不會放任自己成為一個散漫的人,讓自己陷入一個走一步算一步毫無頭緒的怪圈中。讀了《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讓我明白了要想經營好自己的事業,那么我們需要制定好我們的人生戰略,而后不偏離軌道并確保戰略的執行。
那么我們怎么制定人生的戰略呢?首先一個完整的計劃是不可或缺的,當然有時候若只是死嗑原計劃,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目標。所以當困境無法打破時,不防試試偶然出現的機會,或許能走出另一片天地。
比如大文豪魯迅棄醫從文,成功轉型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且成績斐然。
可見原本制定好的計劃不是不可變更的,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給偶然出現的機遇一個機會,或許可生成一個更好的人生戰略。
制定好人生戰略之后,接下來是要確保戰略能夠被執行。比如我們立志要成為一名作者,若是把寶貴的時間與精力花在無用社交、逛街購物等與寫作大相徑庭的事情上,那么想要成為作者這件事情就永遠是紙上談兵,是個夢。只有大量的輸入,具備充足的知識與信息儲備量,才會有輸出的源泉。當然輸入還不夠,我們得把學到的知識、以及學習過程的感想分享出來,不停地讀不停地寫。這才是切切實實的執行方案。
最后, 還要做到不偏離軌道,也就是設立好我們的底線。做人做事都要有底線,一旦被沖破,想要再守住很難很難。有多少高官在落馬前不是想著鞠躬盡瘁為人民?可正面對考驗時,依舊抵不過糖衣炮彈地沖擊,一次打破原則就會接著有第二次第三次,一發不可收拾,最終自己規劃的人生戰略因為自己的游移偏離被徹底沖垮。所以對自己設立的防線進行嚴防守線顯得尤為重要。
這些是我讀完《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之后的感想,人生需要明確大方向,定好方向生活不亂。而我們大多數人拼盡全力,不過就是為了能更好地生活,那怎樣的生活才算是幸福的。《極簡生活,成就真正的幸福與精彩》告訴我們:不是擁有得越多越幸福,擁有太多,反而是一種負累,真正輕松愉快的生活,是不讓心靈受牽絆。
文章從三個方面教我們學會過上極簡生活。
首先是更新我們的購物觀。這點我深有體會,有時候我出門只是為了買一只牙刷,買點水果。結果到了超市,看到漂亮的杯子(即便家里已經有很多杯子),精致的碗筷,打折的鞋襪等等,回到家才發現又一時沖動買了很多并不需要的東西。現在我明白了,以后再出門購物前先把要買的東西列出來,去常去的超市或商店買,清單上沒有的東西一律不買。然后是不常用的東西不要買,如果有一次性的就用一次的代替,如果沒有一次的,就去租。最后是替換品不必備太多,像毛巾、貼身衣物、襪子等,只要勤換洗,對我來說控制在3~4套就夠了。
其次我們需要舍棄一些沒有用的東西。看看我們自己手頭的東西,其實有很多已經很久很久都沒有去碰了,但就是舍不得扔,拽著不用棄之不舍。看了這篇文章,我嘗試著丟掉了一些無用的東西,很久沒穿的衣服我把它們投到了小區的衣物捐贈箱里,突然發現房間里瞬間清爽干凈了許多,心情莫名地變得愉悅起來。
最后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是極簡的身心。而保持身心極間,可以通過這三件事情:一、定期清理心理垃圾,去除煩惱。找到適合自己的休養身心的方法,如果你有可以暢聊的朋友,那么可以找他們釋放心中的感情。如果你也喜歡閱讀、跑步、瑜珈等,當你心中煩悶,郁結難解時,不防試著去做這些事情,堅持下來,你會發現這些是不錯的舒緩方法。二、善于發現他人的優點,與人為善。人類是群居動物,生活中少不了要與人打交道,而善于發現他人的優點,能夠更愉快地與我們身邊的人相處。人際關系的好壞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是可以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的。三、不浪費時間在無用的抱怨上。時間對我們來說是寶貴的,與其浪費時間抱怨,不如把這些時間用到有意義的事情上。別看這些時間是零碎不完整的,但是要是能夠充分利用起來,長年累月堅持做一件事情,你也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達人。
接下來,在《如何輕松影響他人,加速實現自己的目標》這篇文章當中,貓叔團隊為我們梳理了《細節》這本書中最精彩的部分:
(1)如何說服別人
文中提到除了講道理、擺事實,還可以通過改進說服方式提高自己的說服力。比如從自己的外在形象入手,一個人穿衣打扮的方式傳遞了這個人的身份地位、品位,合適的場合搭配合適的著裝可以增加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度,這樣雙方能夠更容易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信任。當然這不絕對,但在同等條件下的兩個人,人們一定會選擇相信著裝得體的人。另外可以通過抓住人的從眾心理入手,暗示對方其他人也都是這么做的,繼而將其代入你的思路。再然后是談話過程中多幾次提到對方的名字同樣能提高說服別人的幾率,因為對方能感覺到他受重視,感覺到別人是在用心地跟他交流。
(2)如何提高職場效率
環境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影響溝通的效果,有時候我們不太認同別人的想法,但往往改變別人的想法很難,這時我們可以從改變環境入手。
職場中我們會碰到無理的客戶及不太好相處的同事,這時費力討好,不一定有成效,可以將重點轉移到共同身份上。找到除工作之外,我們可以成為彼此的“戰友”的事件。
(3)如何更好地實現目標。
制定目標,并把具體的數字變成一個數字區間,到后期改為關注“還剩多少”便可達成目標。如果在期間出現了拖延癥,還可以設定目標達成的截止時間,這些小技巧對實現目標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假如我們30歲、40歲還沒有什么作為,應該是令人很沮喪、焦慮的吧。《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變這個世界》告訴我們,有的人覺得年輕時是一個人具備創造力的時段,他們具有強的爆發力。而有的人則不同,他們需要慢慢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才爆發出來。所以沒必要因此而哀嘆自己不如人。
通常人們大都會遵循世俗認定的正確的路子走才能到達我們想要去的地方,但其實還是有很多人敢于另辟蹊徑最終達到自己目標的人。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并非要走人們走過的路才能到達羅馬。當然“離經叛道”需要勇氣,而光有勇氣是不夠的,還要懂得平衡風險,而不只一味地冒險。
《關鍵20小時,快速學會任何技能》告訴我們,20個小時4個步驟,就可以學會任何你想學的技能:
(1)選擇目標,做足準備。選一個最想學的技能,選好后,設定一個合理的預期,花20個小時學會它。需要注意的是學會不是學精。然后是需要準備訓練工具及相關信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2)掃清障礙,騰出時間。也就是專注,在正式訓練時,除了學習該項技能,其他任何不相關的東西一律不準碰。騰出時間,是安排好學習的時間,保證在你可支配的時間內學滿20個小時。
(3)拆解目標、及時反饋。將目標拆分為幾個部分,這樣可以使復雜的任務簡單化,小目標比較容易實現,這樣可以更容易獲得繼續往下學習的信心。同時學習過程中也要做好反饋,可以向有經驗的人請教,這樣發現問題之后可以及時糾正,提高學習的質量。
(4)復習及創建流程。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只有定期復習才能更好地記住。創建流程,是為了方便以后可以在心理進行演練。
很多人為工作為生活忙忙碌碌,卻依舊窮困潦倒,陷入又窮又忙的死穴。《如何擺脫又窮又忙,過上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提出了精要主義,實現精要主義,你可以破解窮忙這個困局。窮忙的根本原因是無法分辨出重要且有意義的事,那么如何做到精要主義?文中談了三個步驟實現法:
(1)探索
首先我們需要從紛繁復雜的事務中找出那些真正有意義的事情。當局者迷,以局外人的角色看待問題,能夠看得更清楚。其次需要把握問題的本質,只有找到問題的本質,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它,不然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最后用設立更為標準、嚴格的衡量標準,等最好的機會出現再做選擇,也就是寧缺毋濫。
(2)排除
將不太重要的事情放棄掉,首先需要確認明確而有意義的精要目標。比如企業設立一個具體的年營收額的目標,簡單具體,而且容易衡量。其次要學會拒絕。職場小白常常因為不懂、不敢拒絕,而讓自己陷入里外不是人的窘境,學會拒絕,其實并不會損失什么,反倒會讓別人知道你的原則。最后,及時止損,不要讓沉沒成本越變越多。沉沒成本已然收不回來,別因為自己的不甘,而將原本不需要再投入的時間、精力和成本繼續投入到不必要的事情上,最終反而造成更多的損失。
20個小時可以學會某個技巧,這個階段還只是學會而已還不精,《讓你成為任何領域高手的三大原則》 告訴我們,成為高手死嗑規律、限制、行動這三點準沒錯。
規律,即固定時間、固定完成量。這是強迫性地完成,前期會有不想做的念頭,當堅持一段時間形成習慣后,我想事情應該會變得沒那么難。
限制,其實自由也是相對的,自由并不意味著放任不管,有時候限制在一定的條件下,更能將才能發揮到極致。
行動,不要猶豫,開始做,不停地做,只要邁開了第一步,接下來也就沒那么難了。
在實際的工作當中,我深刻地體會到良好有效的溝通可以提高辦事的效率,因為事實上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溝通上,溝通達成共識后再去做,費時費勁。深入學習《三個神奇的溝通法則,迅速提升你的言值》中教的三個方法,一定對我們幫助很大。
一、只觀察,不評判。這樣做的好處是給對方留足面子,同時也道出了事實的,能夠引起對方的思考、反思,不用評判就要以達到溝通的目的,同時也不影響雙方的關系。
二、不發表看法,只表達感受。這樣做的好處是對方能直接體會到你的感受,而不需要猜測,另外也讓人能感受到溝通的真誠而不做作。
三、不下指令,只發出請求。命令總會讓對方感到不悅,而請求會讓對方感受到被需要,感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總之,溝通是為了解決問題,劍拔弩張只會讓對方也會設立起防線,阻礙溝通的順利進行,只有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理解對方,獲得對方的喜歡之后,相信對方也樂于幫助你。
《少有人走的路》向我們介紹了關系的處理及事情或 工作的處理方法:
1.在一段關系中,一味地給予并不等于愛,拒絕不等于不愛。
2.沖突處理的關鍵是溝通,指責或是放任不管只會讓關系惡化。
3.推遲滿足感,先把難處理的任務處理了,于處理其他的會明顯變得容易很多。
如果我們曾經面臨或者正在面臨工作、生活的困局,讀讀《商業的本質》,讓我們知道不不被證實的擔憂是毫無意義的,行動起來去挖掘出擔憂的根源是什么,其實會發現有些擔憂是多余的。
有些事情也沒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關鍵是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比如畫畫,并不是非得要達到達·芬奇的高度,預設困難只是讓我們無從開始,我們需要的是知道基本的色彩搭配,比例分配,然后畫,不停地畫。
最后幾篇文章放在一起看,都是關于成功人士具備的良好品質或者叫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情緒掌控、充沛的精力、演講能力,以及一些方法論指導。
《習慣力—我們因何失敗,如何成功》教你問題解決7步法,一評估,二找問題,三定方案,四說服上司,五說服同級,六說服下屬,七執行,一步都不能少,助你順利解決問題。
其次是在人際交往過程及公司經營過程中的客戶反饋,有助于我們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再次不過分追求完美,重點在于不斷追求完善的過程,結果卻不一定要非得要十全十美才算完成。
任何事情方法對了,事半功倍。想要通往成功,《全球第一CEO寫給個人和企業的成功指南》告訴你三個方法:
一、選擇合適的人,將用在激勵同伴的時間及精力用于正事上,對個人及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選擇合適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要想擁有好的職業前景,首先得要調整好自己的態度,不管喜不喜歡,換一個正面積極的態度,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關于情緒,不管是在生活還是職場中,能夠掌控自己情緒的人,一定比那些被情緒操控的人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今天如果我們還不能很好地控制我們自己的情緒,好好學習這三個處理情緒的方法,相信你一定能收獲一個全新的自己。它們是:
一、識別壞情緒,覺察自己是否有過分煩躁、過分生氣、過分抑郁、過分內疚等不良有情緒。
二、運用ABC原理分析壞情緒的來源。
三、對壞情緒進行調教,也就是糾正絕對化、概念化、糟糕化三種非理性信念。
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18~254天不等,能夠把一件事情堅持下來讓其形成習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過現在我們遇到了一個超實用的辦法,也就《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習慣養成法》中提到的微習慣。顧名思義,因是將你想要堅持做的事情細分到不能再為止,因為微小容易實現,從而讓我們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那么培養微習慣的方法有哪些呢?一是設定小目標,是一定能實現的小目標。二是執行,執行的過程中每完成一個任務就給自己一點獎勵,以資鼓勵。三是留意習慣養成的信號,當你不再感到困難、不再抵觸、不再需要逼迫時,這是在向你發出習慣養成的信號。
關于演講,記住并按照這三個去訓練,你也可以成為演講高手。一是主題唯一,選題時切記多而雜,一次只講一件事情。二是講故事,實在想不出可以講什么故事,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切入(1)一堂課(2)決定性時刻(3)克服弱點。三是運用一定的技巧,比如設計一個開場白,設計口號,提出一個行動號召。
關于精力,《超好用的精力管理法,讓你每天都狀態滿格,效率滿點》這篇文章告訴我們高效精力管理有三個核心要素:創造意義、積極互動、儲存能量。
即使事情本身沒有意義,也要主動創造意義,去做對別人有益的事,別人滿足了,反過來我們也會獲得某些方面的滿足感。積極互動,創造積極、充滿善意的環境,浸染在這樣的環境中,相信我們也會變得更加的積極,充滿活力。最后好好吃,好好睡,好好運動,保持體內能量的自然流動。
15篇文章讀完了,瞧,這就是閱讀的魅力。浩瀚書海,總有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獲。一旦開始了就不想要停下來,愿更多的人能愛上閱讀,牽手閱讀,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