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判斷區塊鏈項目小貼士

  1. 剛起步的項目:
    主要看行業和團隊。
    行業一般指落地領域有沒有錢途,有沒有用區塊鏈的必要,代幣盤子大不大,升值邏輯怎么樣等。
    團隊就比較好說了,技術和運營,顧問和投資人等。

  2. 起步一定階段的項目:
    除了行業和團隊外,再加上第三項:生態建設,比如社區運營得怎么樣,交易所數量和質量,有沒有和其他公司簽訂合作意向等。

  3. 比較成熟的項目:
    除了行業、團隊、生態外,再加上第四項:項目進度,比如有沒有按照白皮書路線圖來,路線圖合不合理,跟競爭對手相比算快算慢等。

評估項目的大致框架如此,但每一項具體的權重如何,可以在根據經驗逐漸地調整,比如說,之前總喜歡給團隊比較高的權重,但最近越來越感覺到,如果方向不對,團隊再給力可能也一般,另外,顧問和投資人的權重也有下調的必要,總體來看,個人的評估模型處在一個相對動態的狀態,隨時學習,隨時跟進吧。

兩個公鏈項目對比:

  • AE
    1. 所處行業。權重50%。
      ◆主要的目標:33/40分。
      ae的原理看上去很復雜,但說一句話概括:ae=以太坊+雷電網絡+智能預言機。大家不用細追究后面的技術因素,只要知道一個既定現實就可以——那就是ae項目想要做的事情,現有通過現有的技術進行組合,已經可以做得到了。好在競爭對手不多,畢竟不是每個主鏈都像以太坊那樣能混上一個雷電網絡這樣的側鏈當小弟的。總體看來,給予比較高的評價。
      ◆使用區塊鏈的必要性:22/30分。
      共識機制采取pow和pos的混合,總體來看還可以吧。
      ◆代幣升值邏輯:20/40分。
      ae沒有提到增發和回購銷毀計劃,也沒有明確提起代幣的使用場景,暫時給出中性打分。
    2. 團隊配置。權重:30%
      ◇技術方面:27/40分。
      創始人Yanislav Malahov,從2016年11月創建ae至今,他的外號大家應該都聽過——“以太坊教父”,技術水平應該毋庸置疑。
      cto:已經換了兩次,第一次更是預言機項目augur的核心開發者,然而卻全部離職,團隊穩定性看來存在很大問題,慘遭無情扣分。
      ◇行業資源:18/40分。
      團隊在運營這一塊比較一般,幾位主要負責人里只有Vladislav Dramaliev是比較知名的數字貨幣從業者,如果能加入更知名的從業者會更好。總體來看,ae做這一塊還是有提升的潛力。
      ◇投資者和顧問方面:10/20
      官網上沒看到投資人和顧問一項,但這種比較不錯的項目沒有投資明顯不太符合常理,因此暫時給個默認折中打分吧。
    3. 生態建設,權重20%。
      ▲社區經營:8/20
      作為一個比較老的公鏈項目來說,ae的社區經營不算出彩,其國內的公眾號沒有更新內容,而推測的粉絲也只有16000人左右。
      ▲交易所流通性:12/30
      目前一共登陸了七家交易所,知名度普遍不高,大伙最熟悉的也就是gate.io。
      ▲合作伙伴:10/50
      我沒能從公開渠道看到ae和哪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目前也沒有看到它上面有其他的應用布置。但還是給一個默認分吧。
    4. 總分:
      ●行業基本面方面:75/100分。
      雖然有一些競爭對手的存在,但從總體來看,選擇的賽道還是相當不錯。
      ●團隊配置方面:55/100分。
      技術團隊比較豪華,如果不是因為不穩定的原因,分數本來還可以再高些。
      ●生態建設方面: 30/100分。
      這方面就比較悲催了,也不知道是運營團隊確實水平不行,還是正在蓄力,等待主網上線再進行大肆宣傳。
      ●總得分:60/100分
      從總體來看,ae像是一個天才的項目被運營拖了后腿,還是期待這個項目能在未來加強運營和生態建設吧。
  • PoA

    PoA全名是oracle network,習慣性叫它PoA,主要是因為它采取了poa的共識機制,這個項目去年年底才眾籌完畢,剛剛起步,所以我在評估它時,主要是考慮它所處的行業,以及他的團隊配置情況。
    權威證明PoA(Proofof Authority):所謂權威證明(PoA),就是使用一組所謂的“權限” 來允許人們在區塊鏈上創建新的節點并確保區塊鏈的安全。以太坊測試網(Kovan)便是采用PoA算法。在PoA中,驗證者(validator)是整個共識機制的關鍵。驗證者不需要昂貴的顯卡,也不需要足夠的資產,但他必須具有已知的,并且已獲得驗證的身份。驗證者通過放置這個身份來獲得擔保網絡的權利,從而換取區塊獎勵。若是驗證者在整個過程中有惡意行為,或與其他驗證者勾結。那通過鏈上管理可以移除和替換惡意行為者。現有的法律反欺詐保障會被用于整個網絡的參與者免受驗證者的惡意行為。
    POA網絡便是建立在PoA共識之上的底層區塊鏈。在POA網絡中,每個驗證者(validator)都必須在美國境內擁有公證許可。人們需要通過POA網絡身份DApps進行身份驗證,包括住址證明和無犯罪記錄證明等。然后進行所謂的啟動儀式(initiation ceremony)來獲得密鑰。通過的驗證者便可以擔當起保護網絡的安全的重任,并獲得回報。 POA網絡作為一個底層鏈,其上的每一個新的專用鏈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驗證器,或者擁有自己的一套驗證器以及其他任何類型的可驗證許可證。
    POA網絡除了共識機制以外,和以太坊網絡完全一樣。也就是說你在以太坊網絡上想干的事都可以在POA網絡上干,什么智能合約啦,發行新幣啦,建立自己的DApps啦,都沒有問題。 也就是希望通過改變共識機制來提高網絡的擴展和費用問題。

    評估過程如下:

    1. 所處行業。權重70%。
      ◆主要的目標:16/40分。
      oracle對外宣稱每天轉賬量可達150萬筆,聽上去十分震撼,然而折算到秒之后,你就會發現,它每秒的速度大約是在17筆,在眾多競爭對手當中不算出眾。
      ◆使用區塊鏈的必要性:22/30分。
      個人感覺,poa這種機制跟我們比較熟悉的dpos十分相像,都是選出一堆代表,然后讓代表替自己決策的那種模式,國內eos粉絲很多,這種模式應該都比較熟悉,這里不展開多說,打分也比較正面。
      ◆代幣升值邏輯:22/40分。
      oracle沒有提到增發和回購銷毀計劃,使用場景主要是“鏈接DAPPWeb和中心應用API”,描述的有點模糊,也讓人不太能理解這個代幣的使用消耗場景有多大,暫時給出中性打分。

    2. 團隊配置。權重:30%
      ◇技術方面:32/40分。
      技術主管IGOR BARINOV,擔任過科技公司cto數年,16年在區塊鏈領域任職,履歷亮眼,然而這哥們也是身兼二職(另外一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扣分。
      核心開發者VIKTOR BARANOV,多年系統工程師經驗,15年開始在區塊鏈領域任職。目前系全職。
      ◇行業資源:26/40分。
      oracle的主要使用者應該是dapp的開發者,而兩位技術核心人員在區塊鏈領域都有兩年以上的從業經驗,資源積累和行業聲望應該有一些。只是二位并不在運營崗,若是由一些區塊鏈和科技的vc來擔任這一職位會更好。
      ◇投資者和顧問方面:10/20
      幾位顧問和投資者都來自于金融和管理領域,讓人乍一看感覺摸不著頭腦。總體來看,這些顧問既沒有成功的區塊鏈投資經驗,在科技領域的積淀也不夠深厚,可能很難給項目團隊加分。

    3. 總分:
      ●行業基本面方面:60/100分。
      poa的模式很有意思,但選擇的賽道實在是有點密集了,更何況項目方所宣稱的性能也并不是太出眾。
      ●團隊配置方面:68/100分
      技術團隊還是很有實力,如果投資人和顧問能夠更資深一點,會更加分。
      ●總分62.4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