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也對“花錢報培訓”這個事情有質疑,總在內心衡量這樣的錢花得值不值。
說實話,后來畢業剛剛步入這個行業的時候我是有所懷疑的。小時候其實我們也接觸過付費培訓,就是各種補習班,但是因為那時候我們是學生,本職就是學習,所以我覺得那個培訓其實就是換個地方上學。而現在的成人培訓讓我或多或少懷疑它的實際意義。畢竟成年人有那么多的事情,有那么多的想法,而且更有那么多免費的學習資源,為什么要花大筆的錢來報培訓班呢?尤其是在看到身邊很多人報健身班只去一兩次,簡直就是浪費錢。因此很自然就覺得花高昂的費用報培訓班貌似不值得,然而身邊的一個個例子給了我不一樣的思考。
春兒,大學室友,經管類專業。忽然大二的某一天,春兒在我們宿舍激動地說自己準備學德語了,準備畢業出國!當時我們也就是聽聽而已,誰也沒當真,畢竟我們學校沒有這個專業,而她連英語六級還沒過,還有專業課要兼顧,哪有時間哪有條件呢?
就在那個周末春兒晚上九點多才回寢室,一推門恨不得高興地蹦進來,嘴上還跟了一句我們聽不懂的話。原來她真去市區報了德語班,半年學費1萬2!要知道那時候這 1萬2對于我們這些普通家庭長大的孩子來說還是一筆巨款,當然對春兒也是。我當時心里默默替她心疼,這只是學費,每周末來回市區的費用,吃飯的費用,仿佛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在往外流。我當時甚至覺得她有些傻,為啥不去免費的網站學,也有相應的音頻、視頻各類教程。也許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我也默默地下載了德語零基礎教程,就想看看我們一個是免費學習,一個付費學習到底有啥區別。
就這樣每周末她都出去學習:周末逛街再沒有她的身影、偶然的晚上操場跑步也沒了她的跟隨、甚至院校迎新晚會她都來不及去看……宿舍變得沒有之前熱鬧卻經常回蕩著德語,流利的,不流利的……
而我一開始也是斗志昂揚,因為想做比較,所以沒法和春兒討論,我就只能默默學,本身周圍也沒有學德語的,找不到人一起討論。剛開始覺得還是很簡單,“你好”“再見”之類的很快就學會了,春兒回來德語和我們問好我都可以答出來。你看,沒啥差別嘛,但我幾乎沒花費其他費用,我心里還是有幾分得意。
就這樣,后來我們都習慣了她的早出晚歸,偶爾關注的也就是她這個學期德語學習的總支出,然后我們心疼地感嘆下,仿佛少了幾塊肉一樣。而我在堅持了兩個星期后就開始跟不上,有時就算是不那么重要的事情,我也會把學德語放到后面去,就想明天一起補上,可是慢慢發現欠的課程越來越多,等真的想補的時候又發現前面的都忘記了。然后只能從前面再過一遍,結果一個月過去了我還停留在兩個周的課程進度上。后來,漸漸把這事兒都忘記了,偶爾想起來也覺得沒必要和自己過去不……
直到大四上學期,她通過了心儀學校的德語語言能力標準!至少基本的交流沒問題了,而我,還是只會“你好”再見“,我的實驗以我的完敗告終。在恭喜她的同時我也把我一開始的想法和我的失敗實驗告訴了她,她忍不住笑了半天和我聊了關于她報班這件事兒。
付費報班學習:有條理
她說一開始她也不是沒嘗試過用免費的資源來學習,但是剛剛學了一節課,就發現自己想提問問題的時候找不到人,去社交平臺發布疑問,回答者甚少,而且時間上很難保證,這嚴重影響學習質量。同時她也是第一次接觸德語,根本不知道該先背單詞還是先練口語還是先看語法……
但是報班就不一樣,報名后培訓老師會根據你現在的水平進行規劃,先幫你確定一個目標,然后開始拆分目標,確定你的課程體系,剩下的就是你這一階段全力以赴就學好每堂課,整個過程條理清晰,大框架搭好,你只需要添磚加瓦就可以。
付費報班學習:成本意識
春兒報的培訓班在市區,除了報班費用,來回車費和餐費也是很大的一塊支出,因此她會很重視自己的學習成本,并努力讓自己的學習成本有更大化的收益。這就是為什么她能風雨不誤地去上課,因為課程有時效,不去上課就等于白花了一天的錢。這也就可以理解我為啥因為一點兒小事兒就不學了,因為沒有成本支出嘛,心理上就重視不起來。同時她也為了獲得更大收益,很珍惜每堂課的時間,盡可能多的學習和提問,從來沒時間也沒心思玩兒手機。畢竟只有買來的課堂時間才能和外教面對面溝通,最快最準拿捏自己的學習成果。
付費報班學習:階段性成就感
現在的培訓班為了獲得更多的客戶,留住用戶;為了自身品牌的迅速發展,搶占市場份額,深諳學員的心理,除了推出各類的優惠也會巧妙利用鼓勵機制。春兒的課程每一階段都有相應測試,如果成績很好就可以獲得不同檔次的物質獎勵甚至現金獎勵。不說價值的高低,單是這種激勵就讓他們很受用。春兒說她第一階段就獲得了獎勵,這讓她喜出望外:大概自己有學德語的天賦吧!這真的讓她欣喜倍增,高興了好幾天,更是堅定了學德語的決心。更是一臉傻笑地感慨:覺得那幾天空氣里都是快樂泡泡!
聽了她這一頓熱情的分享,我頓時對付費報班有了好感,貌似還真是蠻有用的。但話說回來,春兒畢竟是在校生,并且是目標明確要出國的。如果換成是在職者,甚至年紀比較大的呢?付費報班真的能夠物有所值?
這就要談到我后面進入職場后的這份工作,作為建工類培訓機構,報班學員基本都是在職人員,以25———45歲之間男性居多,一開始我很懷疑他們的主動性,雖說是付費報班,但是畢竟對有收入的人來說沒有那么重視,或者說如果有其他重要工作,權衡利弊后多半會選擇不來聽課。
然而事實超出我的想象,基本每一位報班學員都會按時來上課,基本都是周末兩天時間。多次與學員接觸讓我真的改變了對付費報班的看法。
付費報班:另類投資
對于已經進入職場和在職場打拼多年的人來說,他們對金錢的觀念不只是消費,而更多的是怎樣投資,實現財富的積累。而多年的經驗和歷練也讓他們關注到自身能力的重要性,必須先投資自己。很多學員已經做到管理層,甚至自己是老板,但他依舊會報班學習,同時開始重視員工的培訓。其中一個學員休息間隙的一番話讓我印象深刻:報班學習就是在做項目,這個項目就是我自己,自己能力可以了才能吸引更多投資嘛!
這里其實還包含了一種隱性的投資:人脈資源投資。我們都知道人脈資源很重要,但是合適的人脈資源并不是那么簡單就能得到,也不是那么簡單就可以獲得別人認可。直到有一天聽說我們這里學習的兩個學員因為在一起上課逐漸熟悉,后來還促成了兩家公司的合作,非常順利,而且時間成本、機會成本都很低。
如今付費閱讀等也開始逐步興起,身邊的人也跟我說只有付費閱讀的內容他們才更注意那篇文章的內容甚至包括邏輯、論點等等。看來的確只有我們思想上先承認了某個東西的價值,我們才能更認真對待,付費培訓后期的收獲顯然比先前的支出多得多。
為啥要花錢報培訓,大概因為這是我們可以掌控的穩賺不賠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