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妹畢業后來北京工作,我們找了個時間聚了聚,因為同一個專業她又只比我小一屆,于是有著聊不完的八卦。聊到大學班主任,學妹說:“曾老師說你在北京,懷才不遇著。”
聽完心里五味陳雜,嘴上卻一個勁兒嘻嘻哈哈地自黑自嘲。曾老師是我大學很喜歡的老師,一直鼓勵著我引導著我,給過我許多幫助,她這么說,是心疼我,但“懷才不遇”這個詞卻讓我羞愧難當、臉紅不已。
畢業一年多,我確實處處碰壁,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對未來焦慮而迷茫,但從不來不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只是一個普通的迷茫女青年,“懷才不遇”,那也得是屈原、賈誼、辛棄疾、姜夔、徐渭那樣的才有資格說。
我始終堅信,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有真才實學,總有一天會被別人看到。如果沒有,要么是時機尚未成熟,要么是你能力不夠。這個時代雖然不是最好的時代,但和以往任何一個時期比起來,是最容易成功的時代。
但最容易成功的時代,也是最浮躁的時代。無孔不入的媒體總是給你透露各種消息:和你差不多年齡甚至比你小的人,拿了500強offer、創業拿了A輪、作品獲得某國際大獎、出書拍電影……面對這些報道,你覺得自己和成功相差十萬八千里,永遠都不會有機會,他們已經跑在你前面,再怎么追趕也無濟于事。
身邊人的成功進一步加劇你的焦慮和絕望,大學同學進重點機關當了公務員、親戚家孩子博士畢業留在了美國、高中同學在家鄉開了一間生意火爆的咖啡館、小學同學的孩子已經能上街打醬油了……而自己依舊獨自漂泊在異地,在一家很一般的公司,拿著不高的工資,晉升機會渺茫,心中失落抑郁,甚至對未來絕望。
然而在未失敗的時候就擁有失敗者心態,才是真正失敗的開始。二十多歲的年紀,依舊有著無數從頭再來的機會,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完全可以跳槽,覺得自己文憑不夠可以繼續深造,覺得現在的工作不適合自己可以果斷轉行,沒有技能可以去學……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有什么后顧之憂呢?今年是我本命年,朋友叫我去買一套紅色內衣,可以擋擋厄運,我跟她開玩笑:“這么多年我運氣從來沒好過,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現在已經很不好了,換種活法,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這幾天趙雷的《成都》在朋友圈刷屏,媒體用了“一夜聞名”、“爆紅”這樣的字眼。但之前的趙雷,演唱會的門票只有幾十塊錢、在酒吧里過夜半夜被裝修聲吵醒、借錢出第一張專輯、參加《快樂男聲》被淘汰……那時候的聽眾,絕對想不到今天他會以這種方式重新站在芒果衛視的舞臺上,熠熠生輝,發出如此耀眼的光芒。配得上野心的才華,加上堅持不懈,總是會發光的。
前段時間看紀錄片《尋找小糖人》,羅德里格斯的故事讓我久久無法平靜。羅德里格斯是南非人眼中的搖滾巨星,兩張專輯的銷量超過50萬,安撫了因種族隔離而感到痛苦灰暗的南非人民,知名度不亞于滾石。但南非歌迷發現在網上根本搜不到羅德里格斯的任何信息,只好各種猜想,有人認為他在一場演唱會中自殺……但真實的羅德里格斯,只是美國底特律一名平淡無奇的建筑工人,他年輕時錄制過兩張專輯,但最終只賣出6張,于是黯然放棄。但在他70歲的時候,世界終于承認了他搖滾巨星的身份。
孟德斯鳩曾說:“成功之路,往往看一個人是否知道要多久才能成功”。很多人就是執著于“要多久才能成功”而惶惶不安心生疑竇,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這條路,開始懷疑是否一開始就做錯了選擇,于是或中途落荒,或前功盡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雖然已經被說爛,暫且換個更文藝的說法“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吧!
記得2015年底注冊簡書的時候,有個跟我差不多時間注冊的作者——彭小六。他已經成為了在簡書上進行內容創業的作者,出了書,擁有一個團隊,進行只是付費模式的創業。雖然我并不是很喜歡他寫的內容,但他的努力是無法忽略的。誰能做到一周看那么多書,做那么多讀書筆記,保持如此高頻率的創作?再看看自己,一年多了才寫了15篇,自己和別人的差別總是有原因的。借用大兵評價趙雷的話:他不成功,天理難容。
比你優秀的人已經那么努力了,你還有什么資格自怨自艾呢?機會對每個人來說并不平等,如果還不努力,最后就真的只能活成自己最害怕的樣子。當一個人真正決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一定充滿力量,整個人在發光。
偶爾也可以喝喝雞湯,喝多傷身,不喝則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