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從兩歲起就和姥姥姥爺一起生活,他們倆是那種超級淳樸的農村人,勤勞、善良、節儉,尤其是姥姥,雖然生活不是很寬裕,但姥姥很少嘮叨抱怨,那時候,每天早晨雞叫了起床,天黑了睡覺,日子過得既平常又美好。姥姥特別愛我,記憶中姥姥只教訓過我一次,按現在的說法,我的童年是被無條件養育的,自己成長成生命原本美好的樣子,我想我真的是很幸運。但跟著幸運也有一些不美好,那就是我和父母的感情比較淡,小時候基本兩三年才能見一次父母,也可能我離開父母的時候實在太小,所以小時候雖然也會經常跟著姥爺去村子入口等媽媽,但似乎從來沒有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覺得難過失落。
? ? 我記憶里幾乎所有不美好的事情都是從九歲回到父母身邊開始的,那時候我爸常年在外地上班,家里只有我和我媽和我妹,我媽比較忙,晚上要七點多才能到家,我通常是放學后先去接妹妹,然后回家帶著妹妹做飯。我媽比較愿意嘮叨,看到我倆有不對的地方,基本就是非打即罵,簡單粗暴,根本不會給孩子解釋的機會,那時候,我記得我經常被我媽揍完,一個人躲在床的角落里哭,我媽就在旁邊接著嘮嘮叨叨滴說我,從來沒有接納過我的情緒和感受。小時候我很怕黑,不敢自己睡覺,經常半夜醒了睡不著,不敢吵我媽就一個人躲在被子里哭,我媽被吵醒幾次,基本也就是罵我一頓。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所以大學畢業后,我很堅決地離開了家里。
? ? ? 我一直以來都感受不到我媽是愛我的,而且我也不覺得我愛媽媽,但讀書會期間,群里瘋狂地聊起原生家庭的時候,我還是有了動搖,我開始思考為什么我媽會那樣對我?她一拖二帶我和我妹,真的很辛苦,家里又不寬裕,經濟壓力也很大;媽媽十幾歲的時候有幾年寄居在親戚家,寄人籬下,過得很壓抑,我想那段經歷對我媽影響一定很大;我覺得我媽的安全感比較差,而且她一定是覺得自己不被愛。我媽和我爸的感情也比較差,所以我媽經常說支撐她活下去的理由是我姥姥和我和我妹,但是因為我和媽媽感情比較平淡,媽媽在我這里感受不到濃重的親情和愛,所以我想我媽其實可能也很難過吧。
? ? ? 這半年來,我媽幫我帶小二,我經常會聽到她跟大寶說,“大寶,你長大了,要聽話,不能總纏著媽媽了,媽媽太累了”,她也經常勸我不能太慣著老大,會直接跟我表達她很心疼我;前幾天,她說小二吃奶的樣子,讓她想起來我小時候吃奶的樣子,簡直一模一樣啊。媽媽可能真的是老了,以前她就只會嘮叨我們的不好,現在她越來越多滴開始回憶過去的美好,而我,心里跟媽媽之間的冰似乎在慢慢融化,就想馮老師在書里寫的,共同養育孩子的經歷一定可以讓我們和父母冰釋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