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暄跟著媽媽去朋友家串門,朋友見暄暄長得很乖巧,忍不住搭話:“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暄暄看看媽媽,又看看朋友,沉默了幾秒,躲在媽媽身后不說話。如果你是暄暄媽媽,你會__?
A.幫女兒做示范,并直接告訴朋友:“她叫暄暄”
B.跟朋友道歉,然后說:“阿姨問你話,你怎么不回答呀,忘了媽媽怎么教你的嗎?抱歉,她比較害羞,她叫暄暄,5歲了”
C.先耐心等孩子一會,如果暄暄還不說話,再蹲下身來引導她
——————————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選出來了嗎?
我們繼續往下看:
|解析:害羞是特質,不是缺點,小孩子有陌生人焦慮是正常的
選項A和B是錯的,選項A屬于把孩子從“后臺”推到“前臺”,是典型的拔苗助長。
選項B中的回答,家長介入過多,孩子自然沒機會說話,輕易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簽,這是過度干預的典型表現。
引導孩子多說話,要耐心給她時間,因此選項C正確。
|知識點回顧
1.害羞是個特質,不是缺點,小孩子都會有陌生人焦慮,這是因為他的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是心理發展的正常過程
。2.父母需要注意三個誤區:第一,做孩子的代言人;第二,輕率地給孩子貼標簽;第三,過度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