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單位不是講究興趣的地方

1

上個月,部門一90后小姑娘“跳槽”去了另一部門,最近干脆要離職了,主要原因是在我們部門覺得工作壓力大,雜事兒多,到了新部門發現瑣事更多,無法忍受。

她喜歡安靜、專心地看稿子,沒其他七七八八的事兒,比如開稿費、勞務費,寫營銷文案,做PPT,填各種表格。

接手了她的部分稿子,看她在文稿上做的批注,內心里是有些佩服的,因為自己雖然長她幾歲,卻可能看不出她能看出的書稿中的致命問題。也因此,內心有點為她感到惋惜。如果她能踏實在單位干上三兩年,肯定會進步很大。

2

三四年前的我,剛入編輯行,幾乎和她一樣,也是懷著對圖書出版的無限美妙想象,但很快美夢被擊碎。

看稿子只是一部分工作,甚至只是一小部分工作,更多時候需要跟各個環節的人聯系、周旋,還需要填各種表格、賬單。而那些表格——啊,那些天殺的表格——不知道為什么,我總也填不對。

總填不對,領導的耐心被磨掉后,就有了火氣,覺得是我的工作態度問題,是我不夠認真。我則倍感委屈,有時候會辯解我有認真填啊,但就是不知為何即使檢查了一遍也還是沒發現錯誤,是自己太笨。

后來漸漸理解了領導的看法,是對的。的確是態度問題。表面我裝得很認真很努力,可是內心我是非常抵觸那些破表格的,非常不愿意填表格。現在想來,領導必是一眼洞穿了我心里的小九九。

3

工作后學到的第一大教訓是,學會利用網絡、工具書等資源,積極主動地去尋求答案和解決方法;第二大教訓便是,沒有什么工作是完美的,有有趣的部分,也有枯燥、艱難的部分,在其位,就要謀其職。

在工作中,對某些工作任務,即使不感興趣,也不能抵觸,而要同樣認真對待,盡量做好。做好領導交待的工作是一個員工的本分,是最基本的職業要求。

近來越發覺得,一個人對待他不喜歡的工作時的態度最能體現一個人的職業性。職業性要求我們在工作中專注、不被情緒干擾。因為消極情緒而影響工作是非常不明智的,甚至是非常愚蠢的。只是,有些人,比如笨者如我,可能需要工作幾年后才能明白這個道理。

4

早年熱血沸騰的我們,每天想著自己的夢想,關注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喜好,殊不知,工作單位不是任由我們講究興趣的地方,而是由老板講究利益、價值的地方。老板不會在乎你喜不喜歡,他需要的、在乎的主要是你的業績。

5

做不喜歡的工作就是浪費青春嗎?

不,用心投入做過的事情都不算浪費。很喜歡的一個詞——“功不唐捐”,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努力總不會白費的。

就我自己而言,經過那些表格的折磨,變得更耐心,也更職業了。現在的我不再會因為不喜歡做某項工作就不努力去做好它,頂多是如果不著急,就晚些時候再做。也不會因為領導交給我一項棘手的工作就不開心,就沒法專心工作,就各種抱怨。

說實話,做有點艱難的、不喜歡的工作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如果這都能做好,你想想,還有什么工作是你不能搞定的呢?

當你完成一件又一件艱難的、你不喜歡的工作后,進步也許不會立即看得見,但是日積月累下來,你自己和領導都能看得到你的進步和成長。那時,你會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放棄,沒有虛度時光;你也會對自己和未來都更有信心。

2017-5-6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