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必有信

言而有信,是一項重要的做人法則,誠實守信堪稱人身上最重要的種品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圣人的這一做人法則數千年來一直都對后人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誠信,也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從古至今,中國人都崇尚重諾守信。清代顧炎武曾賦詩言志:“生來一諾比黃金,哪肯風塵負此心”。

東漢時,汝南郡的張劭和山陽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陽讀書。學業結束,他們分別的時候,張劭站在路口,無限傷感地說:“今日一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見面……”說到這里,不禁黯然神傷。范式拉著張劭的手,勸解道:“不要傷悲,兩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到時再相聚?!?/p>

兩年后,到了二人約定的這一天,張劭告訴母親自己的同學范式要遠道而來,請求母親準備一些酒飯。張劭的母親聽說范式遠在千里之外,就不相信他能來,更不相信他能按時來,要知道當時可是一個交通極不發達的時代。張劭解釋說:“范式為人正直、誠懇、極守信用,不會不來?!惫唬怀鰪堐克希妒秸娴脑谀且惶斓絹怼T缬阎胤辏H切異常。而張劭的母親也是大受感動,感嘆道:“天下競真有這么講信用的朋友!”

后來,張劭患重病不幸去世,下葬的那一天,鄉親們突然看到遠處有一輛車疾馳而來,白馬素肉帷,并能遠遠聽到痛哭聲,張劭的母親看到后說:“一定是范式來了。”不了所料,正是范式。在出葬的路上,范式手執麻繩,牽著靈車親看為張劭下葬,并痛哭道:“去吧!元伯,生死異路,無法逆轉,我們就此永別!"周圍的人聽后無不為之動容,聲稱從來都沒見過范式這樣誠心誠意、信守諾言的真朋友。

范式重信守諾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而范式和張劭之間的朋友關系也因為誠信而被籠罩上了一層耀眼的光環,照亮古今。他們的關系早已突破了時空的界限,而永遠留存。

在現代。最重要的做從原則也是”誠信“。要獲得誠信的美名,就要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送玫瑰花給別人的人,自已手中常留有余香,多計較一點,你便多的失去一點,那就不如誠以待人,誠以已,這才是人生旅種中最妥帖的一種做人方式。

事實上,在當今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人的品質無論好壞都能夠”一日傳千里“,誠實守信更是成了人的一種最寶貴的無形資產,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

林先生是一個奇特的生意人。說他奇特,在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遍及五湖四海;在于他的身價不菲,據說他住在北京東長安街緊鄰長安大戲院的“貢院六號”。眾所周知,“貢院六號”,是京城成名已久的超級豪宅,關于“貢院六號”,坊間還有這么一個傳聞,說曾經的中國首富劉永好想進入參觀,但由于沒進行提前預約而被拒之門外,“貢院六號”的牛氣由此可見一斑。

但就是身份如此高的一個人,他卻沒有自己的公司,而只是一個人單打獨斗。原來他是憑借個人信譽,在全球范圍內組織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據了解,他的合作伙伴甚至連合同都不和他簽,而且并不擔心會出現任何問題。因為,在合作伙伴和朋友的眼里,林先生是“一個極度守信用的人”,和他合作完全不必擔心上當受騙,“林先生的名字就是最好的名片,是最好的通行證”。林先生的朋友對他的誠實守信可謂推崇備至,他們說:“這樣守信的人理當住在貢院六號?!?/p>

林先生的誠信為自己換取了無數寶貴的生意場上的人脈資源,從而他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因為他在生意人眼里,誠信就是資本,有一個銀行家甚至說:“我寧愿借錢給誠實的 窮人,也不愿借給不守信的富人,盡管他們的償還能力更強。”著名華人首富李嘉誠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也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現在就算有多十倍的資金,也不足以應付那么多生意,而且很多是別人找我的,這些都是為人守信的結果。

一個誠信的人,就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一個心胸寬闊的人,一個心底坦蕩的人,一個能夠成就事業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