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有云:
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
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
起初相談甚歡,相見恨晚,
最后關系卻慢慢變淡,
能一直聯(lián)系的已寥寥無幾。
所有關系的變淡,
說到底是因為頻率不同。
《易經》上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意思是:同樣的聲音能產生共鳴,
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
同頻的人才會久處不厭。
所謂頻率相同,
不過是朋友之間的理解和懂得;
夫妻之間的欣賞與包容……
頻率相同的人,懂得傾聽,
而不是爭辯。
頻率相同的人,懂得你的言外之意,
理解你的山河萬里,
尊重你的與我不同。
和這樣的人在一起,
就像品一杯好茶,
越到后面越覺得唇齒留香,身心舒暢,
不管多少年過去,
都不會對彼此感到厭煩,
相處起來依舊十分舒服自在。
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種孤獨》里說:
“我想所謂孤獨,就是你面對的那個人,
他的情緒和你自己的情緒,
不在同一個頻率。”
兩個人相處,就像兩個調頻收音機,
你永遠調不準那個頻率,
那就永遠聽不到我的心聲。
真正的知己,
頻率一致,三觀相合,
不用太多言語,不用太多討好,
自有悠悠琴音,深入彼此之心。
只有遇到一個靈魂能與之共振的人時,
我們的生命才終于不再孤獨。
人生很貴,
請把時間留給相處舒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