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天忙完教育展,收拾東西準備回去住所。
當我在車上放好東西,點燃發(fā)動機的那一刻。伴隨著發(fā)動機的轟鳴聲,腦海中一閃而過的畫面是:偌大的房子,空嘮嘮的,只有我一個人。能有點動靜的,就只有兩只慵懶的胖貓。
那里只是一個住所,不是家。一轉(zhuǎn)眼,春節(jié)后幾個月沒回過家了。好久沒在家里好好吃一頓飯。
突然很想回家吃飯。于是驅(qū)車兩個小時,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家,吃上了熱騰騰的飯。
一切都那么熟悉和溫暖,一切都那么隨意和舒坦。
一切都沒變,媽媽還是在嘮叨,今年趕緊把婚結(jié)了。
一切又都在變,大哥的孩子,春節(jié)時還不會叫我,現(xiàn)在一個勁的叫我叔叔。媽媽的聽力,也越來越不好了,總是聽錯我說的話,大聲說著一些答非所問的話。
2.
我從四年級開始住校,從此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頭。尤其是上大學和工作后,一年到頭,回家沒有幾天時間。能和家人吃頓飯,變得越來越奢侈。
我想,很多年輕人都和我一樣,除了節(jié)假日,回家吃飯,成了一種難得。
在北上廣深的大城市里,多少年輕人懷揣著夢想,獨自一人在外拼搏。每天上班、下班,甚至加班。吃飯都是寫字樓樓下的快餐,或是外賣。不定期的聚會,都是些同事或朋友。下班回來的,大都是出租屋,稱不上家。
那怕是成家立業(yè)了,又有多少可以按照回家做飯、吃飯。不管有沒家室,在大城市里,能和家里人一起吃頓飯,是多么的難得。
3.
每天的朋友圈,各種吃喝玩樂浪。但我不羨慕富貴,不羨慕瀟灑。最讓人羨慕的,是和家人平平淡淡的吃頓家常飯。
約人的時候,如果遇到對方說:不好意思,家里在等我吃飯。我一般都說:好!不再挽留。
人最寶貴的,是愛,時間,與自由。
我們孤身一人在外,我們忙得沒有時間回家吃飯,忙得不能支配自己好好吃一頓飯。我們努力換取的金錢、職位、地位,又有多大的意義。那只是為了生存,像螻蟻一樣,茍且地活著。
年輕的時候,不應該在應該奮斗的年齡追求安逸,還是要有夢想和追求,還是拼搏和奮斗。但累了,還是要記得回家吃飯;功成名就了,更要記得回家吃飯。家是愛的港灣,回家吃飯,有愛、有時間、有自由,最值得“炫耀”。
4.
時光格子最近很火。
一個月算一個小格子,人生平均只有900個小格子(75歲)。
像大叔一樣,30歲上下,你的人生是這樣的。有沒有快一半的感覺……
如果我們的父母大概五十歲,他們的人生畫布是這樣的,剩下的其實不多了。
如果我們每個月和父母(50歲左右)見兩次面,能陪伴他們的時間,只有這么一些。是不是覺得很少,又有多少人是一個月回兩次家呢?
人生很短,也很快。當我還沉浸在小孩叫我哥哥的時候,現(xiàn)在的身邊的人都開始叫我大叔。當我覺得自己還很年輕的時候,老媽天天再催婚。
時光,不等人。父母家人都隨著時光,在漸漸老去。我們能做的,就是有時間,多回家吃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