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今天早上我和媽媽要去體檢,七點鐘就離開了,離開時蓉兒還在吃東西。他一般是7:50要出發去上學。吃完飯后中間這段時間他說他要在家里看電視,這個我又管不了,只能由她。但是臨走時我忍不住對他說:“早上的時間多好啊,看看書,讀讀英語,讀讀語文也挺好的,不要一定要看電視哦。”我知道他更會選擇看電視,但是我就是忍不住那么說。我心里也是能夠接受他會看電視的,只是覺得那樣不好,好浪費時間。晚上吃飯的時候,一邊吃飯,我一邊問:“蓉兒,你今天早上看電視了嗎?”他回答說,“你說呢?”這句話把我噎得,不知道該怎么說話好了。我問話的用意是,我的希望是我早上勸過了她之后,他能夠聽我的勸,看看書或者讀讀英語,但是呢?以我對他的了解,他多半會看電視。也就是說希望和現實是有差距的,我想知道答案。
過了一會,我換了一個話題,說吃過晚飯后我要和奶奶去公園散步,我問蓉要不要一起去呀?他沒有吭氣,我感到他可能作業沒有做完。我就問“你的作業多嗎?今天”他又回答“你說呢?”
這兩句“你說???”,真的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覺,我感覺到很不舒服,感覺到被拒絕,感覺他不愿意跟我講話,很失落。
然后洗碗的時候,我一邊洗碗一邊想剛才這事,我突然就想起,他爸爸也經常會用這種語氣,這種調調給我回答,“你說呢?”,我越發的生氣了。一時間“新傷舊恨”一起涌上心頭,我很不舒服。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被需要的人。我感到被拒絕,我很難過,表現是生氣。
我決定要對此做個“了斷”。于是我給他爸打電話,請他給我分析情景劇,我把剛才的兩個情景都告訴他,問他覺得“你說呢”是什么意思?他真的很不錯,很坦誠,毫不猶豫的對我說:“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感到你不相信他,不想跟你說;第二個意思,他看了電視不想告訴你?!钡诙€情景是覺得你明知故問。蓉在一旁認可和補充。我繼續問他,當他們說這話的時候,他的感受是什么,他說他感到很煩躁。蓉繼續在旁邊表示贊同,“是的,我很煩躁,我不想跟你說這個話,我不想跟你說這個事情”
我認真的在心里分析了這個事情。“你說呢?”這樣的回答讓我感到被拒絕和排斥,我的想法是他們不愿意跟我講話。而且通過剛才的求證,我的感覺是對的,他們是不想跟我說話。那為什么他們不想跟我說話,使我感到被拒絕之后,我會感到生氣失落呢?怎樣才是被拒絕時正確的打開方式呢?
拒絕的反面是接納,我愛他們,關心他們,我在乎他們,希望被他們接納。因為沒有得到接納認可所以我生氣難過。反過來說,我被拒絕又怎樣呢?他們有這個權利,他們感到煩躁,感到不被信任不被理解,他們可以這么做。而之前,他們在我的問話中并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信任和理解,支持和愛,所以才有這個回答。那么如何對待“語言冷暴力”,癥結在于我自己咯,想到這里,我忍不住要仰天長笑三大聲了,哈哈哈……
下一次這樣時候我該怎么辦呢?我想可以用“誠實表達”和積極傾聽。你是什么意思?覺得我問的是多余的嗎?好吧,我可能顯得明知故問了,讓你很煩,我只是想知道你是否能做完作業和我們一起?(你的壞情緒是否過去了?)好吧,好吧,我現在知道了,你可能還是要花些時間做作業,沒法出去玩了。那么你是希望我現在不跟你說話,還是講點別的呢?但是無論怎樣我都愛你,等你需要的時候我隨時都愿意跟你談談這件事情,還有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