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點》

《人性的弱點》

1:一個人的成功,15%歸咎于他的專業(yè)知識,還有85%歸咎于他對人性的洞察。

2:創(chuàng)造奇跡的信件。

想要得到別人的肯定,那就讓別人幫忙,滿足別人的虛榮心,進而達到自己與他人做朋友的目的。

3:“幫我一個忙”的心理學特質(zhì)。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被人尊重,被人欣賞。

運用好這樣的一個心理學特質(zhì),讓自己和他人都有一個很好的著落之處。

4:林肯:每個人都喜歡受人恭維。

真誠地贊美別人。

5:弗洛伊德:凡你我所做的事,都源于兩種動機,是性沖動和能成為偉人的欲望。

成為重要人物的欲望。

自重感的欲望,讓你成為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6:世界上最容易摧毀他人意志的是,上司對他的批評。

7:我最需要的東西,是我自尊的滋養(yǎng)。

8:奧博客根將軍:別怕攻擊你的敵人,提防諂媚你的朋友。

9:愛默遜:凡我認識的朋友,都有勝過我的地方,我就要學他那些好的地方。

10:左右逢源的方法。

先激起對方某種迫切的需要,再進行左右逢源。

對這件事情感興趣,找到了自重感。

當你需要別人為你做些什么的時候,你不要太過于強求別人,而是要學會讓別人多多表現(xiàn)。

11:人們從來到世界的第一天起,一舉一動的出發(fā)點都是為了自己。

影響人的唯一方法,就是以對方的需要來講。

12:我如何使他要做這件事情?

13:如果有一個成功的秘訣的話,那就是站在對方立場的能力;由他的觀點設(shè)想,正如你所設(shè)想的一樣。

14:消費者的心理,覺得自己需要的東西,他們都會去購買。

做銷售,一定要站在買主方的立場思考問題,和別人合作,并不是自己獲利,而是讓自己與他人共贏,最終完成自己的任務(wù)指標。

15:一個能設(shè)身處地于他人的境地,能了解他人意念活動,他不必考慮將來的前途在哪里。

16:其他的人都像你一樣,關(guān)心的都只是自己而已。

17:世界上唯一能夠影響別人的方法,就是談?wù)撍模腋嬖V他,如何才能得到他。

18:表現(xiàn)自己,那是人性最需要的東西。

19:一個如果能夠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能了解他人的意念活動,他不必考慮將來的出路在哪里。

20:如果一個人深居高位,那他就必須明白在釣魚的時候,如何放對魚餌這件事情。

21:世界上唯一能夠影響他人的方法,就是談?wù)撍枰模腋嬖V他,如何得到的。

22:表現(xiàn)自己,那是人性最需要的東西。

23:林肯幾乎不為任何事情而批評別人。

不要評議人,免得被人評議。

不要批評他人,我們在他們這種情況下,也會像他一樣。

責備人是愚蠢的事。

批批評是危險的,因為它會讓一個人的內(nèi)心感到恐懼,它會傷害一個人的自尊和自重感。

24:我不知道該怎樣做才能與我所做的有所不同。

人類自然的天性,是做錯事了,只會責備別人,而不會責備自己。

25:如果以后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我們就想一想,如果林肯現(xiàn)在在我這個位置上面,他會作何感受。

26:當我們要應(yīng)付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不是應(yīng)付一個理論的動物,而是要對付一個有情感的動物。

27:要顯示一個偉大人物的偉大之處,就要看他如何對待一個卑微的人。

不要批評,責怪,和抱怨別人。

28:做一個本色的人

前來求職的人,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不能保持本色。

難以保持本色,是很多人犯心理病的原因。

29:再也沒有人比那些想做其他人以及除他自己以外東西的人更加痛苦了。

30:最保險的做法,就是拋棄那些裝腔作勢的人。

保持本色。

31:不論如何,你都要保持本色。

32:你要相信,你是這個世界上的新東西,從未有過。你要做的就是保持本色,讓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更加著重。

33:不要嘗試去學習任何人,你就是你,做你最好的自己。

34:你一定要保持本色,無論你的錯誤有多少,你的能力多么有限,你也不能變成別人。

35:每個人在他的教育過程當中,一定會在某個時期發(fā)現(xiàn),羨慕就是無知,模仿就是自殺。

無論好壞,他都必須保持自己的本色。

保持自我本色,不要模仿別人。

36:不要沉浸在悲傷中。

生活是由思想形成的。

愛默生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就是他整天所想成的那個樣子。他怎么可能成為另外一種樣子呢?

只要知道你心里想些什么,就可以知道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因為每個人的性格特征都是由他的思想造成的。

37:諾曼溫森皮爾曾說:“你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種樣子,而你卻會是你所想的那種人。”

當我們必須面對我們所關(guān)注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正面面對,不能憂心仲仲的。

38:思想的運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獄改變成天堂,或者把天堂改變成地獄。

除了你自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給你帶來平靜。

偉大的斯多噶派哲學家愛匹克泰德,曾警告我們說:我們應(yīng)該竭盡全力消除思想中的錯誤想法,這比割除“身體上的腫瘤和膿瘡”更加重要。

“行動似乎是隨著感覺而來的,可事實上,行動和感覺是同時發(fā)生的。如果我們能夠?qū)⒂晌覀兊囊庵究刂频男袆右?guī)律化,那我們也能夠間接地使那些不由意志控制的感覺規(guī)律化。”威廉.詹姆斯。

他解釋說:“如果你感到不快樂,那么能找到快樂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振作起來,使你的行動和言詞好像已經(jīng)感覺快樂的樣子。”

這種辦法是非常簡單而且有效的,你不妨親自試一試:挺起胸膛,在你的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做一個深呼吸,然后唱一首小曲,如果你不會唱,那就吹吹口哨,如果你不會吹口哨,那就哼一首歌。

“當一個人改變對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時,他會發(fā)現(xiàn),事物和其他人對他來說將會發(fā)生改變。如果一個人把他的思想朝著光明的一面,他就會很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的生活由此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人們不能吸引他們所要的,卻可以吸引他們所有的,能改變氣質(zhì)的神性就存在于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當中,也就是我們自己。一個人所能得到的,正是他自己思想的直接結(jié)果。只有具備了奮發(fā)向上的思想之后,一個人才能振奮,充滿欲望,并能有所成就。如果他不能振作他的思想,他永遠只能陷于衰弱和愁苦之中。”

39:放松情緒,解除疲勞。

解除憂慮的方法:

第一步:我先放棄害怕,誠懇地分析整個情況,然后找出萬一失敗將會出現(xiàn)的最壞情況。

第二步:找出了很多可能發(fā)生的最壞的情況之后,我讓自己敢于接受它。

第三步:從這以后,我就平靜下來,把我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改善我所面對的問題和困難。

40:應(yīng)用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曾經(jīng)對他的學生說:“你們要愿意承擔這種情況,因為接受既成事實,是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驟。”

41:艾漢利告訴我,他是在下意識中應(yīng)用了卡瑞斯征服憂慮的辦法。

“首先,我問自己:‘可能發(fā)生的最壞情況是什么?答案是死亡。

第二,我讓自己做好準備接受死亡。我不得不這樣打算,因為我別無選擇,幾個醫(yī)生都說我沒有什么希望了。

第三,我盡力想辦法改善這種情況。我開始盡量享受我所剩下的一點點時間,如果我上船之后還繼續(xù)憂慮的話,毫無疑問,我一定不能完成這次旅行。可是,當我放松下來之后,忘掉了所有的麻煩,而這種心理上的平靜,使我產(chǎn)生了新的力量,挽救了我的生命。”

42:克服憂慮的心理。

“那些來看病的人中,有70%只要能夠消除他們的恐懼和憂慮,病也就會自然好起來。因為他們都是內(nèi)心自以為生了病。”他說,“他們的病就像你有一顆蛀牙一樣,有時候甚至比這要嚴重上百倍。這種病就像神經(jīng)性的消化不良、某些胃潰瘍、心臟疾病、失眠、頭痛,和某幾種麻痹癥等等一樣嚴重。”

43:“胃潰瘍的產(chǎn)生,有時候不是因為你吃了什么,而是因為你的憂愁所致。”

44:柏拉圖曾說過:“醫(yī)生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他們只為病人治療身體,卻不為他們醫(yī)治思想。可是精神和肉體是一體的,不能分別治療。”

45:阿利西斯.科瑞爾博士才說:“不知道如何抗拒憂慮的人,都會短命而死。”

面對現(xiàn)實,不要憂慮,讓我們好好想想辦法。

46:活在今天。

湯瑪士.卡萊里:“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看遠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邊清楚的事情。”

生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

只要一步就好。

很多精神病人,其實就是由于擔心昨天和明天,被昨天和明天這兩種心態(tài)給迷糊了,以至于他們整天憂慮憂慮的。

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我們的每一天和每一刻。

就連法國偉大的哲學家蒙坦,也曾犯過同樣的錯誤,他說:“在我的生活中,曾充滿了可怕的不幸,而那些不幸以前大部分從來沒有發(fā)生過。”

對于憂慮,你應(yīng)該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果你不希望它干擾你的生活,就要學習威廉

奧斯勒爵士“用鐵門把過去和未來隔斷,生活在完全獨立的今天”。

47:不要想著報復別人。

溫和的回答能消除怒氣。

我知道僅有愛國還不夠,我一定不能敵視或怨恨任何人。

不會生氣的人是笨蛋,而不生氣的人才是聰明人。

我沒有時間和別人吵架,我沒有時間去后悔,也沒有任何人能強迫我將自己降低到恨他的地步。

每個人都會為他自己所犯的錯誤付出代價。

《圣經(jīng)》說過: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恨你們的人;詛咒你的,要為他祝福,**你的,要為他禱告。

48:對人施恩,勿望回報。

薩姆爾.強生博士曾說過:“感激別人的恩惠是良好教育的結(jié)果,這很難在一般人中找到。”

曾統(tǒng)治過古羅馬帝國的那個聰明的馬爾卡斯

阿理流士就認清了這個現(xiàn)實,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我今天就要去見那些多嘴多舌的人——那些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絲毫不知感激的人。可是我對此既不吃驚,也不難過,因為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這種人的世界將是什么樣的。”

像她這樣的人,世界上不知有多少。她們都因為別人的忘恩負義、孤獨和被人忽視而患病。她們希望有人去愛她們,但我們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得到愛的辦法,就是不再去乞求,而是立即開始付出,并且不希望得到回報。

我們要謹記:子女的行為完全是由父母造成的。

49:計算你所得到的恩惠

多想,多感激。

我從那次經(jīng)驗中所學到的最重要一課,就是如果你有足夠的新鮮水喝,有足夠的食物可以吃的話,就不要再抱怨任何事情。

《格列佛游記》的作者史維伏特曾說過“世界上最好的三位醫(yī)生是節(jié)食、安靜和快樂。”

生活中應(yīng)該有兩個目標:第一,要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然后,在得到它之后要充分享受它。

40:在我的腦海深處,常常懷著一種擔心完全失明的恐懼。為了克服這種恐懼,我對生活采取了一種快樂而幾近戲謔的態(tài)度。

要想得到快樂,不要理會你的煩惱,多想想你得意的事。

41:發(fā)現(xiàn)事物的積極面

我可以從這件不幸的事情中學到什么呢?我怎樣才能改善我的狀況,怎樣才能把這個檸檬做成一杯檸檬汁呢?

“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以你的收入為資本。任何一個傻子都會這樣做,真正重要的,是要從你的損失中獲利。這就需要聰明才智,而這一點也正是智者和傻子的區(qū)別。”

在絕望之中,他決心每天苦讀16個小時,把那種他一無所知的檸檬變成一懷飽含知識的檸檬汁。

我們的缺陷對我們有意外的幫助。

42:達爾文寫道:“如果我不是有這樣的殘疾,如果我不是有這樣的殘疾,也許我做不了我所完成的這么多工作。”

尼采對超人所做的定義是:“不僅能夠在必要的情況下忍受一切,而且還要喜歡這一切。”

林肯:不要對任何人心存惡意,而應(yīng)喜愛每一個人……

要培養(yǎng)能給你帶來平安和快樂的心理,我們就要學會,當命運給我們一個檸檬的時候,我們要試著把它做成一杯檸檬汁。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算資本。任何傻子都會這樣做,真正重要的是從你的損失中獲利。這就需要有聰明才智,而這正是智者和傻子的區(qū)別。

43:每天都要取悅他人。

不要做你不喜歡做的事。

“憂郁癥就像一種長年不止的怒氣,以及對別人的反感,雖然患者只是想得到照顧、同情和支持,但是他們似乎只是因為內(nèi)心的愧疚感而抑郁不樂。

我用來解除他們情緒緊張的辦法,也是這種治療方法中的第一條規(guī)則,就是建議他們‘不要做你不喜歡做的事’。

44:當你睡不著的時候,不妨思考怎樣才可以讓別人高興。這會大大地改善你的健康。

那些對別人毫無興趣的人,在生活中遭到的困難最多,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也最大。只有對

別人感興趣的人,才會擁有快樂,擁有健康。

45:安德爾醫(yī)生要求我們每天都做一件好事,這里的“好事”指的就是先知穆罕默德所說的:“就是能使別人的臉上露出開心的微笑的事。”

46:紐約心理治療中心的負責人亨利.林克說:“照我個人的見解來說,現(xiàn)代心理學最重要的發(fā)現(xiàn),就是以科學的方法證明,必須要有自我犧牲精神或者是自我約束思想,才能達到了解自我與快樂。”

47:多替別人著想,不僅能使你不再為自己憂慮,也能幫助你結(jié)交許多朋友,并獲得更多的樂趣。

為別人做好事并不是一種責任,而是一種快樂,因為這能增加你自己的健康和快樂。

當你善待別人的時候,就是善待你自己。

當你對別人感興趣的時候,就會使他們非常高興。

把玫瑰給你的手,你總能沾點香。

48:把別人的嫉妒看成是恭維

可是,請記住,從來沒有人會踢一只死狗。

有許多人在罵那些在各方面比他們優(yōu)秀得多,或者接受教育比他們高的人的時候,都會獲得某種滿足感。

叔本華多年前曾說過:“庸俗者可以從偉人的錯誤和愚行中,得到很大的快感。”

不公正的批評通常是一種經(jīng)過偽裝的恭維。

49:不要讓批評傷害你。

一般人根本就不會想到你和我,或者注意別人對我們的批評,人們只會想到他們自己。他們對自己小問題的關(guān)注程度,要遠遠超過那些能置你或我于死地的大事上千倍。

我可以決定是否讓自己受那些不公正批評的干擾。

只要你出類拔萃,你就一定會遭到批評,所以還是早點習慣為好。

做你心里認為是對的事,因為無論如何你也是會受到批評的。做也該死,不做也該死。

林肯對于別人批評的回答:

“如果我只是試著去讀,更不用說回答所有對我的攻擊,那么這個店不如關(guān)掉拉倒,去做別的生意。我盡我所知的最好辦法去做,也盡我所能去做,而我也想一直這樣把事情做完。如果結(jié)果證明我是對的,那么不論別人怎么說我,都無關(guān)緊要了!如果結(jié)果證明我是錯的,那么即使我花十倍的力氣來說我是對的,也沒有什么用。”

50:學會自我批評。

阿爾伯特.赫伯德說:“每個人在每天當中至少有5分鐘是個大笨蛋。所謂智慧,就是如何不超過這5分鐘的限制。”

著名詩人惠特曼這樣說:“難道你的一切智慧只是從那些羨慕你、討好你、常常在你身邊的人那里學來的嗎?從那些反對你、指責你,或站在路上阻攔你的人那里,你也許會學到更多。”

達爾文的故事告誡我們:不要等我們的敵人來批評我們或我們的工作,我們要勝過他們,在這一點上,我們要成為自己最嚴厲的批評者,我們要在敵人有機會指責我們之前就找出我們的弱點,并加以改正。

拿破侖在被放逐的時候說:“除了我自己,再也沒有別人。除了我之外,沒有任何人應(yīng)該為我的失敗承擔責任。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我不幸命運的根源。”

我這次回來,不是向你推銷肥皂,我希望能得到你的建議和你的批評。可不可以麻煩你告訴我,我在幾分鐘以前向你推銷肥皂的時候,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對的?你的經(jīng)驗比我豐富,也比我成功,請你給我批評,請你坦誠地、不加掩飾地告訴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鐵的缺乏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據(jù)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統(tǒng)計,全球大約有37億人缺鐵,其中大多數(shù)是婦女,發(fā)展中國家4...
    溫馨822閱讀 1,507評論 0 0
  • 豐兒閱讀 106評論 0 0
  • 感恩!蘇潔老師講解《法律意識的養(yǎng)成》,引用生活中的許多實列,說明法律與我們息息相關(guān),感受法律意識的養(yǎng)成是多么重要,...
    梧桐70閱讀 22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