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有一只調味瓶

文:素墨崽子


記得,初中寫過一篇作文,題目好像是印象深刻的事情,13歲的我寫了好多件事。

第一段寫的是我上初中了,是一個人的私立初中,以前要好朋友他們都在讀另外一所初中,沒有人了解我,老師同學都不認識我還常常念錯我的名字甚至還有同學給我起外號好可惡,飯菜也不好吃跟爸爸媽媽做的飯沒法比,軍訓是一場災難,好想家呀如何如何。

第二段是寫放假時,媽媽騎著新買的摩托車帶著我去商店買東西,把摩托車放在小店門口,進門出門前后腳的功夫摩托車就不見了,去警察叔叔那里報了警,沒找回來,他們也不去找了,媽媽很難過,我也很喜歡那輛摩托車,還打算學開摩托車,當時小小的我感到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感慨萬千。

第三段寫的是昨天,媽媽來看我來了,心情不錯。那些給我起外號的同學們下課跑過來找我聊天,問我,給你起外號你為什么不會生氣,我說,不在乎這些,有的外號也挺可愛。他們又看見我桌子上放著《中國國家地理》《兒童文學》等雜志,問你喜歡看書?我說,還行吧。他們有新一期的《讀者》《意林》說咱們可不可以換著看,我說可以的,他們下課邀請我一起去吃飯、玩。我是不是很快要有新朋友了,軍訓也結束了,要開始努力學習,初中的日子漸入佳境了。

很賣力得寫了整整一節課滿滿一大篇,上作文課,其實我是認真的。

但結果出乎我的意料,其他同學或高或低都有分數,唯獨我的作文老師沒有判分,只寫了幾句批語:語言不錯,字也不錯。其實,你生活中的快樂遠比憂傷要多,要學會放大歡樂縮小痛苦,期待你的轉變,加油。

當時的我不太明白老師的批語,既然語言好還沒有給分數,好奇怪。

等到上高中了才明白,是不是我當時寫的作文有點負能量了,兩大段都在細述不開心的事情,剩下最后一段才開始寫快樂的事,每次聽老師讀那些滿分作文都寫的是正能量,或歌頌光榮事跡或對比善惡現象,文字中鋪平了陽光與希望。怪不得老師們不喜歡我抱怨連聲的作文,分數自然也懶得給。

其實老師教你寫字也在教你做人,樂觀積極,勇往直前,銘記放大那些美好的回憶,其他的交給時間,當做教訓,不可太過留戀。

也許對一些人來說,痛苦可以在人的心里住一輩子,漫長抹不去,快樂如流星短暫,飛逝。也許是吧,身上刻骨銘心的事是有多么痛才在心里刻下了印子。當你感覺到痛的時候,別忘了你還有生活的調味品,不管有多疼,拿起它來,向傷口撒去,辣醒自己的心而不是麻痹。告訴自己,日子還長呢,誰知道將來會發生什么轉機。

聽到有人常常嘮叨他們的不幸,家庭,健康,難受,想哭。但是親愛的,說一次兩次就夠了,別人幫不了你,剩下的只能自己挺了,不就是這一陣子嗎?別想了,給自己的身心上壓大石頭的不是你的遭遇而是你的態度,既然已經發生無法彌補,那么你所要做的就是對接下來的你影響最小,損失最小。

不開心的人并不是只有你一個,你說了別人也會不開心,替你想辦法替你糾結,而你一定要成為可愛又識可憐的人才對得起別人呀。

梨花帶雨不是美,以淚洗面洗不白,傷淚腺的功夫不如去練瑜伽。老天看你人生平平想給你加點料,不喜歡吃的話,你也可以加點料呀,給自已轉個彎,換一種活法。有人說,大器之人必大氣,對呀就要有氣場與大格局。

然后你發現經歷過了真沒有什么難受,反而它帶給你的是自信,是從容,是向上。

不用舉太多例子了吧,當時大水擋路,火燒眉毛,風急雪寒的境地,咬著牙一挺過去了,只顧著忙活還沒有來得及嘆氣呢,一抬頭彩虹出來了。這樣的事跡比比皆是。

有孩子問我,老師,你小時候在衡水讀書,管得那般嚴格與殘忍你是怎么熬過來的?

我美好又充實的日子你怎么可以用殘忍來定義。

老師,初一我沒有認真學,我現在好好學將來能有出息嗎?

初一我和我同桌考并列倒數第一,同桌現在是在哪國名牌大學讀書我也記不清了。

難受想哭頹廢,只是一時沖動,回頭看看記憶,看別人現的與你的相同經歷,眼神里的不屑好難忍。

無論遇到什么,

不急,不慌,找找調味瓶,調好方向一門心思往前走。

會用生活里的調味瓶,無論上帝給了什么樣的食材,你也烹調出美味的人生大餐。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終于談到離婚了,我還是內心不舍得,他卻脫口而出,孩子不用你管,撫養費不要你拿,周一去簽字吧!感覺很輕松似的,我聽了...
    郭曉燕閱讀 254評論 0 1
  • 題目描述 Given an integer array, you need to find onecontinuo...
    龍之力量V閱讀 344評論 1 1
  • 寂。 憑欄。 明月夜。 千里野望。 觀萬家燈火。 聽風吟出瀟瀟。 嘆生生世世索。 憐浮萍掃地。 百步塵煙。 念家鄉...
    東籬子閱讀 17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