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還未滿十五變輟學了。
昨日去他家中,一進家門就聽舅媽抱怨,說他多么多么氣人,讓我們都不要搭理他。后來才知道,小伙子這兩天正跟家人鬧別扭呢,原因就在于一輛電動車。
表弟輟學不是因為家庭貧困,而是自己死活都不想上學,無論家里人怎么苦口婆心,他就軟硬不吃,反正就是“除了上學,你讓我干嘛都行”。后來家人實在拗不過,便把他領回了家。家人經過多次商量,決定讓他去一個熟人的飯店里打工,心想讓他吃吃苦,說不定過完暑假,就累的主動提出復學了。
可是沒想到,他干得還挺不亦樂乎!雖然只干了幾個月,所在飯店就因各種原因關了門,可是他不但沒有因苦累而退縮,甚至還愛上了廚師這個行業。以至于家人在他的要求下又托人幫他找了個飯店當學徒。
要去的飯店在我們這座小城的西區,而他家在東郊。飯店晚上九點多才下班,那會兒已經沒了回家的公交車,所以他需要一輛電動車作為代步工具。于是兩天前我舅便帶著他去了我家門口,準備給他買車。我弟一眼便相中了店里最大的那輛酷車。老舅也沒多想,就準備去付賬了,這下我爸不干了“這車車速堪比汽車了,他還那么小,莽莽撞撞的出事兒了咋辦?”我爸把我舅和我媽拉到了一邊,明確表示了不同意。這下我舅反應了過來,轉身去和兒子商量看能不能買輛小點兒的車,這樣比較安全。結果人家不樂意了,氣的直跳腳“我就要這輛,要么就不買!”
由于雙方都不肯妥協,車子最終也沒買。一出店門,表弟就開啟了“暴走”模式,扔了我舅買給他的水不說,還不肯跟著老舅一起回家,硬是徒步走了將近30里地。一進家門他便把自己關在了屋里。
第二天,舅舅舅媽去敲門,他死活不給開,還一直哭嚎,說我舅拋棄了他。前后院的人聞聲都來勸導,也無濟于事。后來還是表妹跳窗進去打開了房門,倆人為此還打了一架。老舅掄圓了膀子準備教訓他,好在被舅媽拉住了。然后家里便開啟了冷戰模式,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我們去。后來舅舅舅媽下地去干農活,老媽派我去開導表弟。
我進表弟房間的時候已經上午十點多了,這家伙還賴在床上蒙著頭,地上滿是垃圾。我知道他并沒真的在睡,于是自顧自的說了起來,先是告訴他“酷車其實并不酷”,我理解青春期的男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酷炫拽,但是安全應該是一切的前提,而他現在暫時還沒有能力駕馭這種帥,等過兩年成年了,他想怎么帥都可以自己決定,前提是他有這個能力。
而后我告訴他,如果真的不喜歡應試教育,其實可以考慮考慮往職專的方向發展,畢竟他還小,我和家人都不希望他那么早走進社會。此時的他雖然還是背著我,卻小聲的回復了我一句“我就是不想上學”
“那你想干什么?”見情況有所好轉,我便乘勝追擊。
“我就覺得做廚師挺好的”
“OK,那你是想當大廚,還是只做個學徒?”我問。
“當然是大廚了!”此時的表弟已經翻過了身。
我又問“可是你現在還這么小,而且什么都不會,你覺得哪家飯店會用你?”
“我會炒菜!”表弟辯解。
“例如呢?”
“大盤雞!”表弟蹭的一下坐了起來。
“喲,不錯,敢不敢給我們露一手?”
“沒有雞。”表弟立馬回復。
“你還需要什么?我去買。姐今天就等著吃了!”我立刻起身,并故意很開心的大聲宣布“媽,我去買菜,你淘點兒米,我們今天準備吃現成的,我弟要給我們做大盤雞!”
“我還想吃羊肉串怎么辦?”老媽既吃驚又開心,甚至還提出了要求。
“沒有爐子,我可以炒個蔥爆羊肉。”表弟接茬。他已經從床上起來,并開始洗漱。
我先簡單幫他整理了一下房間,便出門買菜去了。等我回到家,我弟已經刷好了刀和鍋。然后廚房變成了他的“戰場”。我媽不放心,一直在旁邊督導,我則靜靜地站在一旁,并時不時地提醒我媽“不要試圖左右我弟”。
本來只是想試試看老弟究竟幾斤幾兩,誰知他卻有條不紊并像模像樣地做出了老媽要求的“蔥爆羊肉”和約定好的“大盤雞”。
老媽特地打電話叫回了舅舅舅媽,一家人滿心歡喜地試了菜,味道竟然很不錯。
一場家庭危機就此化解,老弟最終同意買一輛普通的電動車,舅舅舅媽也從兒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一直以來,他們都在為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擔憂,可是卻不知道怎么跟兒子溝通。從小到大,他們給予表弟的要么是金錢,要么是在兒子犯錯的時候給他一頓棍棒教育。因為做生意之外還要做農活,他們甚至很少給自己的做過飯,更不要提和兒子溝通了。
也許,表弟之所以對做飯感興趣,就是因為從家就很少吃家里的飯。他的叛逆很多時候可能恰恰是被家長的“為你好”給逼的。
其實一開始我并不相信表弟的手藝,只是想找個臺階讓他下來,并且希望從中獲得勸他繼續學業的理由。但是他認真的樣子真的很讓我感動,而且他會為了自己的愛好而堅持和努力,我卻還沒有過成自己期待的樣子不是么?
看來我也該好好努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