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九點,我終于完成了閱卷任務,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往住處走。因為疲憊,所以路上買了一瓶我喜歡的青檸味的脈動,想著提提神,看會兒書。
二十分鐘后,學校放學的鈴聲響起時我的電話也響了,是我們班的王老師給我打來的。直覺告訴我,應該沒有什么好事。果然,是學生張和王老師發生了矛盾。
聽到這件事時,我想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怎么這位王老師又給學生鬧矛盾了?難道就不能讓人消停會兒?一個多月前不是剛和學生吵過架嗎?作為我們班的任課老師,我一個人同時帶兩個班級,你不幫忙也就算了,能不能不要再添亂?
簡單的了解一下事情的經過,我不耐煩的對王老師說:你先不要激動,學生張平時表現就是那樣,你讀大壩的壩時,他答應了一聲,絕對不會是故意的,應該是個誤會。那個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一味的袒護學生!
今天早上當我先后找了幾個了解事情經過的學生詢問后,結合王老師的說法,我才發現事情不是我想的那么簡單。
原來,第一節上課的時候,王老師在給學生們講解剛考試過的試卷,學生張在低下不停的說閑話,為此受到了王老師的批評。這自然是應該的,即使你不聽,你也不應該影響其他同學聽,何況這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
誰知道第二節課時,有個學生問老師大壩的壩怎么寫時,王老師說一個土,一個貝殼的貝,讀壩。這個時候學生張,不早不晚的答應了兩聲!而當時王老師就站在他的旁邊,聽的是一清二楚。
如果沒有第一節課時學生張說話受批評的事情發生,恐怕王老師這個時候也不會認為是學生張故意占他的便宜。這個時候,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成張是無意的,畢竟他連續應了兩聲!換作是別人,恐怕也會認為這家伙不懷好意。
當真像浮出水面后,我才發覺,我昨晚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以前對王老師存在偏見,因為他過去總是和學生鬧矛盾。這樣的印象一旦形成,當矛盾再次出現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王老師又在鉆牛角尖,又要小題大做了,從而忽略是事實本身。于是,下午當我見到王老師的時候,我非常誠懇的給他道了個歉,并且按照他的要求和學校的規定處理了學生張。
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給我的感受卻是深刻的。首先,作為班主任,愛護自己的學生是應該的,也是可以的,畢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是,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尤其是學生犯錯的時候,不應該沒有原則的護犢子。否則非但不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可能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
其次,學生和老師發生矛盾的事,應該辯證的來看。矛盾的發生固然不是我們所期望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一個事實:那些什么也不管的老師,就沒有和學生發生矛盾的機會。所以,發生矛盾,那也是負責任的一種表現。何況,具體問題還應該具體分析。
再者,必須讓學生們學會正確的處理人際關系,這不僅關乎現在,也影響他們的未來。遇到矛盾的時候,更多的應該去思考自己哪里是不是做的不對,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有不合適的地方,而不應該認為那都是別人的問題,或者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因為,這樣不但無助于問題的順利解決,也會助長學生們不善于反省的風氣,非常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最后,不得不承認的是,在我看來,王老師是一位教齡比我長,但是班主任工作年限卻很短的老師,而我自認為近些年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所謂的成績,產生了一種似乎自己很厲害的錯覺。忽視了自己曾經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也忽略了人的成長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必然規律。所以,出現這種事情,學生們需要反省,我作為他們的領頭羊,更需要加強對自己的反省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們逐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