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開始注意季節的景色,開始抬頭看蕭瑟的樹葉,開始看昏暗路燈下的背影悵然若失時,迎面一股冷風,身體打了個顫,從沒想過天氣會這么冷。
我不記得每個季節的景色,不記得每個時段的我,不記得童年的色彩,不記得我的青春歲月。
有人說:“青春如酒,越品越醇厚。”但我不這樣認為。我從來不喜歡“仔細”,無論什么我都不喜歡仔細,所以我對什么都印象不深刻,所有影像都是模糊的,就像是一個夢。
我常常做夢,就像真的發生那樣,有時在“夢”中的景象,突然間呈現在我眼前,我感到恐懼。
“夢中的人”是一個虛擬的流浪人,他總是向過往的行人伸出手,但是他手里沒有碗,他不是乞丐。而行人總是匆匆忙忙,就算是遇見車禍也不會變速,人們沒時間去管別人,自己尚還難過。
這個流浪人似乎是個啞巴,從未見其說過話,他總是用手勢比劃——他想要的或者他需要的,但是沒人看的懂,他感到孤獨難過。他難過時就會坐在天橋下一動不動的注視著來往的人。看到流露著幸福笑容的情侶,他就會微笑;看到別人孤單落寞的背影他會難過。他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就像他沒有生活。他是個無名小卒,被世界遺忘在某個角落,渾身總是冰冷刺骨,可他感覺不到。
我最后見他時,只一個背影,蹣跚踉蹌,搖搖晃晃向黑暗中走去。突然之間狂風暴雨都來了!
我想:“他去哪里躲呀!”
我想著,醒了,卻還留戀著破碎的夢。你呀,虛擬的你呀,本就不存在啊,卻偏偏要證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