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我感謝海倫·凱勒
在這焦灼的夏季,重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猶如一泓清泉,在心里流淌。
這本耳熟能詳的書,此刻才真正走入讀懂。
長大后看經典,與小時候看經典是不一樣的。小時候是任務,長大了是自主。小時候經歷太淺,讀不懂書中的道理,長大后,卻在書中找到共鳴。
所以說閱讀是尋找答案的途徑,你所經歷的挫敗、焦躁與、迷茫,前人都經歷過,他們在書中留下了一路走來的痕跡。
在火車站看著人潮涌動,誤了車的我,急躁不安,索性拿去《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閱讀起來。
合上書本,開始欣賞人們的步履匆匆。放眼窗外,烏云都變得可愛起來
因為退票,提著28寸行李箱上下樓梯,滿身是汗時,沒有了抱怨,我慶幸自己還有雙手,可以提起手邊的行李箱。我慶幸自己還有雙腿,能夠自由的上下樓梯。
有時候會想,假如讓我們失去三天光明,我會不會更加珍惜這個世界,多一些溫柔,少一些抱怨。
我們總會抱怨加班不休,卻看不到那些失業的人們的羨慕。我們總抱怨沒錢買奢侈品,卻看不到衣衫襤褸的人對溫飽的渴望。當我們羨慕著別人的成功時,卻看不到自己有一個圓滿的家。在這個成功學盛行的時代,人們總是犧牲健康,放棄與家人團聚,去追逐名利。殊不知,文學匠人楊絳先生,卻認為她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擁有一個好家。
擁有所謂的成功的你,卻想不起五個好友的面容。我們總是會忽略所擁有的東西,去不犧一切追尋虛無縹緲的名與利,去奮不顧身投身所謂的成功。以致于,很多人擁有眼睛,卻欣賞不了一片烏云。
只有聾子懂得聽力的價值,只有瞎子體會得到重見天日的幸福。
擁有的人總是需要失去的人提醒,提醒珍惜所擁有的。珍惜你所擁有的,幸福的家庭、健全的身體,健康的體格。睜眼的時候,慶幸自己還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陽,每一個黎明都展現出千姿百態,變幻無窮的美景,珍惜每一天的每一寸光陰。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追求不到的的東西就放手,著眼于自己所擁有的。
我將書籍放在顯眼的位置,不斷提醒自己 ,去珍惜所擁有的,哪怕是普通的不普通的光明。因為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還有很多像海倫·凱勒這樣生活在無邊黑暗中的人,渴望著你所擁有的普通的光明。
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你將將在明天遭遇失明。聆聽美妙的樂曲,鳥兒的歡唱,管弦樂隊鏗鏘有力的曲調吧,猶如你將在明天變成聾子。觸摸所有你想要撫摸的物品吧,猶如明天你的觸覺神經就要失靈。去嗅聞所有鮮花的芬芳,品嘗每一口食物的滋味吧,猶如明天你就再也不能聞,也不能嘗了。珍惜你所擁有的吧,就像明天就會失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