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和韜哥關于他“神奇經歷”的討論,活生生地應證了“吸引力法則”這個東西,他的能量真的是很強大的。由此也想到自己,克制,壓抑和忍耐,是阻礙了能量流動的。
最近的一個沖突,是關于堅果pro。在蘇穎的眼中,我是早就在一直等發布,終于到了當晚,又在等降價。“你就不肯把這200塊獎勵給自己嗎?”
手上的堅果,不管是打字卡也好,還是輸入法出了新版本流暢了一些也好,都是在給自己的找的理由。而這句“不肯獎勵給自己”才是真正的事實。
此刻心底有一團揪緊的感覺。對于消費,我的觀念是從我媽那里繼承下來的,叫做“該花的錢多少都要花,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花”。這句話一直記在腦子里,但也一直感覺和自己的心是有點距離的,像一個恭恭敬敬鎖在玻璃櫥子里的珍貴紀念品,看看雖好,卻和自己的生活有那么一鎖之隔。
倒是兒時的另一些事情,始終反復在腦海出現。小時候喜歡各種玩具,但家里經濟條件并不好,也知道“不可以花那么多錢”。平時壓抑得住時,并不覺得這是多大的矛盾,直到有一次,偷偷拿了過年的10元壓歲錢,在樓下隔層的小玩具店,給自己買了一個變形金剛。媽媽發現多了一個玩具,就問是哪里來的,我謊稱是小區路上撿的,這顯然站不住腳。記憶中老媽并沒有多說什么,但那段時間的表情氣氛,堪稱令人心慌。還有一次去大姑媽家吃飯,喜歡丁力的兩輛小車玩具,就偷偷放進自己的包里。臨走時丁力發現小車不見,找了不少地方,最后打開了包看到。我說,是不小心放進去的,那時候心慌害怕,已經記不得大人們是怎么說話反應,只記得最后那兩輛車是去了我家里,以及有一天早上老媽坐在床邊,語重心長地和我說。那時候我內心愧疚已極,趴著裝睡,但老媽知道我醒著,溫柔堅定地把話說完。她并沒有責罰我,或是批評我,甚至算得上溫柔。我只記得她說的最后一句:“如果你想要,可以和我說,我會買給你。”
同樣是拿家里的錢,和蘇穎媽媽相比起來,小時候大人們對我的愛和尊重,真的,已經足夠足夠了。
可這樣的溫柔尊重,并不妨礙愧疚感的蔓延扎根。花錢滿足自己是不應該的,是降低自己的品行標準的,而節儉是寶貴的品格,是可以令自己給自己點贊的。
唉,如果能回到那時候的畫面,我會在媽媽走后的床邊坐下,摸摸小時候自己的背,然后告訴他,每個人都有欲望,用不傷害別人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欲望,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有欲望的滿足,才有生命的豐盛哈。
實際上我剛才寫著也想到另一個問題,是不是我只要說,媽媽就會給我買呢?應該不是的,在那時,我應該是知道,有些東西,是我百般掙扎說出口后,爸媽依然不會買給我的。所以我才。
現在的錢雖然依舊不多,但也并不是我從小感覺上那種岌岌可危的狀態。
跟隨自己的感覺,滿足自己,這是可以的。
給自己一個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