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這種想到哪寫到哪的寫手,我自己也是沒轍,想一口氣寫完,那并不是不可能,只是對于閱讀者而言,肯定是個糟糕的體驗。
也許你會問我,那我今天要寫什么呢?
我實話告訴你,我在前一秒還不知道自己要寫什么,但是當我寫到“這是一個糟糕的體驗”之后,就知道了,我今天要寫的主題其實就是【體驗】。
part one
標題對于很多人而言,可能是個比較困難的點,而今天我是先寫的標題,然后才開始的內容。因為這不是考試中的作文需要畫龍點睛、也不是新聞稿需要概括主旨,這只是一篇溫馨推文,標題和內容不需要直接關系,有一點關系就可以。這也是現代微信時代廣告界標題黨為什么一直火的原因。
part two
一直在用微信,也一直在看自己訂閱的公眾賬號的內容,但是有個別微信賬號的個別文章總是會用一些讓你很有欲望看的標題和點進去和標題一點關系都沒有的內容。這讓人的體驗就不怎么好了。
當然這種情況的多次出現只會讓你掉粉。
當然也會有另外一種錯覺標題的行為賬號會寫出讓你體驗很好的文章內容來,讓你會持續關注。這種情況我想增粉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part three
其實每個公眾賬號的維護人員都是差不多一個人維護的,內容風格或者標題風格都差不多,當你關注時間久了,你就知道她的哪些新發表的文章是對你有用的,哪些是沒用的,你看標題就知道。
這也就導致了為什么公眾號一般閱讀量和粉絲不成等比的關系。
對于新關注的粉絲而言,他們在關注之前都會有一個動作就是查看歷史消息。這讓他們對于這個他們即將關注的公眾號有一個很好的了解。
主要了解的信息的有:
1.大致文章內容方向。例如同樣是新聞賬號,有的主要介紹政府官方的信息,有的最要介紹世界各種奇異事件,有的主要介紹娛樂新聞等等。
2.更新的頻率。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對于關注的粉絲而言,如果看到他關注的賬號像我這個賬號一樣,一篇文章更新時而一天時而好幾個月,可能瞬間就沒有了興趣。為什么,因為不專業,所以發布的內容的肯定也不專業。
3.還有一個就是內容量的多少,就是他至今發了多少條微信消息。這個和第2條有聯系,發的少,那他發布的每一條是不是都是值得一看的,發布的多,那他是不是隨隨便便從網上摘抄的?
part four
就個人訂閱號而言,一般都不會每天都發推文,畢竟有時候需要加班,需要學習,甚至需要娛樂。
但為什么還是會有人關注,因為一般個人訂閱號都是福利號,會有各種干貨不定時免費推送。消息不多不打擾,又可以免費獲得干貨,關注一下又何樂而不為了!
個人訂閱號給粉絲的體驗其實還算是比較好的。
當然這個也需要你有干貨時常發布,要是像我這訂閱號一樣長時間潛水,沒有動靜像死人一樣,估計也會有粉絲把你刨墳丟棄了。
帶有公益的訂閱號或者第三方不屬于某公司某集團官方訂閱號給人的體驗也是很不錯的,他們給粉絲帶來的是一般都是公益消息,或者美THING,沒有過多的廣告,沒有太商業化的文章。
那些賣東西的商家或者公司的訂閱號,給讀者的體驗就不能說是好或者不好。一篇軟文立足的點再深最后還是會扯到他的產品上的,這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房地產和汽車的公眾號。當然這些公眾號維護一般都是最貴的,因為寫這種文章是需要很多精力和思考的。
part five
那你就會問這類商業化嚴重的公眾號為什么還是會有人關注呢?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體驗之外的角度來回答。
就個人而言關注一個微信公眾號的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實用性。這是吸引我關注的原因。而體驗的好壞則是是否留住粉絲、留住多少粉絲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些商業化嚴重的微信公眾號之所以依舊有數量不少的粉絲,是因為這種商品石油一定的用戶需求空間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周黑鴨。
但是依舊有很多喜歡吃周黑鴨但是沒有關注周黑鴨的用戶,例如我。
wait
寫到這里又不知道該寫啥了,但是還是覺得沒有寫完。我想這可能也是個人訂閱號的特點吧,隨意而行。
不知我這個訂閱號給你們的體驗如何,反正我覺得肯定是不好的,因為我自己都覺得不怎么好。雖然現在工作了,但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讓我也想堅持寫下去。
特在此感謝“簡書”。讓我明白工作了更不能懈怠,而應該加倍努力的道理。
不管有沒有人看,有沒有分享,堅持寫字,堅持閱讀,是對生活的一種尊重,是提高生活體感的一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