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和馬克思》:你是我平淡歲月里的光芒

《Mary and Max》并不是一部精美如迪士尼的電影。

生動而又動作滑稽的黏土人物,灰撲撲的色調(diào)。

卻是我的最愛。


Mary,8歲的澳洲女孩,受人歧視,沒有朋友。

Max,44歲的美國男人,無法感知他人情緒,古怪而孤僻。


Mary愁眉苦臉,被人欺負,

覺得自己臉上的胎記是粑粑色的,

喜歡隔壁男孩卻連跟他打個招呼的勇氣都沒有。


Max在墻角捂著臉呼哧呼哧地急促喘氣,

大口大口吞食著食物,

他焦慮,他難過,可他不知道那是為什么。

他想住在像月球一樣安靜的地方,

他不喜歡擁擠的人群,

也不喜歡明亮的燈光、

突如其來的噪音、刺鼻的氣味。


一個偶然,

兩個截然不同又同樣孤僻的人成了筆友。

寫信,回信,寫信,回信。

一晃二十年過去了。

一封封書信里毫無保留地交換著心事,

旁觀的我就這樣知悉了他們的秘密。


第一次看我曾為他們的孤獨與無助而哭,

也許,是因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們仿佛就是我心底那個時常為自己的丑或笨拙而焦慮的自己。

又或者,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是Mary,是Max。

也曾因自卑而不敢跟喜歡的人打招呼,

因不懂別人的意圖,看不清真情假意而焦慮。


是不是每個人都至少有一個瞬間,

孤獨得要命,絕望得要命?


而今我早已足夠堅強,也已經(jīng)知道,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單的星球,

要學會與自己的孤獨好好相處。

可還是,在劇終一幕,淚崩。


不是因為軟弱與孤獨,而是懂得,

在所有的軟弱與孤獨之中,友情有多么可貴。


Mary按照Max教的,告訴那個總欺負她的壞小子,

“巧克力色胎記是上帝的印記,

代表著我以后會掌管所有的巧克力。”

于是她不再受欺負。

Max因為Mary無心的問題總是引發(fā)焦慮,

最后也學會了正視自己的問題,

試圖去練習微笑。


友誼給我們以溫情,

支撐我們走過困境,

也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無暇而我也是。

人無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門外亂扔雜物的人。

我年輕時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我自己。

伯納德哈斯豪夫醫(yī)生說,

如果我在一座荒島上,就會適應一個人生活,

只有我和椰子的生活。

他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我們必須適應它們,

然而 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伯納德哈斯豪夫醫(yī)生還說,

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

有的很平坦,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煙頭。

你的人行道和我的差不多,但是沒有我的這么多裂縫。

希望有一天,

你我的人行道會相交在一起,到時候我們可以分享一罐煉乳。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這是Max寫給Mary的最后一封信。

Mary終于去見Max了。

電影結束。


如果你注意看的話,整個暗色調(diào)的電影當中

有一抹醒目的紅色,

可能是Mary媽媽涂的紅色口紅,

可能是Mary頭上小小的發(fā)卡,

可能是房前的一株小花。


而我一廂情愿地想,這一定是象征著,

晦暗無奇的真實生活中存在著一點溫情,

那應當是,友情。


我不是完美的,你也不是,

有些東西我們與生俱來無法改變,

值得慶幸地是我們能選擇自己的朋友,

真幸運,我選擇了你。

真高興,你選擇了我。

你是我平淡歲月里的光芒。

謝謝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