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么”的幾層含義

除了真心請人吃飯,迎面而過打個招呼之外,“吃了么”也可以作為觀察周圍人群的基本要點。


“只是因為他們渴或餓”

剛上大學的時候,適應得并不好,心理上有落差。其中一個具體的表現就是對同宿舍的同學每天熄燈后大談特談吃喝感到非常失望。

當時參加了學校一個社團,社團的社長比我大2屆,人很平和。某晚心情郁悶在校園里遛彎,想找人聊聊,不知不覺走到了還不熟的社長宿舍。他見到我貌似也有點意外,知道了情況,開始和我聊天。聊到一半熄燈了,點上蠟燭繼續聊。

他肯那樣好好和我說話,已經給了我莫大的安慰。聊中他給我算了筆帳:早飯到午飯4個小時,午飯到晚飯4、5個小時,晚飯到熄燈,6,7個小時。最后點題:“他們每天熄了燈聊吃的,不是他們沒追求,只是因為他們餓”

他這一句話就把我智商槽灰了的那一大半點亮了。

然后我開心的加入社團活動,承擔社團交給的任務。狀態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寫東西說這事,不知道他看了會不會煩。

前幾年,公司其中一個辦公室搬家,我去辦的。為防早高峰,約的7點到,我晚了10-15分鐘。司機見了就抱怨,沒地兒停車,被保安呵斥什么的。當然我是先道歉,再干活。

從舊地址到新地址路上,我坐駕駛室。言語中司機依舊怨氣未消,交流非常費勁。我以保持沉默應對。

但這種情緒不是辦法,我問“您早上幾點起的”“吃早飯了么”,中間座師傅代答“5點多,吃了”。我點點頭“從出來到這,喝水了么”“沒喝”。齊活。

“喲那這好幾個鐘頭了——這樣,等到了地兒,先給您每位來瓶礦泉水,喝舒服了,咱再干活,成不”

駕駛室里的氣氛就這樣緩和了。

車到了地兒,確實買了,喝了。師傅們搬的時候,接受我要求的時候,也都很好說話。

唉,就這么點兒事兒。

可是,生活中被忽略的,往往還真就是這么點微不足道的事兒。

沒有人有責任照顧周圍所有人的吃喝拉撒,愿望夢想。但是考慮他人的利益,和達到他人的愿望,往往是達到自己目的的前提;了解他人的水平,狀態,愿望,可以幫助了解真實的世界,可以讓自己心里平衡平靜,以致于可以用一種正常狀態,和正確的姿勢處理各種事情。

所以,見了面詢問一下“吃了么”,真的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誰給了誰罵誰的權力

前兩天有文學夢的月嫂“范雨素”紅了,著名段子手、靈魂導師和菜頭連發兩文,諷刺強行關心“弱勢群體”的虛偽。

他罵的是那種先把姿勢擺好,“我高,你低”,然后高屋建瓴的關愛,和把“文章寫得是否好”“人是否值得關心”捆綁起來的邏輯。

和菜頭愛講道理,愛抒情,也愛罵人。最后一個愛好讓他看起來充滿戾氣。

他喜愛“戰愚蠢”。經常對微信文章留言的人進行毫不客氣的強硬回復,甚至對罵。

“網上罵人”這事,我曾參加過“今日美術館”的公開課,由著名版畫家王華祥先生講版畫。好幾年后我看他在微博和評論者對罵,不禁好奇問他:“您已經取得了這樣的成就,有自己的事業,有可干的事兒,有過得好好的日子,為什么要來網上和您認為的蠢人混人對罵呢”。

他居然回復我了,時間久了記不清,大約是“我不發聲,世界將充滿他們的聲音”

好吧,回到剛才的和菜頭話題。

我們姑且認為和菜頭與王華祥想法基本一致。并且認為“話語權寧有種乎,理直氣壯心正者為之”我喜歡和菜頭的一部分文章,不喜歡看他罵人。

具體到涉及范雨素的兩篇文章:

和菜頭吃了么?

也許是他從云南到北京,人生重要選擇和巨大生活環境的變化,讓他收獲了很多負面對待,看到了很多虛偽;

也許是他自述曾經在網上受過有組織的數萬人數十萬次惡意攻擊謾罵讓他攢下了揮不去的戾氣;

也許是長期文字的磨練,讓他擁有了“不用一下都不好意思”的戰斗力。

被和菜頭罵的人,他們“吃了么”?

純謾罵的人,暫且認為就是氣不過。

“向下關心”的人,暫且認為一部分是好心,一部分是為了讓自己感覺自己很有愛心。

認為范雨素“樸實”的人,暫且認為平時日子過得太華麗。或者忘記了“對自己誠實是一種什么體驗。”

如果,真是像和菜頭罵的那樣,這些人只是有葉公好龍一般的好心,那么,這些人里有沒有真好心的,這些好心怎么轉化為正確的善行?(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擁抱)誰來轉化,誰來參加。如你我一般的人,假如認為有必要參與,參與到什么份上就算夠了?

范雨素吃了么?

范雨素十二歲流浪三個月,沒餓死沒遭受暴力,她比絕大多數“關心”她的人皮實多了。她回家后遭受排擠,承受壓力的能力也夠。如果不是在網上看了她的文字,而是在大街上因為踩腳一類的事和她對著罵街,不一定罵得過她。

她明說了她寫自述,就是精神需要。就是寫完了心里舒坦。

那兩句“如夫人”“庶子”,的確是有夠跳脫。公開自己雇主的私人信息的確不好,但她寫的時候并不知道自己的文字會被傳播成這樣。

她對社會狀況有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但她不能看懂或者接受一些事實。

她心里有很多過往和一些現狀,她沒有什么娛樂;不說,不寫得話,她會憋壞的。

從一系列偉人,我們知道圖書館管理員不能小看;

從一系列商業領袖名人,到范雨素,我們知道教師這個職業,不能小看,非常有潛力。

最后,那位王姓,名字里有個德字的工友之家工作人員,鼓勵她,在被媒體約訪之后提醒她兩件非常重要的事:“不用高大上偉光正,表達真實情況真實感受就行”和“找你的媒體要選擇,那些炒作的不要理會”。

這位王大哥才是真的有愛心,而且有能耐。

這位王大哥才是真的有愛心,而且有能耐。

這位王大哥才是真的有愛心,而且有能耐。

什么叫“好”

付出的好不一定是真的好

能被收到,能吃,能消化的好,才是真的好

好,有時以“壞”的形式出現

好,在傳輸過程中,可能有非常高的損耗

各位朋友,你們吃了么?

本來不想說范雨素這件事,但這件事,以及和菜頭的嘲諷和罵,確實給我帶來了刺激。請注意,“給我帶來了刺激”和“刺激著我了”不是一個概念。這個應該不難懂。

而且這件事非常值得從“鍛煉發現自己身邊人的飲食狀況的能力”的角度思考。

各位朋友,你們身邊的,和你們有關聯的那些他和她,吃了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17年一月 又放假了又在家里漫長的等待開學的到來,第三個冬天第六次思念,回家換上我最喜愛的大衣, ...
    婭妹兒i閱讀 321評論 0 0
  • 今天上午大概十點半左右,同事突然給我看了一條信息,是關于我的…… 早晨一睜眼就七點半了,爬起來感覺天是霧蒙蒙的,再...
    路旁土土閱讀 252評論 5 1
  • 愛, 是個永恆的主題。 媽媽書房沙發小憩, 少年看到拿來毯子。 對“荔枝”和“櫻桃”呵護有加, 路過樓下見到門口的...
    千吉change閱讀 15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