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沒在這發(fā)文了,在沉寂的這段時間,我們從今年2.14開始的第一期刻意練習訓練營結束了。三個月的時間,借助閱讀每天的劉潤五分鐘商學院,訓練了李叫獸的「聯(lián)系+應用」學習法。
接下來,從6.6—9.1將開啟第二期刻意練習訓練營,本期的主題將是快速閱讀。不過,在介紹第二期內(nèi)容之前,我需要先回答兩個問題。
我為什么要辦刻意練習訓練營?
剛開始還真沒什么特別的野心,就是覺得工作進入了第四個年頭,相對到了一個瓶頸期,有非常強烈的職場外學習、提升自己的渴望。這種學習焦慮感從去年開始就伴隨自己,中國也嘗過過很多種學習方法,無奈的是,一個人真的很難堅持。
出于對自己人性的客觀認知,我覺得需要找些伴兒一起前行,于是就發(fā)動身邊有同樣需求的朋友跟我一起學。剛開始就三個人,每天就一起學學「得到」。自打開始后,逐漸發(fā)現(xiàn)身邊有我們一樣需求的同學越來越多,人數(shù)也增加到十幾人,開始正式建立了第一期刻意練習的穩(wěn)定玩法。
在辦這個學習社群時,我堅持兩個原則:1.免費,參與全看主觀意愿的強度;2.不做大群,堅持上限為20人的小群,用激勵懲罰機制保證每個人的參與度和組長的控制幅度,如果人數(shù)增多就裂變新的群。
很高興地發(fā)現(xiàn),這樣單純的動機和運營模式,基本保證了第一期大家的參與度,淘汰的比例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來來往往到最后第一期結束時,我們竟還剩兩個群,共計35人。
目前第二期也有將近10人通過考核,獲得資格,可以正式開營了(當時定的心理預期是至少要5個人)。其實,我不怕人少,怕的就是主觀意愿不足,在我看來,完全靠管,靠新鮮的學習社群,是持續(xù)不了多久的,自己真的想,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辦訓練營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與愿意堅持學習的職場人一起精進自己。
為什么第二期要選快速閱讀?
既然是我自己辦的訓練營,主觀色彩自然是很濃重的。自打我開始社會工作,我就發(fā)現(xiàn)一個恐怖的事實,上了20年學,讀過重點大學研究生的我,其實壓根就不會讀書,也不會思考。其實這也是發(fā)生在大部分中國學生身上的真相,對比一下你每年讀完的書和看過的影視劇的數(shù)量就顯而易見了。
其實,讀書是件特別需要操練的事,很可惜,我們的教育只成功地培養(yǎng)了我們讀教科書和做題考試的能力,而關于如何真正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并沒花很多工夫。這就導致了很多高學歷出身的人可能并不真的喜歡讀書,甚至都從來不會讀書,沒有享受過讀書的快感。
基于這樣的自我認知,我開始關注一些讀書方法和優(yōu)質(zhì)學習內(nèi)容,從羅輯思維,到樊登讀書會,到得到,到拆書幫,這些相對強調(diào)「術」的內(nèi)容讓我也受益匪淺。
其實我也知道,真正對人幫助最大的是讀經(jīng)典,回到「道」。但這個我也認為是對我這個不會讀書的人來講最難的,我以前學著一些大咖嘗試過從經(jīng)典入手,可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反而積累對讀書的負能量。后來,索性對自己放低點要求,先從簡單的入手,先培養(yǎng)一種感覺和習慣,再慢慢深入。
如果參與過第一期訓練營的小伙伴,都聽我分享過,第一期雖然表面看起來練習的是一套簡單易行的思維方式,其實也是讀書中的一種「拆書法」——把重要內(nèi)容加入案例聯(lián)系,并應用在自己的實際工作、生活中。它比較適合碎片化時間里的學習,也是功利讀書法的一種。
那么,第二期當然要從難度上更近一步,因此,我選了快速閱讀。原因有三:
1.快速收集并整理信息幾乎是現(xiàn)在的職場人不得不具備的通用技能,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快速閱讀的能力。
2.好書有兩種,活人的書(比如暢銷書)和死人的書(比如經(jīng)典書)。后者雖然很重要,但是前者也必不可少,是保證我們能鏈接自己時代的重要工具。不過,前者中往往摻雜著很多的爛書,學會快速閱讀其實能幫助我們快速識別爛書,把時間省下來多讀好書。
3.對抗一種讀書的壞毛病,就是什么都精讀,花很多時間,結果很多書看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一年下來發(fā)現(xiàn)連五本書都讀不完。這樣讀書,只是看上去勤奮,背后卻有一種巨大的妄念,以為花時間就能把一本書所有的內(nèi)容都掌握。其實,這是非常不現(xiàn)實的,讀書要能抓住重點,好書可以反復讀,而不是一本書慢慢吞吞地看個幾個月。
第二期又會怎么玩呢?
說了那么多,終于可以回歸正題了。第二期簡單來說,是完全借用了Xdite老師(李笑來新生大學全棧訓練營首席講師)的極速閱讀法,具體方法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我根據(jù)極速閱讀的方法,保留其核心,又結合我們社群的特點,發(fā)明了新的運營方法(20人社群等基本運營思路不變),具體如下:
每周閱讀一本書(電子、紙質(zhì)皆可),每人讀的書可以不一樣,但是需要是非虛構類且頁數(shù)在200頁左右的,比如《學會提問》、《精進》這種。
周一:閱讀書的目錄和前言,想好圍繞該書要問一個什么樣的問題,可借助《學會提問》一書中的方法提問。——用時大約20分鐘
周二:圍繞自己提的問題快速瀏覽書中相關內(nèi)容,寫一張xdite設計的16格筆記(閱讀原文中有方法和表格下載鏈接),手寫拍照發(fā)群里。——用時大約30-50分鐘
周三:對照周二寫的16格筆記(可以把它當成目錄),精讀書中的相關章節(jié)。——用時大約30分鐘
周四:結合周二、周三的問題、筆記、精讀,整理一篇「問題+解決方案」的詳細版筆記,也可以寫成小文章,發(fā)在群里。——用時大約30—50分鐘
周五:(選做,附加題)根據(jù)自己前三天閱讀和整理的內(nèi)容,準備一個5-10分鐘的小型講座,以微信語音或千聊直播的方式發(fā)到群里,用具有「用戶視角」的方式把自己的所學分享給毫無所知的觀眾。——建議提前跟群里人溝通直播時間,如遇多個人都想發(fā)起直播,自己協(xié)商時間,盡量彼此岔開。
第二期與第一期運營最大的不同在于獎懲機制:
獎勵機制:當周要交一份16格筆記 + 一份詳細版筆記或文章 + 一場語音直播,會被評為當周的閱讀之星。(可以看出比第一期難了很多,當然獎勵也更具驚喜感)
淘汰機制:淘汰以周為節(jié)點,當周日晚12點,必須交至少一份作業(yè)(16格筆記、詳細版筆記或文章、語音直播任意一個都可),否則即被淘汰。如果中間有新人入群,新人當周不統(tǒng)計,為實習周,從下一個周一開始統(tǒng)計。
三個月后……
經(jīng)常會看到誰誰誰一年能讀50本書,100本書,覺得這都是神人。我自己這兩個月和幾個小伙伴實際內(nèi)測了下這套快速閱讀法,誰用誰說好,相信我,可能不到三個月,你一周讀一本書絕對不會是問題,絕對!(那么如果一周讀一本,一年也有50本了)
再好一點的呢,一兩天讀一本也不是問題(那一年讀100本就非常輕松了)。達到跟Xdite老師差不多的水平就能做到半小時、一小時讀一本書,oh,no,不要太酷哦~
因此,三個月后,一年讀100本書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你也可能實現(xiàn),從龜速閱讀華麗轉身為一個擁有高階讀書法的人,到時候,就真正配得上「知識分子」這個稱呼了。
最后的最后
想加入第二期訓練營的步驟很簡單,兩步:1.加shi6113為微信好友,備注「刻意練習」;2.發(fā)給他500字以上的《學會提問》的讀書筆記,鄙視抄襲。
怎么做,看你自己嘍,晚一天決定就比別人晚一天的進步時間。這個世界最恐怖的事就是,比你還聰明的人卻比你還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