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愿每一個勇敢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何以為家》是由發生在黎巴嫩的一件真實故事改編的,劇情全程更多的是壓抑與無奈。

圖片發自簡書App

故事開始由十二歲主人公zain法庭作為原告起訴自己父母而展開的。劇情追溯到zain無意發現妹妹生理期,他深知這也意味著從此以后妹妹將與他分離,所以處處小心避免父母發現。然而該發生的終究發生了,盡管zain努力了,命運仿佛已經安排好他們的人生,但是他依然反抗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妹妹被送走,zain遇到了跟他一樣沒有身份證名的一對母子,他們的境況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就是這對母子或許更像一個家,沒有。妹妹最終的死亡更是壓垮zain最后一根稻草。

劇情里每句臺詞都能戳中人心,一個十二歲孩子的童年應該是父母陪伴,呵護與愛。贊恩的眼里是空洞的,他體會過饑餓,疼痛,拋棄,侮辱,他是沒有尊嚴,人格的。他試圖努力反抗,向父母,世界,最后他放棄了,選擇逃離那個國家。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到zain對父母說“不要再生了”,朋友小五笑著對我說“電影結束給你聽我的故事”。朋友小五出生農村,作為家里老大她一向集全家人寵愛于一身,了解后才知道小五從小便被親生父母遺棄,是由養父母收養,為了生兒子直至現在都有好多農村家庭遺棄女嬰。

小五笑著說她四歲就知道自己不是親生的,只是假裝這是假的,她預想過如果不被拋棄她的人生會怎么樣,是否會早早終止學業,是否現在已為人妻,為人母?小五說她一輩子都不會原諒親生父母,生而不養,不如不生。“哪怕跟著他們受窮都愿意,因為人在家就在”。

或許父母有他們的無奈,但是所有的原因也不能作為拋棄孩子的借口。就像劇中zain得知母親懷有身孕后,并沒有喜悅,想到那個孩子會成為下一個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zain最終被判五年刑期,骨子里不認輸的他還是最終一次向這個世界抗爭,你永遠猜不透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憤恨,不滿,哀傷或者妥協。他背負太多的東西,他的世界里沒有愛,沒有溫柔,經歷了丑惡的雙眸依然是那般清澈,透亮。

他奢求的并不是很多,父母的愛,上學的資格,人似乎往往是這樣,越是簡單的越是彌足珍貴,越是很難得到。

《最后一個摸金校尉》里說:

人的一生,會長大三次

第一次,是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

第二次,是發現即使再怎么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

第三次,是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是無能為力,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

我們總以為可以改變點什么,但現實往往是我們必須要更謙卑的活著,改變不了這個世界那就嘗試著改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 仿佛,走過了許多秋天, 我還是,不知該說些什么, 有蕭瑟,飄落心底, 認真數一數,秋楓的笑臉。 2 我偷偷留下...
    秋未完閱讀 912評論 5 15
  • 世界變化很快 但是不變的是人生、是情懷。 15年前那最后的優雅的回眸 17年前那藍天上義無反顧的信仰 但是今天是一...
    司徒的耳朵閱讀 261評論 2 3
  • 我對自己是屬于第一層面好的那種,好像這半輩子的心思都沒有用在自己身上,今后我要聽從課程,改變自己,用心對待自己。
    恬淡智行閱讀 226評論 0 2
  • 上次從家帶來的幾只大蘋果可口的很,可惜那后面幾天我患了癥,嘴唇先是腫得很,后來消了腫又吃不得什么東西,一吃就疼。好...
    純潔人族閱讀 26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