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上午,我最喜歡的現役籃球運動員提前回家釣魚了。帶著一份常規賽47勝35負,季后賽首輪1-4脆敗的戰績單,這就是拉塞爾·威斯布魯克同志獨自執掌雷霆首季的“報表”。
雖說籃球這項集體運動更看重團隊兼容和成績,然而威斯還是多少震撼了這種觀點:在2016-17賽季常規賽,威斯的數據是恐怖的場均31.6分10.7籃板和10.4助攻,外加1.6次搶斷。場均三雙,這數據55年來無人望其項背,別說我這輩兒球友,就連大部分朋友的父母都未必見過這陣勢。另外,一個賽季42次三雙——也就是說賽季一半以上的時間,雷霆是在威斯三雙+強行CARRY模式之下磕磕絆絆打到西部第六,上個賽季,他們還有凱文·杜蘭特和塞爾吉·伊巴卡,差點就以西部第3的位置做掉了73勝勇士,就差一點點。
誰成想,后來就是伊巴卡被交易,杜蘭特去奧克蘭加盟剛剛挫敗他的敵手,與其說剩下這支雷霆是專門為威少度身定制,倒不如說,這是他責無旁貸,不得不繼續背著的“鍋”,對于被調侃經常出沒于下水道,有著神龜屬性的威斯而言……這份膽識的確讓人翹大拇指,可惜結束的這歷史級別賽季,神龜身邊并沒有使武士刀,或者使用棍子和雙節棍的兄弟們。
相反,詹姆斯·哈登,帕特里克·貝弗利,路·威廉姆斯,埃里克·戈登,這火箭四小天王,倒是把休斯敦式跑轟發揮起來,給威斯布魯克來了一招“龜心四箭”。一個歷史級別的常規賽,一個看著數據爆炸卻太短暫的季后賽,轟轟烈烈的過程,慘淡的收尾,這背后一定也有其根源。
簡而言之,隊友和對手,都太依賴拉塞爾·威斯布魯克同志了。
隊友這層,無可厚非,你手里拿球兒我們各司其職就好,問題在于當球權太集中在一個人手里,整支球隊的運轉就難免會卡碟(堪比科瓦伊·萊納德的卡幀跳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旦威斯不在場上,雷霆脆弱的輪換陣容很容易會被火箭爆捶,當威斯回來場上,局面往往不容易掌握;可惜的就在于算上維克托·奧拉迪波同志,雷霆并沒有另一個能稍微鎮住場子的持球點,另外就是在這個年代,如果不帶一兩個射手在隊里,基本上這比賽很難打。于雷霆而言,下面的工作就是叫人,補強。
至于對手……大家都知道如果掐死這一點,約等于提前打花了雷霆,如果隊里再養幾個足夠黏人甚至可能咬人的防守人,那么就備好了對付雷霆和威斯的武器——火箭恰好可以做到這一點,雖然帕特里克·貝弗利在NBA并不能排的上號兒,但就像喬·杜馬斯之于邁克爾·喬丹,托尼·阿倫之于科比·布萊恩特,全宇宙的側翼之于勒布朗·詹姆斯,留給超巨升級道路上的,總有那么個路障,你邁過去了,也就邁過去了。
能不能邁的過去,就看威斯這個夏天回來,能不能“開竅”了。
這倆字兒說起來玄乎,卻也不難理解:就是在處理事情上更完滿一些。類似的例子以前有過,比如名宿科比·布萊恩特,他場均得分最高的兩個賽季一共只在季后賽贏了4場球兒,結果換來的是潛心帶隊,才迎來了三角進攻逐漸純熟的湖人,以及后來空降的各路幫手,相似的局面也擺在威斯面前,被稱為當代最像科比的威斯,又能做到哪個層面?反正在渣科眼里,威斯是被寄予希望,達到他自己未曾達到的某種境界的。
我也同樣期待,拉塞爾·威斯布魯克同志,下個賽季做的更好。那時候,他應該會帶著一支更有戰力的雷霆卷土重來,劈死對手。
但是最起碼可別像今天淘汰你的這支球隊那樣,打球波瀾起伏如過山車,我老了,看著頭暈啊……
04.26.2017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