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度的激情

360一天多一天,是為361,想起361度運動品牌,“多一度的熱愛“,03年公司起步,十余年間,開創一個著名運動品牌。東南沿海那片神奇的商業土壤,誕生多個運動休閑的品牌,361,安踏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些貌似橫空出世的商業巨頭,其背后都是多年的積淀。改革開放之前,閩南三角廈漳泉一代便是出名的經濟活躍區。改革開放春風吹后,原來隱隱藏藏的個體貿易逐漸演化成村鎮集合的經濟體?;旧鲜且淮逡划a業,從紐扣、拉鏈、鞋帶、膠底…形成一個個衣服和鞋帽的產業鏈,然后這些產業鏈整合起來,便成為了一個個成品的加工商。與東莞發展不同的是,閩南的產業鏈結合宗祠家族的地域特點,基本上都是本地人的組合,也有抱團取暖的意味。一部分發展得好的,便順勢整合了產業鏈。于是在沿海三來一補輕工業還正火的時候,閩南一代民營經濟開始了品牌化發展的路徑。接二連三的品牌生發出來。這個產業集群發展的過程恰恰是圍繞中國傳統文化,鄉土親情出發的眾籌式的成功。創造了個體家族的集合,塑就商業巨舵的諸多奇跡。當然,在這些商業成就的背后,是在沿海一代的漁民后代窮則思變的前提下,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商貿意識根植于心的自然生發,也是一代代閩南商人的激情的成就。這或也是一代閩商的傳奇!

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品牌商或都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困境。但我相信,在這些“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指引下,這一個商業的集群還將重塑他們的傳奇。

很有意思的觀察是,同在福建,我的老家,閩北重鎮——建甌,古閩越王稱王定都之地,“福建”二字后者的源頭,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卻無法擺脫農業社會的意識形態和經濟格局。似乎有一個沉重的身體拖拽著翅膀,無法飛翔。我無法確切描述這份沉重是什么?但總感覺空氣中缺失一些向上的激情。當然,作為一個多年在外的游子,這份帶著沉重的思考,更多的基于一份牽掛,同時也有一份希冀。夾雜著人到中年,思鄉的情懷中,想要做些什么的沖動。

近幾年的自我方向,從曾經的都市燈紅酒綠轉向了鄉野生態的建設。今年暑期,在陪伴孩子回鄉度假的旅程中,順便考察了老家的生態產業。也接觸到在幾十年的工業化農業侵擾中,還有一些本土或外來的力量,在堅守著一份份良心的農業事業。于是,也生發出一份激情,希冀能夠通過眾籌的力量,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和發展盡些許微薄之力。引入中國式眾籌的方法工具,改造傳統縣域經濟的生態。這條路,剛開始。但這份心愿,便是多一份的激情力量,引領前行之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