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就是一本戀愛圣經,試試吧,去收獲幸福

文/寶木笑

經常看到郎才女貌的小情侶,兩個人不說話的時候就是楊過和小龍女,但只要遇到事兒一開口,直接就變成公孫止和裘千尺。古人說“海誓山盟總是賒”,從來海沽石爛很遠,鍋碗瓢盆很近,有時候想,縱然賈寶玉娶了林妹妹,羅密歐和朱麗葉拜了堂,也許用不了多少時間也得去民政局“紅本”換“藍本”。

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如果嫌這個問題過于“宏大”,不妨回放那些令人遺憾的情人反目,有言語上的沖突,有習慣上的沖突,有理念上的沖突,有利益上的沖突,但好好梳理一番,兩口子之間更多還是一些原本不大的小沖突,與理念和利益相隔較遠,多是小沖突處理不當成為大沖突,繼而成為各自心中的一個結,結上加結,最后無法收拾。

看過達納?卡斯帕森(Dana Caspersen)的TED演講視頻,題目是“一切皆有可能”,總是讓人更多地想起李寧的那句廣告詞,很棒的演講,然后順手就查了查演講者。很厲害的女人,這位沖突調解和公共對話專家,不但是個作家,還是個表演藝術家,請注意是“表演藝術家”,而不是只是唱紅一兩首歌,就能一輩子高枕無憂的那種。人家先后在法蘭克福芭蕾舞團和弗賽斯舞團供職多年,獲得過很多國際獎項,比如加拿大影視最高榮譽“貝茜獎終身成就獎”、英國勞倫斯?奧利弗獎最佳編舞、三次獲得芭蕾舞國際協會授予的“最佳舞者”。然后,這位很牛的女人突然“轉業”了,又進入尚普蘭大學進修人際沖突專業碩士,又將“即興表演”的藝術原則同公共對話結合起來,創造了獨特的沖突解決技巧——“有效社交的17個原則”,很快在沖突調解和公共對話領域嶄露頭角,被很多企業機構和大學院校聘請為專家顧問。

如今拿到達納?卡斯帕森的這本《解決沖突的關鍵技巧》,不由感慨,牛人終于出書了,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兒,也是意料之外的驚喜,因為這樣的牛人大多沒有什么定性,所以能老老實實寫本書,很不易。“一千個人眼里有一萬個馬云”,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正趕上因為瑣事被老婆大人訓斥,敢怒不敢言,內心苦悶無法言說。讀書人么,即便讀不出“黃金屋”、“千鐘粟”和“顏如玉”,但至少可以情緒來時“亂翻書”,于是自然就對照著夫妻關系來看了,這一看,五體投地,這本書原來就是教人如何談戀愛的啊。

戀人之間的沖突無所不在,面對沖突,本書在反問每一個讀者,那個無比讓你糾結的當下,你會怎樣選擇呢?是回避?遷就?強迫?還是妥協?很遺憾,這些都被作者定義為無效社交,只會讓沖突更加激化。只需要比對自己和戀人之間的沖突,你也許會發現這本書的妙處,通讀之后,很大程度上會改變我們對沖突的態度,這是我們改善戀人之間關系的最重要一步。就像書中所說:“為了將沖突轉化為一種機會,你要有將難以表達的內容表達清楚的意愿,避免攻擊性語言。通常,破壞性沖突之所以看似無法避免,是因為我們的習慣反應已經根深蒂固。盡管如此,這仍是可以改變的。”

沒有干貨的書評不是好雞湯,我是個讀死書、死讀書的人,于是照著書中的辦法,一步步實行,竟然效果顯著,成績斐然,成功進行了一次與老婆大人之間的“危機公關”,得到家中領導的贊賞,不由感慨,書真沒有白讀。男人么,天大地大都不如老婆大,這里把全書整理一通,介紹給大家,也算一樁善緣。


① ? ?兩口子沒隔夜的仇,別閉著眼瞎吵吵,如果你正在讓事情變得更糟,就趕緊停下來。

書中引用佛家觀點,認為厭離心是智慧的根基。就是說,對無益習慣日漸增長的厭倦,終將幫助我們做出改變。誰都明白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發脾氣會讓另一半覺得委屈,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容易就變成情緒的奴隸,不受理性的控制。

當我們經常想到發脾氣給我們的愛人帶來的傷害時,我們會想要做出改變,雖然這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但很值得。心理學角度說,無益的發泄行為會帶來短暫的滿足感,要放棄這些行為就顯得很困難,因為這是一種和潛意識的斗爭。

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在沖突時的表現,書中綜合各種案例,首先停下來是最好的辦法,下回和女朋友或者男票吵架了,從心理上問自己三個問題:A我的行為和目標一致嗎?B這種情況下,什么才是對我最重要的?C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別問自己太多,問太多了也不現實,其實就這三個問題也需要刻意練習很久噠。

別小瞧這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源于心理學模型,能讓你清楚你的行為和目標的因果聯系,能夠讓你抓住重點,至少你實在忍不住發脾氣的時候你會考慮到戀人的感受,發泄的量級就有可能從9級降到8級再降到6級。另外從身體上可以后退一步或做幾個深呼吸,這種行動上的模式化可以帶來很大的心理輔助。


② ? ?誰也不是圣人,既然心里有氣,那就承認已產生的情緒,把它們當做信號。

書中最妙的是對“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進行了挖掘,也是我受益最多的地方,反復體會才覺得,如果經常這樣問問自己,也許很多戀人都不會吵的不可開交或者冷戰到死。

之所以要對這句話好好回味,是要讓我們接納現在自己的情緒,只有認真對待我們的情緒,才不會被情緒左右。我們可以告訴對方我們的感覺,我們選擇的方式要既能傳遞我們的感覺,又能讓愛人參與進來,從而讓愛人慢慢了解你當下的狀況,培養愛人的同理心。

栗子:

我們總是這樣說:“你怎么老是一出門就挑我毛病,怎么回事啊?”

其實不如這樣說:“我們出門就是為了開心,你在家之外的地方挑我毛病,讓我很沒面子,也讓我很生氣,我很喜歡我們一起出去,但你每次這樣說我,我心里有時很怕一起出門。”

你可以大膽的說出你的情緒,因為感受比需求更明顯,除非你們已經有了第三者了,不然一般情況下,對方是會緩和下來的。


③ ? ?別懵頭漲腦和愛人說話,要學會區分確認和同意,漸漸理性起來。

在銀行辦業務,人家柜臺都是咋做的,相信大家都清楚,不管你剛才說了啥要求,對方肯定都再問一遍:您是要取多少多少么?您是要開某某戶頭么?您是要將啥啥啥轉到啥啥啥上么?沒有人會彪呼呼的說,我剛才不是告訴你了么?都會再次肯定或否定,這就是在進行確認。

一定要讓愛人知道,讓對方準確地接收到你傳遞的信息,這很重要。因為人在情緒的時候會反復的闡述自己的觀點,覺得對方沒有認真聽,這就是爭吵的禍根,經常聽到一方說:“你聽我說”,另一方就會一甩臉反唇相譏,吵個沒完。

我們可以把確認當做互相理解的起點,然后尋找原因,確認不是同意,區分確認和同意,是將愛人的想法與我們的反應解綁的一種方法,與其血灌瞳仁不知所云,倒不如學學人家銀行柜臺的姐姐,在爭吵前學會確認一下彼此的意思。


④ ? ?練習傾聽,你專注傾聽的樣子就是愛人心里永遠的經典鏡頭。

傾聽是一種能力,不是生來就會的,專注去傾聽,重點是去理解愛人這么做的原因,而不是急于給出建議,特別是別拿出一副“我比你強”的倒霉樣兒。如果非要給出建議,想一下你想讓愛人那么做的動機是什么,這個就看你是不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心了,好好問問自己,是不是你只是為了讓對方順從你,是不是尊重了對方的想法。

在情侶沖突中,聆聽是件很難做到的事。在對方說話時,我們總是傾向于默默演練自己要說的話,而不會認真傾聽對方在說什么。其實,我們可以帶著了解情況的目的問幾個問題。這幾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沖突的推動因素是什么,以及可能會帶來怎樣的積極轉變,比如“如果我不聽攻擊性語言會怎樣?”等等。

提高這種轉化能力會讓當下的沖突變得不再那么勢不可當。它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在艱難的情況下充分調用傾聽能力。無論我們面對的是買房子、看電影、誰做飯……這種練習都能為情侶提供更好的機會,讓他們抓住重點,而不僅僅是聽對方說什么。


⑤ ? ?一起過日子,馬勺沒有不碰鍋沿的,承認沖突,跟愛人一起面對真正的問題。

把問題拿出來討論,用你和愛人都能接受的措辭對問題本身進行描述,但不要描述你當前更希望看到的結果或對愛人的評價,這樣會把你的想法強加給對方。

嘗試提出具體可行的要求,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愛人的需求和感受上,這樣才能更富有成效,在面對多個問題時,優先處理主要問題。

不要這樣說:“別老玩兒游戲了,我們一起去看電影。”

試著這樣說:“我尊重你的游戲,這把必須贏,然后我們一起去看電影,好嗎?”

沖突在戀愛關系中不可避免,表面看來,愛人和我們都有自己不可動搖的立場,但他們和我們一樣,也同樣希望被對方理解。沖突也有其存在的價值,畢竟存在即合理,但我們不能坐等被對方理解,我們需要通過改變自己在沖突的表現來建立有效的交流,只有在不斷的錘煉中,戀愛關系才會越來越牢固。

每一對情侶走到一起,其實都不容易,那些歷盡千辛萬苦走到一起,卻最后沒能戰勝柴米油鹽生活的情侶很多,于是我們聽到很多感慨,動輒站在什么婚姻、墳墓、現實的高度喟嘆無奈。其實,如果咱們少裝裝逼,少整些沒用的傷春悲秋,我們就會發現,不就是拌嘴把倆人兒最后都絆倒了么?

敲完上面的字兒,我掩卷而思,思緒萬千,不由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三秒鐘,從未覺得自己如此帥過,然后默默系上圍裙,走進了廚房……

—END—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