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電影《尋夢環游記》在國內上映,這部涉及亡靈題材的電影,在豆瓣,有近19萬人為這部電影打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在《尋夢環游記》的放映廳,放眼望去,都是一群被感動得稀里嘩啦,淚流滿面的觀眾。
所以能看到這部電影,我們已經很幸運。這部電影中所講述的故事折射出的生死、夢想、家庭等思考,閃爍著人性的光輝,更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尋夢環游記》以墨西哥的傳統節日亡靈節作為背景,小男孩米格生在一個制鞋世家,但卻把音樂當做自己畢生的追求,歌神就是他的偶像。
但夢想和現實是沖突的,米格的家人極力反對他追求音樂,對于這個家庭而言,音樂是被詛咒的,因為米格的曾曾祖父也是為了追逐音樂夢想,拋棄了家人和孩子,結果客死他鄉。
在這樣的沖突下,米格的夢想在家人看來顯得離經叛道,祖母甚至砸碎了他的吉他。懷揣夢想的米格意外看到照片里曾曾祖父的吉他,從而斷定曾曾祖父就是自己的偶像歌神,更堅定了自己的追求。
米格想要通過參加比賽獲得認可,結果卻在“偷”歌神的吉他時受到詛咒,意外闖入了亡靈的世界。
原來逝去的親人會以另一種形式活在另一個世界,而他們能夠存在的前提是在人世必須有人能夠記得他們,一年一度的亡靈節,只有那些照片被供奉在靈臺上的逝者,才能走過鋪滿萬壽菊的橋,重回人間探親。
被“歌神”陷害的祖父,在人世被家人所唾棄,在靈臺上的照片也被撕去了頭像,每一年亡靈節,他都無法通過關口回家,他日夜思念的女兒,可可,是世上唯一記得他的人,可是可可老了,可可即將走向人生的下一程,埃克托的亡靈,如果在人世最后一個記得他的人也忘了他,那他迎來的就是終極的毀滅。
米格親眼目睹了豬皮哥的灰飛煙滅,他懂得了被人遺忘的悲傷;米格也親眼目睹了歌神的卑鄙和無恥,他陷害了埃克托,還盜取了本屬于曾曾祖父的功名,米格對夢想有了新的考量;米格還親眼見證了曾曾祖父對于可可的思念,和曾曾祖母的真情與善良,還有一家人在一起的溫暖與感動。
在影片緊湊的敘事中,米格從最初的尋夢,想要找到歌神,想要得到他的祝福,到最后要為曾曾祖父把照片帶回人世,想要讓家人團聚,影片的主題已經由最初的尋夢,變成了一場感人的回家之旅。
在穿越生死的思念面前,米格為夢想也作出了讓步,他甚至準備答應家人可以不再追求音樂,但是一家人也最終認可了他,轉而支持他繼續追逐夢想,可見愛的力量是如此的不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有希望。
縱觀全片,最動人的莫過于對于生死的闡釋,讓人覺得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被遺忘才是真正可怕的。
在大衛·伊格曼的《生命的清單》中,有這樣一段話:“死亡有三重。第一重死亡,是在你身體的機能停止運轉之時;第二重死亡,是在你的身體被運送到墳墓中的時候;第三重死亡,是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你的名字最后一次被人們提及”。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而一旦忘記,便再也沒有了回聲,世間只剩一片蒼白。對于那些逝去的親人,我們永遠不該忘記他們,不論是曾經遺憾的,感動的往事,我們一一銘記。
畢竟,一家人,永遠都是一家人,不論是生是死,不論是此岸還是彼岸,思念都將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