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

小七是個快樂的女孩子,很少煩惱,至少看起來是的。她走到哪里都是一副安靜的面容。見到熟人第一個反應就是嘴角不自覺的上揚,眼也瞇成了一個彎。

很多人都對她說過她笑起來的樣子很好看。她自己也不否認。照鏡子的時候,習慣性對自己微笑一下。

可是漸漸地,她才發(fā)現自己這些笑容的實質:只是習慣而已,與情緒無關,更與快樂無關。

意識到這一點之后,小七感覺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很多。不再跟個小孩一樣。雖然見到別人還是會那樣的微笑,但自己心里清楚,有些事已經不一樣了。

有時在深夜會睡不著覺。她就帶上耳機,靜靜地聽兩首歌。《她》和《她說》。她真的特別喜歡這兩首歌。都是女孩子的心情,帶著悲傷,帶著決心去遺忘。

可遺忘從來都不是一件決心能夠控制得了的事。

與毅力無關,更與理性無關。

人心是很奇怪的構成,女孩子的心更添太多復雜與幽微。

小七把歌聽著聽著,就會睡著。

音樂也忘記了關,就隨它那么放著,整個后半夜。放到電都沒有了,手機最后自動關機。

有一天小七對自己說,去旅行吧。去不太熟悉的地方走一走,去別人過得發(fā)膩的地方看一看。

于是在兩個月的暑假,她去了北方。一個月的寒假,她去了南方。北方她去了哈爾濱,后來又輾轉回到北京,乘上K19到了莫斯科。花去了一整個禮拜的時間在火車上。一路上看盡西伯利亞的遼闊風光。很多次,她都想著,下車吧,下車吧。這里這么美,就在此停留一段時間也是好的。

火車繼續(xù)行駛,把小七的人帶走了,魂兒卻留了一路。在自然風光面前,她毫不保留地貪心著。不掩飾。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一切感觀去享受。一切最后免不了還是全部融進心里。因為心的觸摸,是最重要的。

她看到了好多歌中的白樺林,一片連著一片。葉子掉了,尖尖的樹枝快要伸進天空里去。那天空,湛藍無片云。

在很深的密林心臟,是有些什么的吧。

有些細微幽深的情,有些純真期待的顏。

諸如此類,歌里唱著呢。

最終到了莫斯科,那里的夏天很涼爽。那里的女孩瘦而高挑,頭發(fā)金黃,眼球是藍色的。那里的男人毛發(fā)很多。那里有很多教堂,各種各樣,深沉莊重,恢宏氣勢。讓她的心不得不一靜再靜。

她很感激自己這次的勇敢。

沒有躊躇。

后來,在寒假她就去了越南。赤道上的城市,即使是北半球的冬季,依然炎熱無比。她一路走,一路流汗。相機拿在手里,潮乎乎的。脖子上的紅繩,水汽黏著皮膚。常有不期而遇的暴雨。落雨時,小七就躲到路邊的店鋪下,看著雨滴盡情地傾瀉。路邊的攤販不急不慌,雨篷晃晃悠悠地支撐著攤位。臉上被濺了水。玻璃廚柜后面的商品漸漸模糊了面容。她把相機放進背包,拉上拉鏈,將包前背,雙手護緊。

等雨停了,她又繼續(xù)走。

走著走著,很可能又會有一場暴雨來臨。

等雨停了,天入黃昏。

她在路邊的低矮攤位上吃上一些食物。

吃的是氣氛。簡單或者熱鬧,質樸或者辛勤。此刻不應該考慮什么清潔問題。

一路走來,她拍了很多照。

但照片上有自己的,寥寥數張。

她不太善于向別人索取一個簡單的幫助,為自己拍張照。

晚上在旅店整理照片。她把照片分成三類,人像,景像,建筑像。她發(fā)現自己還是比較喜歡看人物照片。看著各式各樣的人,心里不知道為什么,會變得很平靜。

大概是見識到了一種廣闊吧。

廣闊的人情世態(tài),帶來一種包容的心胸。知曉這個世界具有一種眾生相,那么,就沒有什么是不可以理解的。更沒有什么是無法原諒、無法釋懷的。

況且,失去一個懷抱,得到的,是自己全部的自由。這自由又是多么可貴。

小七就這么,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體會。她挺滿意自己目前這種狀態(tài)的。清凈,簡單,沒有雜念。是對自身生活狀態(tài)的一種超脫。

旅行的意義就是這樣。它能給人帶來愉悅。沒別的,也不需要別的。

也有人會說,這不是超脫,是對現實的逃避。

可小七不這么認為。她對世間的存在是心存一種敬畏的,相信茫茫人世受控于某種力量。

所以,太多的我執(zhí)是對這種力量的挑釁與不尊重。

世間沒有什么事,是一定需要一個非此即彼的解決辦法的。

所以,有時,人應該學會放下些東西。轉身,放空。這是一種自我調節(jié)和恢復。

成就,名利,是入世的業(yè)。但實質上也是一種虛無。

可是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會明白這些。一些東西,在緊緊攥住的手里,一攥,就是一輩子。

這些,是在旅途上,一個人對她說的。

小七深深地認同。

分別時他送給小七一本書,彼爾·波特的《空谷幽蘭》。

小七非常感激,自己卻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回贈給他。臨別時,她印出了一張自己的照片。寶麗來的效果。昏黃古舊,有時光的味道。

照片中的小七,回轉頭。平靜的面龐,瘦削小巧的下巴,驚訝的眼神。及肩的發(fā),微微凌亂。

是那位先生初遇時的抓拍。

小七在照片背后寫著:

旅途之緣,今生不忘。

修行之語,銘記在心。

希望你能早日找到你的那朵空谷幽蘭。

就分別了。

互相一個擁抱。

其實小七所說的那朵幽蘭并不是指人。

已經是進入不惑年紀的男子,卻掙脫了一切。選擇孑然一身的天涯孤苦。

一身的故事,寥寥幾句,他挑撿著說給了小七聽。

面目慈祥,眼神安靜而曠遠。

幾天之內,小七仿佛學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

終于到了回校的日子。她一路北上,沒有回家。她把一路上的故事寫下來,附上照片,寄給了雜志社。

他們的一位編輯很看中,把文章發(fā)表了出來。小七自小受過訓練,文筆很好。年輕的學生時代得過一些獎項。

后來,小七領了一些稿費。不算多。

她禮貌地,請了前男友,一起吃飯,看了一場電影。

他沒有拒絕,只是見了面有些不好意思。他覺得尷尬。

一路一直不停撥弄手機。小七知道,是他現任女友。

他支支吾吾的,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抱歉。小七笑著說,沒什么的。又說,你給她回個電話吧,不然她會擔心。

男生說,回電話我該不知道怎么說了。我不能實話實說,她會大鬧的。

她總這樣,嬌氣又任性。

我也不想騙她。

還是算了吧。

我應付應付就行。

小七說,雖然任性又嬌氣,但你還是喜歡她吧。

他沉默了一會。回答:

嗯。

小七,你知道嗎,她跟你太不一樣了。

你溫柔,安靜。她霸道刁蠻又有主見。

吃什么,做什么,玩什么,她都能拿主意。對我來說,覺得省事,也覺得她的選擇,她的決定都挺合心意的。

他似乎有些情不自禁的滔滔不絕起來。

小七突然打斷了他。

車來了,上車吧。

小七心中難受。他看不到。

原來,時至今日,小七聽到這些赤裸裸的話語,從過去的親密愛人口中說出來,心仍然會疼痛。

她不能假裝不在乎。

原來,是她那安靜如水的性格,讓自己失去了愛人。

那么,她能夠怎么辦呢。

她什么也做不了。

性格決定命運。那么,性格也決定了愛情吧。

可是,那天結束之后,小七與男生揮手說再見。在往回走的路上,她腳步突然變得輕快起來。

一程又一程的旅行,她不停的尋找。似乎找到了些什么,又似乎丟失了些什么。

愛情不是信仰,自己才是。她終于明白。

信仰來自于獨立與自愛,不對任何人產生依賴。

我相信,小七最終會遇到一個對的人,因為她已經勇敢的告別了一個錯的人。

或許還要經過許多次錯誤的試煉,但,那又怎樣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