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自己!悅納真我!
或許,你常聽到這類語言,但你會說,這個道理我懂啊,可是,為什么對我沒有用?
因為,它們有一個前提——你首先得看到自己,而這相當不容易。之所以不易,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個所謂的“自己”中,有太多黑暗,太多痛苦,我們不想面對。
為什么要感謝自己的不完美?
我們一直以為一些負面情緒,如壞習慣、悲傷、憤怒、內疚、恐懼等是不好的,甚至認為這些是不完美的,阻礙了我們成長。
而這兩年特別流行“情商”一詞,很多牛人也在告訴我們,高情商是懂得感知他人的情緒和自己的情緒,并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因此,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努力避免和克服自己的負面情緒。
但在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情緒是很難“控制”的。
前段聽古典1老師的課,分享的其中一塊知識點,我印象特別深刻。
他講了一個故事,來自于《象與騎象人》2這本書。
象與騎象人的原理說,人類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而另一半則像是一個理智的騎象人。這兩個分裂的部分,造成人們常陷于理智與非理智的思想爭戰中。
也就是說,我們的情緒就像桀驁不馴的大象,而我們的理智就像騎象人。騎象人可以通過方法去引導大象往哪走,卻不能控制。假如不顧自己的情緒,強行去做什么,那情緒爆發的時候,就像大象撂挑子,絕對把自己摔的很慘!即使不暴力對待自己,卻依然逆著性子,那就像騎象人扛著大象往前走一樣,自己會很累很累,并且最終會累崩潰。
控制情緒的過程就是對抗的過程,對抗使自己更加的糾結和痛苦,甚至會變得不自信,變得討厭這樣的自己,從而變得更加不好。
那很多人會疑問,那怎么辦?怎么對待我們的負面情緒呢?
作者武志紅,用心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這些壞情緒并不是我們的敵人,而是朋友,它們對我們有極大的幫助和正面意義。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壞情緒,壞情緒讓我們有機會看到真實的自己,壞情緒讓我們越來越堅強,壞情緒讓我們成長。
如何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引導自己的負面情緒,而不是控制。
接納的前提是,看見自己。
看見自己并非易事,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愿面對不好的自己,面對是痛苦的。
作者指出了影響我們較深的5種情緒,分別是壞習慣、悲傷、憤怒、內疚、恐懼,并在最后指出如何認識自己,如何接受自己。
其中一個個具體而生動的案例,告訴我們這5種情緒的產生都有其合理的原因,我們需要做的是認真思考,為什么產生?
情緒是潛意識向我們傳遞的信號。
雖然人類的理智腦很發達,但是在幾千年的生存繁衍中,人類的基因里已經積攢并刻下了許多經驗,有利于我們生存的經驗,它化為潛意識,在我們意識不到的地方驅使我們,牽引我們。
因此,我們必須要面對情緒,讓它引導我們找出潛意識想告訴我們什么,從而做出改變。
我的體悟
說實話,這本書我看的很慢,并且看了兩遍,因為每看一章都感同身受。
按照作者的引導,我去回想自己的經歷,去思考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是會有些不舒服,不想面對,不想承認。但是,也因此會發現以前沒有發現的東西,就像走入一段探索寶藏的迷之旅程,驚險黑暗過后,眼前是你從未見過的發著光的寶藏,這寶藏會給你力量。
這本書帶給我的變化也是出乎意料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對自己有了根本的,深刻的認識,從而心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得更加相信自己,堅持自己,也變得不再經常抱怨,焦慮。整個人如同獲得了新生,而家里人和好朋友們也是說發現我像變了一個人。
同時,在我的推薦和改變下,他們也開始看這本書,并且也切切實實的有所感受,我們一同交流,身心更加和諧、愉悅。
這不是一本雞湯書,里面有作者咨詢的典型案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希望你也有所發現。
【注】
1.古典,生涯規劃師,新精英生涯創始人,橙子學院創始人。理念:成長,長成為自己的樣子。
2.《象與騎象人》作者喬納森·海特是著名心理學家,坦普爾頓積極心理學獎獲得者,偉大的思想家、積極心理學先鋒派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