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兒子相處
1
記得妹妹和我說過: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那還不如先做好眼前的事。
既然生意的好壞不是靠努力就能改變的,還不如學會接受這個過程。
其實在幾個月的擺攤中,我和兒子都在慢慢變化,這種心理的變化只是我們自己沒有察覺。
無論天晴下雨,所有的材料都是兒子去買,我告訴他怎么去挑選各種食材,怎么貨比三家。每天晚上回家,要提前寫好明天的必備材料。每天根據氣候變化如何調控各種食材的配方,我都是打下手,主要的事都是兒子來做。看著曾經在我懷里的胖寶寶,慢慢成長一個少年,現在成為可以獨擋一面的男子漢,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沒有讓孩子擁有高學歷,沒有為他將來做好鋪墊,那么,現在就當我培養他社會適應能力,培養他以后的生活能力。我相信,有了這些基礎,等他結婚了,我完全可以放手不管,也相信他有這個能力過好他自己的日子。
也有一些知心的人建議我不要把孩子留在身邊,困住了他的手腳,要讓他去外面闖。
我考慮過這些,任何事情有利有弊,姑且做好眼前的嘗試,其他的看發展再說吧。
開始和兒子相處,是習慣性的指責,慢慢發現他有許多獨立的思想,在彼此的磨合中,更多的去了解他,改變相處的方式,給他多一點關懷,觀察他的成長,覺得也是一種收獲。
兒子說,選擇一種職業,不過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既然選擇了,就用心去做,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是必然的過程,知道一切都是無法避免的,也就沒什么好抱怨的。
他還鼓勵我們,多去享受生活,不要把他當做壓力,姐姐已經成家,他也會走自己該走的路。
兒子很有愛心。我們在超市旁邊,經常會有許多人停車,有時候有人不小心摔倒了,兒子會第一個上前,幫別人扶好車子,整理好東西。碰到有乞丐或者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不用我說話,給吃的,給零錢。我覺得孩子心里有愛,他的一生不會孤單。
我們做小生意,生活的快節奏讓很多人來去匆匆,顧不上眼前。吆喝是有必要的,有時候就那么吆喝一下,顧客就來了。開始我們都不好意思,慢慢覺得很自然了。用過喇叭,覺得非常擾民,呵呵,還是練練嗓子吧。
在面子問題上,兒子非常看得開。有人問我們,做小攤覺得丟人不?兒子回答:正當營生,沒什么好丟人,職業面前,人人平等。那些只知道伸手問長輩要錢,花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才丟人呢!
任何路都是走出來的,哪有現成的等著你去撿呢?
我不做聲,心里挺自豪的,兒子具備一個男人的擔當!
2
擺攤其實最鍛煉人。你得學會眼觀四路,耳聽八方。老遠看到別人有意向,得趕緊招呼,要不一轉身,人就走了。招呼是有效果的,有技巧的。看到別人等車就叫他坐坐歇歇,都是出于真心的,可人家不好意思呀,就會買點吃的,而且會記住你的好。看到帶孩子的,東西拿多了,幫幫人家放在桌子上,這次別人不買,也許有了好印象,下次會光顧呢。
我們會預備幾把傘,碰到有突然下雨等車的,記起來了趕緊拿出來給人家救救急。沒有零錢的幫忙換換零錢。這都是舉手之勞,可是人都是感性動物,時間久了,大家都會喜歡你,周圍的圈子自然形成了。
記得周邊幾家住戶經常光顧,他們都說,你們娘兒倆很會做服務,沖著你們的為人,都想來吃你們做的小吃,吃了過后就更會再來了,呵呵,效果是不是有了呀?
做生意其實不只是做生意,這社會所有的行業都是在與人打交道,會做人了其實就是贏家。做生意不能馬上求得回報,我始終堅信厚德載物。
這點,兒子做得比較好。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