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賣時間是有學問的。出售時間的三大鐵律:
1·成長才是根本關鍵;2·重視價值忽略估值;3·耐心比什么都重要。并且有買就有賣,如果換做你是買方,你要如何應對呢?你要又如何的方法論才好呢?
這是我想起來之前的兩句話;你的時間之所以能賣出去,因為從整體上看,花錢買時間才更劃算。凡是能用錢買來的時間就是劃算的,凡是能用時間換來的注意力持續就是有價值的。
有時候在去逛街之前都不知道自己要買什么,只是看見有人賣,覺得挺好的,就順手買了。或者是本來打算逛街去買鞋子,結果買了件外套或者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就是沒有買鞋子。在或者本來是陪別人逛街,自己大包小包的買了一堆。買或不買就是分分鐘的事,也許就是因為不知道誰說了一句好看,在自己都沒明白怎么回事兒就買了一堆事后讓自己后悔的東西。我個人的感覺是,自己在實體店逛街時的審美很低,大多時候會去詢問別人的意見,先不論別人意見的對錯,現在想想,我只是搞錯了一件事,為自己買衣服是悅己的,讓別人覺得好是順帶的事,要有自己的審美。所以,我一般網購,因為這一個人能獨立完成,而逛街時需要至少兩個人。
有時候買賣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交換,聰明的人肯定都知道用價值低的東西換價值高的東西。只不過在大多數的眼里誤以為金錢是最有價值的。經過概念升級之后為 我知道正確的順序是:注意力> 時間>金錢。雖然我也是早就知道這個概念了,踐行這方面一直不是很好,思想上、意識里一點風吹草動就能隨意把自己的注意力收割。今天重新提出這個問題,我想老師肯定是 要從另外一個角度闡述這個道理,很是期待。我先把我的思考記錄如下:
如果我是賣方,現在的我,經過這么長時間成長的我,做法肯定是,想辦法讓錢生錢,可以學著理財投資;想辦法把自己的時間賣出很多份;想辦法讓自己的注意力創造出更多的價值。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正確的方法,篤信,按照這個思路進行踐行、積累就可以了。出售時間的三大鐵律,核心就是把最寶貴的注意力放在自我的成長上,賣什么都不賣注意力,這是底線。
若果我是買方,其實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用低價值的東西買到高價值的東西。所以,也就是想辦法買到別人的注意力。用什么買(換)呢?
問題 落回到自己身邊,好多人都喜歡看電視,是因為電視劇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激烈且緊湊的動畫場面。一環扣一環,你根本來不及思考下一個早已被錄制好的場景是因什么,它早已又顯現出來了。電視劇大多是生活的濃縮,感覺上又是那么的真實,所以很容易陷進去。陷入其中的人根本察覺不出時間的變化,更新的電視劇看完了,滿腦子的情節散之不去,滿心期待下一次更新。事后,這樣的人即使意識到自己注意力被收割,也只是感嘆兩句“整個一下午的時間被浪費了,哎,真不應該”,僅此而已,不影響明天繼續看。我是不明白之前這樣的的自己或是也許現在是這樣的你,為什么不能在那些感嘆之后有些許更正呢?有些情況下這樣的人等不及,想要立即觀看,所以只能付費了,付費出賣自己的注意力。
就好像小說連載一樣往往在最緊要關頭要付費閱讀;電視也是一樣,在主人公生死攸關的時刻需要VIP;可這些東西在你沒接觸到的時候,總是大肆想你宣傳,給你推送,等等,想盡一切辦法吸引你的眼球,最終·····
等于說在這場交易中賠了夫人又折兵,還順帶養成壞習慣。而后你會以此種心態來要求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現實生活中的事情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過程,需要耐心。
從另一個角度看,你要用時間或是換取那些能吸引人注意力的東西。
就像寫作一樣你要花時間研究琢磨你的受眾需要什么,欠缺什么,他們的世界,他們的思想。當然,我并不提倡按照大眾的要求去寫,因為好多人就是意識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缺少是什么。就好像現在的自己,即便那些簡單的事常在自己眼前晃來晃去的道理就是不曾引起重視,若不是遇見貴人,自己生活在黑暗里還不自知的以為每天見到的都是光明。能想象到以前自己的世界多么恐怖,就能期待將來遇見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怎樣用自己的金錢或者時間買入別人的注意力呢?
前提是你要么富有,要么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能創造出好到極致的產品。
先說說用自己的金錢金錢買入別人的注意力。我想早就有人做到的,而且還是有目共睹的。早期的資本家,為了追求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支付工人工資,因為他們早就看到了,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遠遠大于工人的工資。
同樣的也就能想明白,為什么大公司會不惜重金聘請一流的人才?他們創造的價值超過了獲得的薪水。
所以,花錢買能節約時間的工具絕對是明智之舉,比如說洗衣機,節約了大量洗衣服的時間。或者說比較貴的智能工具,想想也是應該的,這畢竟是別人花費精力花費時間做出的,而且有的時候做到了獨一無二。
不過在自己沒有足夠的財富買入別人的時間時,我們能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讓自己的時間產生更多的價值。
所以,最終的起點還是從自身的成長開始。把自己的某一項技能做到最好,最終,讓這項技能為你創造巨額財富,這樣,你才能抵擋,彌補那些因為自身成長被收割的注意力,或是自己無意識揮霍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