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放假了,天天看她捧著個手機,時不時的還發出咯咯咯的聲音;有時一兩個小時沒聲音。我呢,則忍不住:把手機放下,活動活動吧,再這么看下去$*¢…嘮叨一番,女兒乖乖的聽話、照做了。
其實我也理解,女兒多數時候用手機看書,她說:一本書一會看完了,好爽。手機滿足了她的基本需求:看書、聽音樂、娛樂。
我想啊,怎樣讓她視線轉移呢?于是,有了讓她做家務的想法。
今天中午,女兒做了一頓完整的午餐:西紅柿、腐竹、面條湯。
寶貝拿出西紅柿,說:媽媽,西紅柿我不剝皮了哈(她有吃涼拌西紅柿剝皮的習慣)。
我:可以啊,不用了。
寶貝:媽媽,這個需要用油煎一下嗎?倒多少油啊?這個腐竹需要用水泡一下嗎?泡多久啊?
我這個當媽的在客廳忙著自己事,心不在焉的回答著:煎一下,香。油,你自己看著辦吧。腐竹泡水的。這時就聽到廚房傳來噼里啪啦油煎的聲音,有點不放心油濺到女兒、燙著她,還是過去看看她。就看到女兒離煙臺遠遠的,生疏的翻動著西紅柿。這時發現地上都是水,原來她泡腐竹時水都滿出碗口了。還不錯,挺有樣的。
她想吃我以前給她做的那個:西紅柿湯汁面,西紅柿煎好了,得加水給它小火熬,熬出西紅柿汁味道再下面條。
這時,又聽到女兒問到:媽媽,下多少面條啊?
我:你自己決定,不夠再下;我還不餓,先不下我的。
女兒又問:媽媽,那先下腐竹還是先下面條?
我:寶貝,你決定!
女兒:媽媽,鹽放多少啊?
我:寶貝,你決定!
女兒:媽媽,可以吃了嗎?
我:你嘗一下。
女兒:可以吃了。
就這樣寶貝的西紅柿、腐竹面條做好了,盛了一大碗過來,聞上去香香的,看到湯汁白白的,熬出西紅柿的味了,我忍不住吃了兩口,好鮮啊,問道好極了,給你贊贊贊贊贊!!
晚上我問女兒:你知道媽媽在這個暑期培養你什么能力嗎?
女兒思索了一會:做家務?
我:是的,我發現你缺乏這方面的能力。
女兒:好的(估計有點不情愿)。
做家務是培養孩子不斷試錯的一種能力。在這里,我不斷的讓女兒自己決定、不斷的讓她試錯,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信心。獨立的人格從獨立思考開始;獨立的見解來自于獨立的思考。
孩子你不犯錯,怎有成長?相信今天的西紅柿、腐竹面是你的開始,味道很贊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