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午的驕陽正炙烤著大地。
空曠的荒野,沒有一絲綠色。
一條蜿蜒的小道,一名頭戴斗笠的白衣男子正踽踽而行。
腳下的黃土,吸足了太陽的熱量,他足下那雙薄薄的草鞋,似乎隨時會被熱浪點燃。如雨的汗水,一遍遍濕透了他身上的白色衣裳,勾畫出一道道深深淺淺的印記。
在這火爐般的炙烤中,他的臉上卻寫滿了悲戚和蒼涼!
他遙望著視野盡頭熟悉的城門,加快了前行的腳步。
1
摩吉國內,高高的城墻上,又懸掛起一個道士模樣的人頭。
“這是第20個被殺的揭榜人吧。沒有祈雨的能力,活該被殺!”
“該死的老天爺,連續三年不下雨,讓我們該怎么活呀!”
圍觀的人群,嘈雜不絕的議論著。
面對著懸掛于城墻的頭顱,聽不到同情悲憫的聲音,充斥著的,除了指責和怨恨,就是漠然麻木的臉孔。
落日的余暉,映照著站在城墻皇榜前的白衣男子。
“皇帝詔曰:國內干旱無雨三年之久,土地干涸,生靈涂炭,民不聊生。誠招天下能人異士,凡能祈雨成功者,重金獎勵,并許以公主婚配。若祈雨不成,按欺君之罪,斬首示眾。欽此。”
他抬頭仰望著城墻上的人頭,按壓住內心升騰起的悲傷,而后,緩緩揭下了皇榜。
守榜的侍衛,帶著他朝著皇宮走去。沿途的路人,又紛紛駐足圍觀,交頭接耳的議論著。
2
穿過曾經在夢中出現過無數次的街道,一步一步踏在故國的土地上。
昔日繁華的國都街市,如今冷冷清清。那些如同華蓋般的參天大樹,如今枝葉焦黃,干枯羸弱。看到曾經生機勃勃的國土,被一派荒蕪和蕭瑟籠罩著,他的腳步沉重萬千。
終于來到皇宮。
金碧輝煌的宮殿,頭戴王冠的國王哈吉正斜靠在王座上。一雙半瞇的三角眼透著審視和懷疑,一張因為縱情聲色而顯得疲憊慵懶的面龐,透著隱隱的暴戾。兩旁侍立的宮女,一下一下為他輕輕打著扇。
“宣揭榜人見駕。。。。。。。”
循著宮人的聲音,他穿過分列在朝堂兩旁鴉雀無聲的文武百官,大步上前。
叩拜之禮完畢,國王抬起眼睛,盯著他上下打量了半天,然后才問道:
“吾國已大旱三年。為祈雨,本王貼榜四處招納能人異士,可前面揭榜的20余人,不僅求雨無成,還搭上了自己的項上人頭。你可知道?你祈雨的本領是什么?”
“我只是一個修行之人,沒有什么祈雨本領。但我能知因緣之事,知貴國三年大旱,乃是上天之意,非術數所能破解,然則為逆天而行。真正的能人異士,知天意,順天事,豈會為世俗之物忤逆上天。”
聽到他的話語,哈吉站起了身,眼神突然變得像獵鷹一般犀利,死死盯著他,仿佛要用這目光刺穿他的身體。
朝堂上,一時寂靜無聲。片刻過后,國王方才問道:“你既敢揭榜,必然能知破解之道。抓緊說來聽聽。”
“若要化解,須得善心之人,為不相干者流下的真心淚水。王上自今日起,也要戒除殺戮和女色,潛心禮拜上天,誠信向善,廣施仁政。以德行教化臣民,感化百姓。若奉此而行,待到至善之人為不相干之人流下眼淚的時刻,就是魔吉國天降甘雨之時。”
朝堂上氣氛的變化,他仿佛毫無察覺。臉上依然是一派平靜和淡然,繼續著他的陳述。
“世間萬物,皆為天地所生化,隨天地而生息。日月星辰,雨雪雷霆,表面看似隨氣象而動,實則依天象而行。人為自然之物,理應禮敬天地,以仁德之念,回饋造化為人之功。人有德,則天地彰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無德,則天地昭昭,以天災人禍示之。”
“大膽妄言,一派胡言!”聽到這里,朝堂上的大王子托薩忍不住大聲打斷了他的話。“父王憂國憂民,德行可示天地,休得在此胡說八道!”
國王哈吉對著托薩擺了下手,走下王位,站到了他的跟前,盯著他的雙眼說道“接著說!”
他的目光,沒有猶豫和躲避,坦然對視之后,繼續說著:
“城墻百里之外,原是綠樹蒼翠,濃蔭蔽日,如今黃土之上,寸草不生。城墻之內,原是人人向善,民風淳樸,經濟繁榮,如今人人自危,明哲保身,不敢為善。朝堂之上,更為甚之。剛正者無立足之地,鉆營者步步高升。權錢美色,皆為交易,民眾疾苦,無人上心。牢獄之中,人滿為患,卻無有罪之人。”
“大膽刁民,竟敢如此放肆!來人,把這個滿口胡言、毀謗本王的人,拉下去綁了!對你,砍頭之罪太便宜了,明天午時三刻,我要點燃熊熊大火,用你的命來祭奠天地,讓你看看我對天地的恭敬之心!說不定還真會有人為你流淚,讓上天抓緊降雨呢!哈哈哈哈哈。。。。暴怒的哈吉,終于露出了他的本色。
“我曾經造下的罪孽,終于就要了斷了。愿我的生命,能夠讓善良的人們覺醒,讓受苦的人們覺悟!”
面對著沖上前來捆縛他的衛兵,他沒有恐懼和反抗,說完這句話,從容被拉出了朝堂。
3.
第二天,平日的祭壇,架滿了木柴。
午時三刻沒到,祭壇周圍已經圍滿了看熱鬧的人群。
一個美麗憂郁的身影,正站在皇宮的一個窗口,向著祭壇的方向遠望著。她的臉上,寫滿了和年齡不符的深深憂傷。
她是魔吉國的公主薩亞。她的母親,原是農戶之女,被外出打獵的哈吉看上,強行帶回皇宮。本非情愿的母親,不愿討好哈吉,很快就被棄之腦后。母親在生下她之后不到一年,郁郁寡歡離世而去。
在這個富麗堂皇的皇宮內院,她從小看到的都是一幕幕的丑惡。
她的父親,殘酷暴戾,對待犯人的各種酷刑,讓她一想就膽戰心驚。雖然對她寵愛有加,可她卻從不敢主動靠近。
她的大哥托薩,從她記事起,就一直處心積慮討好著父親,對于父親的暴行,不僅不加以制止,反而助紂為虐,深得父親信任。她的二哥維薩,一直也覬覦著王位,表面對大哥言聽計從,背后暗自招兵買馬,串通主事官員,制定各種苛捐雜稅,不斷搜刮老百姓的錢財,中飽私囊,據為己用。
她小的時候,時常偷偷出宮。那時候市集繁華,民風淳樸。她忘帶銀兩時,總有善心之人給她吃食。自從兩個哥哥開始暗地里爭奪王位后,整個魔吉國的子民都變了。水深火熱的生活,把人們的善良也磨滅了。
她曾親眼目睹過,一個因為交不起稅的農戶,老漢被打死,女兒被搶走,房屋被搶占,一旁的鄰里鄉親,卻無一人出手相幫。一個擊鼓鳴冤的秀才,被收買的官員宣判車裂酷刑,圍觀眾人,卻沒有一人敢說一句公道的話。
暴政之下,人人自危,明哲保身,但求無過。曾經淳樸的民風,再也沒有了!
她的憂愁,是因為她知道她的家人身上,背負了太多的血債。她無力改變這一切,只有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遇到的每一個人。
國內三年的干旱無雨,她知道,這是報應來了。
她唯有每天誠心祈禱。當看到城墻上時常掛上的頭顱時,她總是欲哭無淚。
昨天,聽宮女們說到那個白衣人,以及他對父王說的那些話,她日漸麻木的心,跳動的那么快、那么急。普天之下,總有和我想法一樣,卻比我更有勇氣的人!可我卻挽救不了他的生命!
這種無助的痛,讓她一晚無眠。她沒有勇氣混在圍觀的人群中,為心中的英雄送行,只有一大早就來到露臺上,朝著祭臺的方向祈禱、遠眺著。
她看著士兵們一點點架起了柴火堆,看著好事的人早早趕來準備圍觀,看著午時三刻將到之前,被關在囚車中拉到祭臺的白衣男子。
柴火已被點燃,熊熊的火苗在燥熱的空氣中一竄老高,恣意的吐著火舌。
囚車落地時,圍觀的人群中就有人大喊“燒死他,燒死他!”那種仇恨的語氣,仿佛他是災難的制造者,讓遠遠的她,聽著都不寒而栗。
而那個男子,卻仍是一臉平靜。在士兵的推搡之下,毫無懼意的走向火堆。他的步履從容的,就像走在回家的路上。
火苗點燃了他的衣服,瞬間他就形成了一個大火球。
沒有一聲哀嚎和慘叫。火球越燒越旺,人影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在紅紅的火光中。。。
她仿佛看到,在熊熊火光中,他的眼睛在深深凝視著她的方向。他的眼神中,飽含著欣慰,飽含著期盼與祝福。
她的眼中溢滿了淚水。一滴,兩滴,三滴。。。。,繼而就如開了閘的河水般,怎么也止不住。
4
“轟隆隆”,一聲巨響,人們還沒有回過神來,晴空白日突然間變得一片漆黑,伴隨著雷鳴和閃電,瓢潑般的大雨頃刻間從天而降!
人們欣喜若狂,在暴雨中興奮的叫喊著,雀躍著。繼而紛紛奔向各自家中。
而薩亞,面對突如其來的暴雨,震驚之后,內心卻如刀割般的疼痛。
她一路飛奔著跑向刑場,跑到被雨水澆滅的火堆前,捧起火堆正中的一捧灰燼,跪地哭泣著。。。。。。
她的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幾世之前,我曾為本國之王,努力以仁德治國,人民安居樂業。卻因誤殺一名大臣,暴怒之下,株連無辜,致他恨我入骨,臨刑前立誓毀我國民,討我性命。我百年之后,遂追隨他轉到此世,以償還孽緣,并啟迪國人善念。你心底善良,福德仁厚,日久自有福報。請不必再為我難過,我們以后還會有再見的機緣。”
5.
暴雨一下就是三天,中間沒有停歇。
在電閃雷鳴中,國王哈吉驚恐而死,托薩在出門叫喊侍衛時,被一道閃電劈中,當場死亡。
維薩繼位后,痛改前非,成了一名圣明的國王,并請薩亞輔佐他治理國家。
他按照白衣男子所說,以德施政,以善教化臣民。民風逐漸回歸,國富民強,風調雨順。
無雨之城,自此成為了一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