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你好……好嗎?

一百年前,有一個和我同為一天生日的“九零后”射手男,在當時的新媒體大號《每周評論》中,發表了一篇名為《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爆文,一時在“朋友圈”熱傳,“十萬加”不在話下。

他說:“現在輿論界的大危險,就是偏向紙上的學說,不去實地考察中國今日的社會需要究竟是什么東西。”“空談好聽的‘主義’,是極容易的事,是阿貓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鸚鵡和留聲機器都能做的事。”

他,便是胡適。

本來,我大可不必引出這位重量級的老先生,來為我的觀點做鋪墊。但如果我直接述說我的想法,恐怕很多人會想“這小子又在胡謅些什么?”亦或根本不會讀下去。就像做學生時寫作文,非得引用幾句名人名言,才有得高分的希望。于是有人將自己胡編亂造的話附在了某個名人身上,更甚直接造出一個子虛烏有的“名人”,結果很少被揭穿,甚至有老師聲稱讀過這位“名人”的作品也未可知。

也許這些人在學生時代編造名言上了癮,又將這種方法挪用到“朋友圈”,于是我們又經常看到各種“魯迅說”“莫言說”,非常可笑。

說到底,編造的“名言”可以屢試不爽,是因為百年前的“空談主義”思想,至今陰魂不散。再向前追溯,其實它一直存在,是我們社會的通病。

一些人虔誠地信奉主義,以為主義是絕對的真理,從不去思考真實的問題;一些人利用主義,滿足自己的利益。

前人的事我管不著,今天的事我更管不了,但我要說出來,爭取也都做出來,這不是為了某種責任,我只想做一個真實的人。為此,老舍自殺了,孔子再一次復活了。

比如,我經常遇到“正能量主義者”,以為每天傳播些心靈雞湯,自己和他人就都能變得更好,還勸我要多寫些“正能量”的文字。如果我要問他們什么是正能量,他們或者答不上來,或者把自己信奉的主義搬出來,頓時仁義禮智上身,一副吃人的模樣。

另一些利用主義的人,他們要比大多數信奉主義的人都更聰明,所以他們希望某種有利于他們的主義一直存在,并加以解讀,就成了孔孟在世、成了絕對的權威,即使偶爾出錯,那些“正能量主義”者還會出面維護他們。

當我們的社會上到處豎立著主義的標桿,張貼著主義的標語,隨處可見心懷主義的人,那么一切就都是好的了。

正如話劇《紅色》中的那段臺詞一樣:

“好看,美麗,可愛,很好——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生活,所有一切都很好。我們套上滑稽的鼻子和眼鏡,踩在溜滑的香蕉皮上,電視把一切變得快樂,人人都在哈哈大笑,從早到晚,一切都他媽的如此有趣,笑口常開。這是憲法賦予我們的權利,對嗎?我們是一個笑臉之國,生活在很好的暴政之下。你好嗎?很好。最近怎樣?很好。你感覺如何?很好。你覺得這幅畫怎樣?很好。一塊兒吃晚飯吧?很好。”

那么,是否真的有這部話劇呢?如果有,是否真的存在這段話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昨天下課后,在去食堂的路上,隱隱約約聞到了一股子桂花香氣,淡淡的,似是而非。而今天,卻已是相當濃郁了,讓人無法忽視...
    人間客_Echo閱讀 492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