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3日,學校舉辦了“青藍工程”拜師儀式,何謂“青藍”,取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也就是說從那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師傅。我是一位語文方向的實習生,來教英語,說實話有些不知所措。所幸師傅待人是極好的,教齡在五年以上,用通俗的話來說,是一位“老老師”。其實不然,師傅姓彭,名慈愛,剛過四十的樣子,說話語調平和,從未見過她對學生發過脾氣。前幾日,換了個發色,更顯年輕了。師傅的辦公桌就在我的后面,我一有什么問題便轉過頭去問她,師傅必然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古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傅還是學科帶頭人,我能遇見彭老師這么好的師傅指導我的教學,實在是榮幸之至。我去聽過師傅的課,每次都受益匪淺。就拿講練習課來說吧,開學初,我上課很慢,對于講練習一竅不通,經常是報了答案感覺差不多就可以了。直到有一次,我去聽師傅的課,她利用高拍儀將作業本上的題目放大,這樣可以照顧到所有的學生。且師傅講練習,更多的是將方法講給學生聽,讓他們學會做題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去對答案。在講練習的過程中,師傅還時常下去查看,看學生是否跟上了。我想起我講練習的時候一個人傻傻的站在講臺上,幾乎很少下去關心學生的進度,自己講自己的,偶爾有幾個學生積極與我對答,我為了早一些講完練習,常常不給予理睬,導致一堂講練習的課最后往往是以索然無味收尾。反觀,師傅的講練習課,學生積極回應老師,老師及時表揚,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不僅如此,在課堂的教學上,我聽了師傅的幾節課,同樣學習到很多技能。2017年10月20日師傅在綜合樓的二樓舉行公開課,在公開課上,師傅花了很多心思。首先是歌曲加舞蹈的導入環節,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英語教學也可以如此的活潑生動。之后師傅運用“one by one ,小組PK,舉卡片”等多種教學方法交替使用。尤其是自編“chant”,韻律感十足,那一刻,我仿佛才真正的感受到了英語教學的魅力所在。
這個學期馬上就臨近尾聲了,這一份簡短的拜師心得不足以表達我對師傅的感恩之情。四個月的相互學習,相互交流,讓我徹底地愛上了英語教學。
在這個摸索教學的路上,我總結了一些個人的體會。
1、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必須不斷完善自我,堅持每天背單詞,聽英語美文,爭取過四六級。
2、多去聽經驗豐富的老師的課,學習更多的教學方法,讓英語課堂生動活潑,然后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要為學生創設語言環境,加強學生的英語口語。
4、除了在英語上下功夫之外,做一名會閱讀的教師,學無止境。
……
以上種種,是自己期望達到的,而我也正在朝著這些目標靠近,何時能到達彼岸?希望這個答案永遠是個未知數,教師,當以“終身學習”為本,若真心要規定到某個期限,應該是直到生命停止的那一刻,即“活到老學到老”。
感謝學校的青藍工程,讓我有幸結交師傅,讓我那不起眼的人生中又添上了一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