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蟻行新疆17-梨城不曾負吃貨(下)

在梨城的眾多美食中,我獨偏愛那一碗牛肉面加兩個烤肉串,一碗涼皮加一個肉夾饃,還有那二兩香菇肉菜餡的餃子。

在拼顏值的大背景下,一碗普通的牛肉面要如何才能在面館林立的美食界博出位呢?首先,裝面的碗不能太寒磣,雖然同為海碗,但瓷要細,不見得是青花,但花紋要素雅些,不可大俗大艷,同時"印刷"錯誤也要避免。面要寬湯,上浮一層碎碎綠綠的蒜苗葉,蒜苗葉被紅紅的熟辣椒油包裹。熟辣椒油有種無可取代的香味,香但不辣也不燥,在騰騰的熱氣中,香味更加濃郁。面要拉的粗細均勻,入口夠順滑,夠彈,關鍵是不能咸,也不宜太辣。牛肉切的大小均勻,如果切塊,最好肥瘦相間,一定要熟透。如果切片,每片厚薄要均勻,最好是純瘦肉。一口面,一口肉,最后再喝上一口湯,打上一個飽嗝,足矣。至此,其他的牛肉面都成了將就。

那碗牛肉面

就在那個初冬的夜晚,我邂逅了這樣一碗牛肉面。偏執的我為了看一部心儀的電影,在飯點晚飯都沒來得及吃,饑腸轆轆的坐在梨城新匯嘉電影院。周圍的人全在吃東西,吃肉夾饃的,嚼爆米花的,吃烤紅薯的,啃鴨脖的,嗑瓜子的,各種香味交織在一起,各種咀嚼的聲音在電影安靜的間隙此起彼伏,我多么想咬自己幾口。還是忍忍吧,等到電影結束,一定要去吃頓好的。所以,電影剛剛放完,急匆匆的就往外奔。天微寒,凍得人直打哆嗦。這時,街邊出現了一家牛肉面館,看起來很干凈,人也不少,我沒加思索的便走進去,坐下點了一碗招牌牛肉面。外面維族烤肉店的老板正在認真的烤著肉,我學著旁邊大叔大媽的吃法,也要了兩個肉串先墊墊肚子。面和肉串一起上桌,熱氣騰騰的一大碗面放在面前,香氣混著熱氣直沖鼻孔,再也忍不住,夾上一筷子面放在嘴里,麻辣鮮香俱全,不咸不淡,辣味適中。喝上一口湯,感覺渾身的毛孔都開始舒展開來,寒氣逐漸消失。再吃上一口肉串,羊肉很新鮮也很嫩,有了肥肉瘦肉也并不顯得柴。又吃上一口牛肉,熬的很爛,但還能感受到牛肉的粗纖維。再來一口面,又喝一口湯,一會功夫碗便見了底,我是真的餓了。這大概就是我心中的美味了,一朝相遇從此便欲罷不能。從此,我成了面館的常客,甚至下班連工作服都不換,直接穿著印有公司名字的幾個大字進店,然后被面館的服務員從頭看到尾,心想這是哪個工地上的餓死鬼,也太沒形象了。我才不管這么多,吃完了揚長而去,直接給他們一個背影,讓他們去猜吧。也許是因為饑餓的時候吃到的東西會覺得特別美味,所以印象才格外深刻。某種東西也許不是不好吃,可能是你真的沒有在饑餓的時候遇見。

再來說肉夾饃和涼皮。我喜歡餅狀物,來源于老媽的熏陶。涼皮,可能是在吐魯番喜歡上的,那年夏天的晚上經常是一碗涼皮加兩串烤肉。到了梨城,便到處尋找涼皮和肉夾饃的蹤影,念舊的毛病依然不改。到梨城沒兩周,休息日坐上公交車到處溜達,車走到市中心,發現自己餓了,到處找吃的,莫名其妙找到了太平洋美食城,在那里吃到了久違的涼皮和肉夾饃,順便慶祝一下踩地皮活動的順利開展。可是后來再次光顧,發現那家小攤已經撤走。冬天和春天是不會賣涼皮的,因為太涼,只好等到又一個初夏。經過石化大道上的過橋米線店,看到門上貼了張紙寫著"涼皮",鬼使神差的就走了進去。雖然他家的米線是粉條做的,一點也不好吃,據我打探他家是加盟店,可我實在經不住涼皮的誘惑。剛坐下來便聽到四川大媽服務員開冰箱的聲音,接著涼皮便端上來了。有豆芽和黃瓜絲,紅紅的辣椒油,賣相還不賴。吃了一口,我的媽呀,那酸爽,那麻辣,那叫一個冰,簡直就是凍版的四川酸辣粉啊,可巧那日風大,直吃得我胃里冰涼,手腳冰涼,鼻涕都要流下來了,所幸門口有賣烤肉串的,現烤的肉串正好綜合胃里的冰。正所謂,喜歡什么,便會為什么所累。

冰凍涼皮

餃子,在我的記憶中,總是與節日緊密相連。大年三十吃餃子,講究個團團圓圓,恭喜發財,在老家餃子也稱元寶。親朋好友聚會,總會提議包餃子。大抵由于餃子從和面,搟皮,剁餡,包餃子,煮餃子,工序比較復雜,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在共同動手的過程中,彼此的感情得到很好的促進與升華,自己動手的成果印象也更深刻。所以,餃子具有特別的意義。在梨城,遇到有傳統節日,如果沒有聚會,我便會選擇到東方絲路餃子城來份餃子。簡約而不簡單的裝修,收拾的干干凈凈的大堂,玻璃窗隔著大堂與廚房,坐在大堂里面吃飯,可以看見師傅們和面的和面,搟皮的搟皮,剁餡的剁餡,還有三五個圍在一起包餃子,每道工序都看得見,吃起來很放心。我個人認為,西北的小館子衛生普遍比川菜館好,尤其比蓉城的小館子強,有沒有地溝油就不知道了。他家的餃子有些小貴,算下來要兩塊錢一個了。不過,在我看來還是蠻值,手工餃子,餡也很實在,就說那個黃瓜鮮蝦,每個餃子里真的有兩只蝦,就是個頭有點小,不過倒是新鮮。我最喜歡香菇肉菜餡,香菇的香很綿長,吃起來又是肉又有菜,并不覺得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來盤餃子填充胃,吃飽才能不想家。

餃子

吃完,梨城已經天黑。華燈初上,寬闊的大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晚歸的人騎著電瓶車飛奔著往家趕,大街上的喧鬧與白天的人煙稀少形成強烈的反差。路邊大樓里房間的燈已經點亮,透出昏黃的光。恍惚之間,猶如回到家鄉熟悉的小城,溫暖而光亮……

回到目錄

(16)梨城不曾負吃貨(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