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活在自以為的萬眾矚目的世界里。小學四年級以前,因為媽媽是學校的老師,我從小就是在眾多的老師的關懷和呵護下長大,加之在那農村的小天地里,無論是顏值還是學習成績,各個方面我都算是出眾者,所以在學校里倍受關注和寵愛,那時的性情可以用“跋扈”來形容。如若不是今天了解到“全能自戀”這個概念,了解了一些相關的心理概念,我還以為小時候總覺得全世界都在關注我,走在路上所有人都在看我的這種迷之自信僅僅只是源于小時候的這種成長環境,還因此許多年都時常感到羞愧。
記得是后來轉校到更大一點的地方和學校,有許多比我優秀的同學出現,不再出現我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排名局面,也沒有那么多關注和聚焦的目光。仿佛是一次蹦極體驗,赤裸裸地經歷了一次人生的落差,對于那時的自己來說,是無以言說的憂傷,和從此無盡的自卑感,一直到現在。只是,很奇怪,縱然如此,走到哪里都覺得有許多眼睛在看著自己關注自己的這種感覺倒是也同時存在,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后,才慢慢減弱,可能仔細覺察,現在也還是有一些,只是程度不同。
今天在武志紅的文章中看到:“全能自戀是每個人在嬰兒早期都具備的心理,即,嬰兒覺得我是無所不能的,我一動念頭,和我完全渾然一體的世界(其實是媽媽或其他養育者)就會按照我的意愿來運轉。”我又查看了其它的一些資料:一般人在嬰兒時期都會有“全能自戀”的心理,但通常會在青春期以前被修復。進入青春期以后,孩子會經歷“哀傷期”。
如此想來,便覺得人生真的是可悲又可笑,處處是機關程序,滿滿的都是套路。嬰兒時期沒有得到全然的滿足就有可能一直會有全能自戀的心理,再如若有一個不快樂甚至是悲慘的童年并因此變得偏執分裂,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心理學上說的“巨嬰”(不能接受質疑的,否則會強烈抵觸;不能接受非預期的對待,否則會陷入憂郁;不能接受挫折,否則內心會破碎)。
其實,仔細觀察,不難發現,身邊許多人包括自己,在某種程度上,都像是一個巨大的baby。有的人,不愿意長大,拒絕去面對和接受那些自己不愿意承認的事實;有些人,拼命地掙錢或努力取得成功,用雄厚的財富或是許多的頭銜來證明自己是強大的,其實內心脆弱得不堪一擊;有些人,使盡各種手段來折騰自己,成為一個不為大眾接受的反叛的異類,來博得眾人的眼球,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如此種種,已不足為奇。只是如此想來,一個人,如果不能清醒地活著,那真的是可悲又可憐,所謂的無明之苦,便是如此這般吧?
如果,人生是一部戲,既能入戲去體驗情節的跌宕起伏,又能以觀眾的身份看到一切的自然發生,不迎不拒不跟隨,方是智者。唯愿所有向著這個方向,走在成長路上的朋友,都能早日了知生命的實相,清醒并自在地活著。愿你我被時光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