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些人暴露于新冠病毒卻不會感染?

來源:ABC Health & Wellbeing
/ 衛生健康事務記者:Olivia Willis

凡妮莎·布萊恩特(Vanessa Bryant)的小家庭所有人都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只有她自己躲過一劫,她感到非常幸運,但也并不感到十分驚訝。

“作為一名免疫學家,我知道這里面帶有點運氣,”布萊恩特博士說。她就職于墨爾本的沃爾特和伊麗莎·霍爾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WEHI),負責免疫遺傳學研究實驗室的工作。

“我們開玩笑說我是無敵的,但當然,這根本不對。”

布萊恩特博士的家人都采取了隔離和預防措施,但除了她本人之外,其他家人卻都中招了。

布賴恩特博士在10周前剛剛接種了加強針,她的家人也采取了預防措施,以防止感染新冠病毒。

不過,像她這樣親密接觸者都中招了唯獨自己沒有感染的現象并不罕見,在那些疫苗保護程度低得多的人甚至是未接種疫苗的人中也有沒有中招的情況。

包括布萊恩特博士在內的科學家們想知道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她說:“我們真正感興趣的是,如果有人暴露在已知的新冠傳染環境之下,而他們卻無癥狀或沒有被檢測出陽性,那么:他們的免疫系統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布萊恩特博士是一個正在調查新冠病毒如何在家庭環境下傳播的澳大利亞研究小組的成員。該小組希望了解有些人,比如她自己,為什么完全沒有檢測出新冠陽性。

她說:“我們可以了解很多人們在遺傳學和免疫學上的抵抗力情況。”

“顯然,這將對了解如何能免受新冠病毒感染的關鍵問題有所幫助。”

“這也將為[治療]其他人確定重要的治療目標。”

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受多重因素影響

在這一全球疫情開始之初,科學家們集中精力了解是什么讓人們更容易患上嚴重的新冠。我們后來了解到,這些因素涵蓋:上了年紀潛在的健康問題肥胖等。

近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被投入到另一方面:為什么有些人似乎怎么都不會感染生病?

“每個人的免疫系統都略有不同,”布萊恩特博士說。

“有些人可能會產生一種免疫反應,產生了更好的抗體......而我們確實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遺傳的。”

當然,疫苗接種是我們對抗新冠病毒的一個重要工具,也是保護自己不被感染生病的最可靠的方法。

布萊恩特博士說:“如果你最近剛剛接種了疫苗及加強針,你就會有最大的免疫保護。”

“這樣你得到大量循環性抗體的保護......可以在病毒有機會感染細胞之前真正地清除和中和掉。”

但是,新冠疫苗的有效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最明顯的是在感染新冠和癥狀強度之上。

這種情況發生的速度取決于疫苗、病毒變異和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這也與一個人何時可能變得容易發生病毒突破性感染有關。

布萊恩特博士說:“我們可以概括地講出在社區群體層面[免疫減弱]會是什么樣子,但就個人而言,這確實具有高度可變性。”

當考慮為什么某人可能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時,同樣重要的是要看他們接觸病毒的可能性情況,以及暴露于病毒的性質。

加文醫學研究所(Garvan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 )的免疫學家斯圖爾特·坦吉(Stuart Tangye)說,暴露于病毒的時間和地點很重要,還有潛在的病毒量。

坦吉教授說:“除了所有的消毒、戴口罩、保持社會距離之外,置身戶外也是一個重要的環境因素,這可以減輕人與人之間的病毒傳播。”

過往感染可能起的作用

除了個人防護和感染風險等復雜因素以外,過往感染也可能起到作用。

坦吉教授說, 許多澳大利亞人很可能已經感染了新冠卻不自知。

坦吉教授說:“我們最開始做PCR核酸檢測時,都是針對有癥狀的人,所以我們顯然漏掉了很多無癥狀感染者。”

“我確信我們在12月和1月也漏算了很多陽性病例,因為當時在檢測方面出現供需問題。”

我們許多人現在用快篩試劑盒來檢測新冠病毒,但其靈敏度不如PCR高,這是導致一些病例可能被遺漏的另一個因素。

此外,也不僅僅是因為過去感染過新冠可能提高了免疫水平。

研究發現,從其他冠狀病毒感染(即導致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中獲得較高水平T細胞記憶的人不太可能感染SARS-CoV-2(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冠狀病毒2,新冠病毒的正式名稱)。

新冠病毒是一個廣泛的病毒群體,除了有會引發新冠的病毒外,還包括一些其他病毒。
坦吉教授說:“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與其他季節性冠狀病毒有一定的交叉反應。因此可能存在一些對SARS-CoV-2感染有效的原有免疫力。”

但目前還不清楚為什么有些人保持一定水平的交叉反應免疫力,而其他人則沒有。

一些人有先天優勢?

拋開環境因素和疫苗接種(和過往感染)帶來的保護,專家說可能還有特殊的遺傳和免疫學特征,意味著有些人天生對新冠病毒更具抵抗力。

今年早些時候,英國的研究人員故意讓 36 名年輕、健康的人接觸新冠病毒,即所謂的人體挑戰試驗(這是首次針對SARS-CoV-2的此類試驗),參加試驗者沒有證據表明他們之前有過感染或接種過疫苗

根據初步研究結果,只有一半的志愿者實際感染了病毒(定義為連續兩次PCR檢測呈陽性)。

在那些沒有發生感染的人中,大約有一半人的低水平病毒檢測呈陽性,這表明他們的免疫系統迅速撲滅了感染。

坦吉教授說:“免疫系統可能進行了微調......有點像是被激活了,而且非常有效,相當高效,且非常早。”

“可能有幾個人是這樣的,他們會有非常強的先天免疫反應,就抑制住了感染,沒有讓病毒發起來。”

但坦吉教授說,可能有一個更小的群體攜帶阻抗SARS-CoV-2的基因,可完全阻止病毒獲得立足點。

“會有一些人不太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因為他們存在基因差異,例如對病毒進入細胞很重要的基因。”

他說,對傳染病的遺傳抗性概念并非沒有先例。

“以HIV為例,有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人在基因上對這一感染有抵抗力,”坦吉教授說。

“那是因為他們在某個基因上有自然發生的基因突變,所以病毒無法物理感染他們的T細胞。”

病毒僅靠自己發揮不了什么作用,它們需要劫持宿主的細胞機制以進行復制。

“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而言,那是一個T細胞,但它們無法在物理上找到進入的大門并偷偷溜進去。”

坦吉教授表示,雖然對新冠病毒的基因抗性在總體上很可能非常罕見,但研究人員希望在有抗性的人身上找出關鍵的基因變化,從而研發出更有效的藥物療法。

坦吉教授是一個國際專家協會的成員。該協會名為冠狀病毒人類基因工作(COVID Human Genetic Effort),正在尋求了解影響SARS-CoV-2感染的遺傳和免疫學因素。

這個協會將對數百名尚未接種疫苗者進行研究。這些人尚未感染新冠病毒,但都長時間接觸過新冠陽性者,但仍然沒有檢測出陽性或產生免疫反應。

一些初步研究的結果顯示,被認為影響人體ACE2受體的罕見突變——對病毒溜進我們的細胞至關重要——可能影響人體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

“[研究人員]在發現基因層面的變化,[這些變化]正在改變ACE2蛋白的結構......因此新冠病毒利用ACE2蛋白進入細胞的能力就會降低,”坦吉教授說。

Space to play or pause, M to mute, left and right arrows to seek, up and down arrows for volume. WATCH

揭開遺傳和免疫學之謎

布賴恩特博士表示,冠狀病毒人類遺傳項目(COVID Human Genetic Project)以前做了為什么有些人——反過來說——在遺傳上容易患嚴重疾病的研究。現在,這一研究讓人們更好地了解了這種病毒,也改善了治療手段。

2021年,研究人員發現,有的個體帶有破壞對抵抗病毒感染至關重要的蛋白質——1型干擾素活性,這是一種基因突變。這類個體遭遇威脅生命的疾病風險的概率更高。

同樣,人們發現相當一部分新冠重癥患者帶有“自身抗體”,攻擊并阻斷自身的1型干擾素。

“我們現在可以看看這一特定途徑或相關途徑中的元素,并且需要了解:是不是一些人具有更強的免疫力?如果是,為什么?[他們的]免疫力在哪些方面得到增強,為什么?”布萊恩特博士說。

“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這些,就會改變我們開發治療藥物以對抗疾病的方式。”

除了揭開新冠疾病的一些基因之謎,布萊恩特博士說,重要的是要更加了解對新冠疾病的“潛在免疫反應”,也包括要了解這些反應如何隨時間變化。

“我們知道合并癥非常重要,我們知道年齡很重要,我們知道中和抗體很重要的。但是,這些只是需了解的問題的一部分,”她說。

“我們也有自己的細胞記憶——我們的記憶T細胞和記憶B細胞。這些通常都是長壽的細胞。

“它們更難衡量......卻是我們真正需要了解的東西。”

她補充說,對免疫反應有一個更完整的了解,有助于讓研究人員了解哪些因素對強大的保護力很重要,并了解為什么有些人可能會容易染病。

“然后,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知識為諸如間隔多長時間接種加強針這樣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提供信息。”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