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前,我曾在敦煌旅行。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鳴沙山的日出,月牙泉的奇觀,或者玉門關的壯美,而是敦煌國際青年旅舍的老板和老板娘。
據說這對情侶是北京人,兩個人都很喜歡背包旅行,厭倦浮躁又麻木的都市生活。他們一起走了很多地方,30歲那年在敦煌停留下來,開了一間青年旅舍。旅舍的大堂是書吧,白色的書柜立在茂盛的植物后面,狗狗在書桌下竄來竄去。
老板娘很喜歡狗,她那只最大的狗叫肉肉,我不認識是什么品種,總之非常巨大。我們每天從旅舍進進出出,經常看到老板娘抱著狗狗親啊親的,老板在吧臺后面一邊擦著玻璃杯,一邊寵溺地看著她。
忙完已經到了午夜,兩個人就牽著手去沙洲夜市吃燒烤。
后來同行的小伙伴告訴我,其實老板是名校畢業,在北京的時候有非常優越的職位和薪水,后來辭掉工作賣了房子,只為了給老板娘開這間青年旅舍,陪她在這偏僻的小城定居下來。
我們一陣唏噓。
其實老板娘算不上美女,如果在北京,也許她只是眾多小白領中的一個,埋首于枯燥乏味的格子間,下班后奔赴各種各種的聚會。
我想他們選擇了這樣的生活,一定是真正彼此懂得的soulmate吧;幸福從來和物質無關,而是有一個懂你的人,陪你過你喜歡的生活。
3作家廖一梅說過:“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我有一個朋友,非常信奉“年輕的時候不屑于做對的事”,他曾經有好幾年的時間,每天流連于各種酒吧和夜店,帶不同的姑娘回家。可是他跟我說,真的一點都不快樂,除了孤獨還是孤獨,除了空虛是更深的寂寞。
膚淺的關系永遠填補不了內心的空洞,人們終其一生追逐的,不是遇到很多愛,而是遇到懂得和理解。
有多少人因為一個“懂”字,如飛蛾撲火一般一頭撞進未知的命運?
年少的時候,我讀張愛玲,也曾為她愛上胡蘭成感到可惜和不值。可是她說,“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胡蘭成出軌,她還寄去稿費資助他逃難,去看望他,遭遇多少冷眼與不堪。
為什么那么多人撩你,卻沒有一人真正走進你的心里?
因為愛和懂得,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兩個人思維不在一個頻道,三觀背道而馳,約會再多次也是枉然。一個人,也許會因為你漂亮,有錢,有才華等很多優點而喜歡你 ,但是真正的懂得是超越這些的。
懂得,不是討好和迎合,不是消滅差異,也不是學習情感專家的撩妹大法,就可以修煉出蓋世武功。而是兩個靈魂的相遇,是兩個生命本質上的認同,兩個人擁有精神世界相似的風景。
所以我很贊同那句話,“婚姻里,選擇比努力重要”。
如何遇到那個懂你的人?一個人只有先懂自己,向內探索,理順和自己的關系,明白“我是誰”,才能對外征討,尋覓到彼此懂得的人,彼此連接,建立高質量的親密關系。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請相信,你不是孤島,總有一個懂你的人,會穿越茫茫人海找到你,哪怕你為遇見他已經花光所有運氣。
因為,我也正是在最絕望的時候,遇見了最懂我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