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做筆譯(7):專業性文章怎么翻譯?

作為一個靠翻譯吃飯的翻譯工,只翻譯自己熟悉的行業的文件是吃不飽的。在翻譯公司工作,常常是懂的行業要上,不懂的行業硬著頭皮也要上!對于學英語出身的翻譯工,不懂的行業包括自然、科技、財經、工業、化學、醫藥等等,簡而言之:幾乎所有行業。

硬著頭皮上也不能犧牲質量。實際上,在我的翻譯生涯中,很少遇到特別高深的專業性文件,財經類的不外乎財經評論、公司年報、招股書等;工業類的不外乎工業型公司介紹、產品介紹、機械使用說明;科技類的不外乎科普文章、產品本地化等等。但我們往往會被“專業”二字嚇到,一看到不熟悉的行業,心里先打了退堂鼓,情緒上開始抵觸,無法靜下心來理解和組織語言。

遇到這類翻譯項目,以下三個方法有助于找到頭緒,翻譯出合格的譯文。

1. 查資料。我們生活在互聯網時代,小到“如何穿衣吃飯”,大到“如何造飛機輪船”,在網上都能找到答案。拿到一份專業性文件,如果能確定它屬于哪家公司,首先打開公司的官方網站看一看,現在許多外國公司都有中文網站。

前兩年的一段時間,我經常接觸到 IBM 的文件,主要是一些企業級分析、運營、安全等產品的宣傳資料,比如 IBM z Systems、Bluemix等等。IBM 的中文官方網站上對這些產品的主要特征和用途有大致介紹,而我需要翻譯的文件可能更為詳細,先查閱官網上的介紹,對整體背景形成正確的認識,有助于在翻譯過程中對英文的理解。同時,也能恰當翻譯一些專業詞匯。

如果公司沒有中文網站,也可以用關鍵詞檢索相關新聞報道。舉個例子:

Akulon? XS also provides better thermoforming and transparency, improved processing in blown-film through improved bubble stability, increased BUR and less curling in non-symmetrical film.

在百度里搜索 Akulon? XS ,就會出現相關新聞,打開第一條搜索結果,可以看出 Akulon? XS 是一家公司生產的一種用于制造食品軟包裝的產品,該篇新聞介紹了產品的特征和用途,其中出現了熱塑性、吹膜、膜泡、吹脹比、褶皺等詞語,正好對應句子中的 thermoforming、blown-film、bubble、BUR 和 curling,稍加整理,翻譯如下:

Akulon? XS 還具有更好的熱塑性和透明性,其吹膜加工工藝因膜泡穩定性的提高而改善,吹脹比也得到提高,同時在非對稱膜中形成褶皺的可能性減小。

2. 萬變不離其宗。如果公司沒有中文網站,在網上也查不到相關報道,就只能從句子本身入手。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說不管什么類型的文件,語法結構是不會變的,變的只是詞語和風格。沒有資料可以參考,那就回到句子本身,分析句子結構,查不認識的單詞。事實上,一些專業性強的文件,句子結構反而更簡單。

查詞的時候多用專業詞典,比如在做軟件本地化的時候,可以用微軟的語言門戶(http://www.microsoft.com/Language/zh-cn/Search.aspx);經常做財經類文件,可以下載一份香港證監會期貨與財務詞匯(每個詞語都分別列出了內地和香港的譯法);香港律政司的網站可以用來查法律單詞,不僅能查到單次,還能查到很多法律文件常用的短語和句子(缺點是只有香港譯法,有些與內地表達不太一樣,比如 indemnity 香港多用“彌償”,內地用“賠償”)。

舉例:XXXis an Infrastructure Automation product that dynamically provisions,patches, and deploys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across physical and virtualsystems based on standard templates and key performance metrics.

這是一款 IT 產品的介紹,XXX 是產品名。在網上查不到相關資料,只好從句子本身入手。這是一個帶有定語從句的復合句。XXX is an Infrastructure Automation product 是主句,that 后面是定語從句,修飾 Infrastructure Automation product。Across physical and virtual systems 是從句的狀語,based on standard templates and key performance metrics 是狀語的后置定語。

參考譯文:XXX 是一種基礎結構自動化產品,可在基于標準模板和關鍵性能指標的實體及虛擬系統中,動態布建、修補和部署應用程序及服務。

或許有人會說:“我還是不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啊!基于標準模板和關鍵性能指標的實體及虛擬系統是什么?”抱歉,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這句話這樣翻譯沒有太大的問題。

前兩天,有位新同事說有個句子不太確定,讓我幫忙看看,首先他發給我這個句子:

The Seller shall at its expense and at its choice indemnify the Purchaser.

問:“ indemnify the Purchaser 是指賣方向買方賠付,還是指賣方要求買方賠付呢?”

當時我就納悶了,這個句子很簡單,顯然是指賣方賠償買方,他怎么會疑惑呢。于是我回復他是指賣方賠買方。接著他又發給我一句:

Any indemnity will be based on the sales price of the Equipment invoiced to the Purchaser and, subject to Article 14, will be limited to the sums assessed by final judgement, or accepted by the Seller under a settlement.

問:“這里是說 accepted by the Seller under a settlement. 如果是賣方向買方賠錢的話,和解金額應該由買方同意接受才說得通啊。”

我這才明白問題所在,原來是這一句把他給繞糊涂了。他認為既然是賣方向買方賠償,那么賠償金額應該要買方接受才行,而英文又明明白白寫的 accepted by the Seller,于是,他對上一句產生了懷疑,以為是自己理解錯。

其實,accepted by the Seller 完全說得通,為了限制買方提出不合理的賠償要求,賠償金額當然要賣方能夠接受。

通過這個例子,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在做一些自己不了解的專業性文件的時候,以我們現有的知識儲備,無法完全理解其內容。如果自己的認知與從語法上的理解相沖突,要以語法上的理解為準,不能憑自己的認知自作聰明地翻譯。

3. 閱讀、閱讀、閱讀。前面兩種方法是為了完成工作臨時采用的一些技巧,要真正做好,得“治本”。通過閱讀增加對各個領域的了解和認識。

然而,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行行精通,因此,最終還是要找到幾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專研,做到“博而有專,泛而有精”。

往期回顧:

手把手教你做筆譯(1):你適不適合做筆譯?

手把手教你做筆譯(2):這幾個壞習慣一定要改掉

手把手教你做筆譯(3):想做翻譯?這些工具得會用

手把手教你做筆譯(4):輕松搞定法律翻譯(上)

手把手教你做筆譯(5):輕松搞定法律翻譯(下)

手把手教你做筆譯(6):從“愛彼迎”說說廣告翻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