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場青春的約定
那張演唱會的票,我終于還了。
就如同遇到那個人之后,以后的都叫將就。
我并不知道別人如何看待,于我而言,遇到杰倫之后,以后的歌,都不叫青春。他們或許有別的名字,叫抑郁,叫喜悅,叫滄桑,叫釋然。但是,成為青春成就青春里那個懵懂的我的,只有周杰倫。
猶記得那年我們
都還很年幼
記得那是2002年的秋天,彼時我剛踏入初中。
那時候我對于流行歌曲的定義,還是偷偷攢的零花錢買了一張青藏高原的光碟,小心翼翼夾在書里。初中,我轉學進入了離家兩百米外另一所學校。那時候并不知道,一切都開始走向不同。
我開始有了新的朋友,有了新老師和課桌。我們在桌子上崎嶇的刻著小秘密,我們內心如深邃的大海,在不知愁滋味的年齡操著全世界的心。那時候,賈平凹、鄭淵潔和讀者意林是我們每周最愉快的時刻。
那些飛在老師轉身后的紙條、那些誰和誰鬧掰、誰和誰一起去小賣部、誰因為喜歡的女生畢業哭了一整個晚自習、誰又在走廊罰站。那些漫長又飛快的夜晚,那些燥熱又輕松的夜晚,我們哼著七里香東風破擱淺,我們以為會永遠停留在那個夏天。
看著那白色的蜻蜓
在空中忘了前進
樹影斑駁,春來秋去。
后來的后來,時光再也不是夏天的搖搖冰,冬天的暖氣片,泳池漂白粉的味道和回家冰西瓜電風扇八點檔家庭劇。我們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作業、試卷和家長會。世界越來越現實和殘忍,越來越容不得那些體育課趴在柵欄上希望時間就此停留傻傻的夢。
然后,來不及說句告別,來不及寫完同學錄拆開那些稚嫩的信和情書,我們就那樣匆忙的畢業,迫不及待的奔向下一個驛站。
劍出鞘恩怨了 誰笑
我只求今朝擁你 入懷抱
后來,我們都長大了。
我們去了各個城市,讀書,工作。
我們談論的再也不是周杰倫的歌、王力宏的臉。
我們再不提追星,再也不提那些青澀歲月里稚嫩的自己。
那些年笑著喊著要嫁給周杰倫的女同學,她的孩子和杰倫的孩子都要上幼稚園了。
那些被埋葬的青春,似乎只是同學聚會化解尷尬的主題,然后,便奔向誰下個月結婚誰明年孩子上小學的世俗煩擾。
似乎,我們都遺忘了。
遺忘了那青春熱血的自己,那些奮筆疾書的夜,那個努力追尋的夢。
但是,歌還記得。
當某天,熟悉的旋律想起,回憶兇猛襲來,你會熱淚盈眶,你會想起當時身邊的那個人,當時空氣的溫度和味道,你會找到那些年的自己,還有你的夢。
你會像擁有一整個宇宙般,喜悅的擁抱自己。
感謝有你。
謝謝你,杰倫。
因為你,我的青春是完整的。雖有遺憾,卻沒有缺憾。
2002年秋,第一次聽《最后的戰役》。第一次認識杰倫。感謝鄭同學。
2003年夏,偷偷用錄音機聽了上百遍的《范特西》。
2004年8月,等了一整個暑假的《七里香》。
2005年,上映好久才在租光盤的地方租到頭文字D,為拓海難過了很多次,至今居然還在等拍續集(周杰倫你個大騙子續集在哪里啊喂!)
2005年11月,《肖邦》發行。我們都有了零錢買得起磁帶,不用約好久借來聽。那時我們就要畢業。我們在禮堂唱著黑色毛衣,我們躺在雪地上喝著雪碧哼著楓,我們相愛相殺又別離。
2017年5月27號于天津。穿過漫長歲月,我終于見到你。我買最前排的票,看不再年輕的你。謝謝你在這十五年,給我支撐和激勵。
謝謝那些出現在我生命里的你們。
比心。
以下是彩蛋啊喂?
標準迷妹一枚(捂臉)
感謝妹妹,讓我們一起內牛滿面!
(順帶幫妹妹征男票一枚╰( ̄▽ ̄)╭)
作者介紹:
蘇蘇,金融從業女青年。洗腦初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