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了解了當地頭馬俱樂部的情況,選中一家俱樂部,準備開始你的演講之旅的時候,別忙,有些準備功夫看下無妨。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頭馬舞臺上的幾分鐘演講,倒無須臺下功夫以年為單位計算,但是準備功夫多少還是需要的。
接下來說說,我眼中的演講前準備功夫。
1.主動尋找合適的評估師(evaluator)。
評估師是頭馬備稿演講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像一部攝錄機,從第三方的角度客觀評價你的演講。既有對演講中優點的鼓勵,又有對提升點的直言不諱,同時附上對提升點的合理化建議,由于評估師通常由有經驗的頭馬老會員擔任,所以這些建議可謂是實戰路上的寶貴錦囊。
為什么要強調“合適”的評估師呢?
合適指的是演講者和評估師兩者的匹配度。兩者匹配度越高,合作起來越愉快,也能各取所需。比如,拖延的演講者,需要的更多關注其進展情況的評估師。過于完美主義的演講者,需要更多鼓勵同時能幫其減壓的評估師。
2.確定主題并與評估師確認。
針對主題,搜集素材,并完成演講稿。稿子結構可參考CC手冊CC2的邏輯結構。演講內容一般包括事例2則,1詳1略,,字數每分鐘約100字,也就是說,如果準備一個CC1(要求4-6分鐘),大約需要準備400-600字。
建議,在腦中初步構思好演講大綱的時候,和評估師溝通演講主題、目的等,以免不符合表達的意圖浪費時間。
3.組織演講的呈現形式。
針對演講稿,設計呈現時的動作、語調、語氣、道具等。最好在演講稿中清晰標明。
舉個例子:
幾年前,機緣巧合/有了一個/給成人做分享的/機會。委婉拒絕,換來的是/”放心,你行的。“直接拒絕,換來的是/”你不是要練習培訓技能嗎?多好的機會。“那一刻,我就像/站在懸崖峭壁邊的/賽手,明知跳過去,便柳暗花明,卻猶豫退縮。沒做過(右手大拇指伸出),沒經驗(右手食指伸出),沒信心(右手中指伸出),三個”沒”字/從接下任務的/那一刻,便壓在胸口(三根手指壓在左邊心臟上)讓人透不過氣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選自 Maggie三三 CC3 《三三法則》
注:/表示停頓
? ? ? 黑體表示重讀
? ? ? ( ? )內是肢體語言
4.征求他人意見,含評估師和導師。
根據意見作相應改動。注意,如果時間緊迫,大面積改動可能會影響個人發揮,那么選擇你內心認同的即可。
5.演練演練再演練。
當你做好以上四點準備后,還有一個重頭戲,那就是演練。依據以往經驗,背誦演講稿3-5遍,然后演練10遍左右。
演練的過程中完成以下內容:
1.記錄節點時間。
根據會議要求,時間官(Timer)舉綠色牌時提示演講者還有2分鐘。舉黃色牌時還剩1分鐘。舉紅色牌時,時間到,但是演講者還有30秒完成演講,如果超過30秒,則失去評選THE BEST SPEAKER的資格。所以,在預先演練的時候,估算3個節點的,大約講到哪個部分,會對控制時間有幫助。
2.演練過程,包括從開始上臺,到完成演講下臺整個過程。
尤其注意動作、語調、語氣等,必要的時候,可以照著鏡子練習表情。
3.記錄每次演練的耗時,對稿子進行字數等微調。
有人可能有這樣的疑問,我一定要背誦演講稿嗎?不可以拿著大框,知道主題句,即興講嗎?
關于這個疑問,我的看法是,看你的需求是什么。的確在頭馬會議中,我見過連演講稿都沒有,卻能順利完成備稿演講的朋友。
但是,如果你希望練習演講技能的話,背誦是不可越過的一步。對稿子越熟練,越會在臺上發揮自如,這種自如來自于前期的充分準備,而不是每一次演練都不確定自己講什么。
以上是我在頭馬做演講的一點感悟,僅供參考。
最后,祝大家都可以早些完成你的CC1演講,開啟頭馬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