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控點評《火星救援》十大真實科技

「硬報紙」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宇航員慘遭小伙伴遺棄,在火星獨力求生一年的科幻故事,被好萊塢拍成《火星救援》,上映一周全球吸金2億美元票房。和去年的文藝大片《星際穿越》相比,紀錄大片《火星救援》充滿了大量扎實的技術(shù)細節(jié),深受理工男喜愛。

與其說這是一部科幻大片,倒不如說這是NASA與好萊塢合謀的一部科教宣傳片,因為其中的大部分科技都是真實的,而NASA真的計劃在20年后把人送上火星,屆時執(zhí)行的就是影片中的任務。

如果你看電影時足夠細心的話,應該會想到了什么——沒錯,片中故事的發(fā)生時間,正是2035年

一:居住艙(Habitat)


在火星表面,男主馬克·沃特尼(馬特·達蒙飾演)大部分時間待在居住艙聽歌,這是他遠離地球的家。以窗外飛沙為伴,度過一個個火星日。

NASA的人類探索研究模擬器(HERA)是一個模擬外太空居住艙的獨立空間。這個兩層樓的空間由生活區(qū)、工作區(qū)、衛(wèi)生艙和一個模擬氣閘組成。在其中,測試對象們需要執(zhí)行操作任務,完成負載目標,并共同生存60天,在孤立環(huán)境中模擬未來的任務。

二:太空農(nóng)場(Plant Farm)


貨運飛船可以給國際空間站提供食物,然而火星上的宇航員可叫不了星際外賣,因為運輸至少需要九個月。他們必須自己種莊稼作為穩(wěn)定的食物來源。

在《火星救援》中,馬特·達蒙把居住艙變?yōu)橐粋€自給自足的農(nóng)場大棚,用合成水澆灌的土豆成為第一種火星主食。土豆是畝產(chǎn)淀粉最高的作物,但缺點是需要大量的灌溉。片中馬特·達蒙生產(chǎn)水的方法,是用聯(lián)氨(常用火箭燃料)在銥催化下分解成氮氣和氫氣,然后小心地燃燒氫氣獲得水。

之前發(fā)射的勇氣號、機遇號等火星探測器表明,火星土壤中有足夠的鈉鎂鋁、磷鈣鐵,只是缺乏氮,而這正是人類糞便中的豐富成分。所以馬特·達蒙用自己的便便給土豆施肥的確可行

現(xiàn)在國際空間站中已經(jīng)可以種菜了。使用紅、藍、綠光作為光合作用的能量來源,植物生長在一個個類似枕頭的小袋子里,內(nèi)含基質(zhì)和肥料,表層有微孔進行毛細作用。2014年,宇航員使用這個太空種植系統(tǒng)種出了紅生菜,標志著太空農(nóng)業(yè)的巨大進步。

三:再生水(Water Recycling)


火星表面沒有湖泊、河流或者海洋,也不能指望從地球運水。無論在太空還是火星,一滴汗、淚甚至是尿都不會浪費

在國際空間站,環(huán)境控制和生命支持系統(tǒng)無處不在地對水進行再生和循環(huán),包括尿液,洗手水,漱口水以及其他來源。通過水再生系統(tǒng)(WRS),水被回收過濾再次使用。某宇航員委婉地舉例:“今天的咖啡(niao)就是明天的咖啡。”

四:氧氣發(fā)生器


對于宇航員,最不可或缺的不是水和食物,而是一分鐘都離不開的——氧氣

在火星上,馬特·達蒙隨身攜帶氧氣發(fā)生器,這是一個利用火星升空飛行器(MAV)的燃料發(fā)電機把二氧化碳變成氧氣的系統(tǒng),系統(tǒng)通過電解反應,從水分子中分解氧氣。

五:火星宇航服(Mars Spacesuit)


火星不歡迎人類。沙塵暴、嚴寒,沒有任何可呼吸的空氣。穿著宇航服在艙外采集樣本,甚至在火星表面長途跋涉,靈活可靠的宇航服必不可少。

NASA正在研發(fā)能夠支持在火星使用的宇航服,抵御瘋狂的火星沙塵,適合從火星漫步到巖石采樣的一切需求。宇航服設(shè)計工程師在硬復合材料和纖維間進行權(quán)衡,尋找耐用性和靈活性的平衡。NASA最新的標準宇航服Z-2,有朝一日將穿在第一個登陸火星的宇航員身上。

六:火星車(Rover)


一旦宇航員在火星著陸,他們至少得在那里居住一年以上,在周圍地區(qū)開展實驗和探索工作,等到地球和火星運行到最小距離點時返回地球。為了走得更遠,他們需要一部超級耐操的太陽能電動SUV——火星車

片中, 馬特·達蒙駕駛他的火星車在異星荒漠縱橫3200公里,甚至對火星車經(jīng)行了非傳統(tǒng)的改裝,把居住艙的大部分家當都拖上了車。

在今天的地球上,火星車叫做“多任務空間探索車”(MMSEV)。雖然造型不如電影中酷炫,但基本結(jié)構(gòu)和功能是完全相同的。和早期不載人的小型火星探測車一樣,火星車具備經(jīng)典的6組輪胎設(shè)計,在崎嶇的火星地表能夠任性地翻山越嶺。如果一個輪胎爆胎,會自動升起輪胎然后繼續(xù)行駛。

七:離子引擎(Ion Propulsion)


在《火星救援》中, 赫爾墨斯號飛船需要9個月時間往返火星,使用離子推進引擎穿越了將近5億千米的空間。

離子推進是將氬氣或者氙氣電離,并以35萬公里/小時的高速噴出。最初的推進像微風一般輕柔,但通過年復一年的持續(xù)加速,飛船終將達到驚人的速度。更重要的是,離子引擎的燃料利用效率是傳統(tǒng)化學燃料發(fā)動機的10倍。

今天,這項技術(shù)使NASA于2007年發(fā)射的黎明號(Dawn)無人探測器完成了超過五年的持續(xù)加速,達到了每小時4萬公里,超過了現(xiàn)有的任何飛船。一路上,它已經(jīng)完成了人類對灶神星、谷神星的第一次造訪。

八:太陽能電池板(Solar Panels)


火星上沒有加油站和發(fā)電廠,也幾乎沒有風,只有太陽能幫上大忙。在陽光下時,光伏轉(zhuǎn)換陣列收集能源,為鋰離子電池充電。

國際空間站的四套太陽能電池陣列能產(chǎn)生84~124千瓦的電,相當于地球上四十戶人家的用電量。其實空間站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電,但如果出了問題,冗余系統(tǒng)有助于降低風險。

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已經(jīng)非常成熟,自首批宇航員在2000年登陸至今,空間站一直安全地向宇航員們提供著電力。

九:引力彈弓(Gravitational Slingshot)


影片中,當救援計劃一再受挫,改變男主命運的天才人物終于出現(xiàn)了:黑人小哥。

作為一名軌道工程師,黑人小哥的絕妙點子是讓即將返航的赫爾墨斯號飛船過家門而不入,從地球背面轉(zhuǎn)一圈再出發(fā)到火星,利用引力彈弓效應(和地球交換動量)變軌并提高速度。這是當今航天領(lǐng)域的常識,也是科幻小說中的慣用伎倆,連看熱鬧的科幻迷都能想到。不過影片中居然連NASA高層都需要小哥科普才明白,還裝模做樣地動用了超算中心驗證計算,只是為了戲劇效果+觀眾科普。

圖為片中赫爾墨斯號飛船采取的軌道。綠色是任務開始時從地球到火星的軌道,黃色是第一次離開火星的軌道,它在圖中*號處開始變軌,在數(shù)字3處利用地球引力大幅改變軌道,在4處飛越火星,救回男主。

十: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fā)生器(RTG)


RTG是一種將放射性同位素钚-238的輻射熱量轉(zhuǎn)化為電力的“太空電池”,發(fā)電功率可達110瓦(好奇號火星車),其實只能點亮一只普通燈泡。為什么渾身高科技逼格的宇航員要帶這么low的電池呢?因為RTG電池用的是核能,用上幾百年都不會沒電!

在影片中,宇航員們把钚RTG埋在離他們的居住艙很遠的地方,以防核泄漏發(fā)生。其實,RTG本身有堅固的防護層,即使遭遇嚴重事故也不至于泄露。RTG主要發(fā)出阿爾法射線,并不會穿透衣服或者人類皮膚,只有當它被分解成微粒或蒸發(fā),并被吸入或攝入的時候才會對健康產(chǎn)生危害。而這種同位素是以陶瓷形式制造的,不溶于液體,因此被吸入和攝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現(xiàn)實中,在火星上提心吊膽地擔心核泄漏是沒有意義的。火星環(huán)境中的自然輻射比起RTG產(chǎn)生的輻射,對健康危害要大得多。除了輻射,還有沙塵暴、宇航服破裂、被小伙伴遺棄等各種死法……

2030:火星漫游


科教宣傳片拍完了,NASA的下一步計劃是玩真的:2030年前后將人類送上火星,早已登上了NASA的時間表。參考NASA于10月8日的公開報告:《火星之旅:探索太空的下一階段》(Journey to Mars: Pioneering Next Steps in Space Exploration)。

早在2000年,NASA就把國際空間站作為未來太空探索的基地。國際空間站離地球400公里,作為太空中的補給站再合適不過。未來10年,NASA將在地球與月亮之間建立實驗基地,測試外太空居住系統(tǒng)。最終目的,就是讓宇航員在2030年首次完成火星登陸

再往后,SpaceX很可能會啟動霸道總裁埃隆·馬斯克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把100萬地球人帶上火星,建立一個新的文明。2013年,火星移民被荷蘭人巴斯·蘭斯多普包裝成“火星一號”的騙局,通過商業(yè)炒作風靡世界,騙了近10萬人,“去火星”一度成為人們的笑柄。但是對于還未出生的下一代人來說,這顆紅色星球?qū)⒉粌H僅是夢想

坐著SpaceX飛船去火星上開特斯拉,將會是怎樣一種體驗?

本文首發(fā)「硬報紙」:智能硬件前沿資訊,技術(shù)流無軟文,搞硬件的才能看懂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001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86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986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04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6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5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10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5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10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18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93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4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4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09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39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07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