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位朋友都不約而同抱怨工作量太大,前線的后勤的,臺前的幕后的全部包攬,搞到頭疼腰疼胳膊疼,原因都是老板擔心其他人做得不好,把大部分任務都交給她一個人。這種情況很常見,有句話就是這么流傳的:如果你有事情想請人幫忙,就找辦公室里最忙碌的人。就像吃飯,最多人排隊的餐館,會勾引更多的人排隊。
誠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爭取成為這么有實力的人,但今天不想說如何練就成為這樣的人,更想說說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
能者多勞似乎是好事,但后果很嚴重。一是強者不振,二是弱者更弱。都說人不患貧,而患不均。剛開始估計有實力的人會很樂意承擔額外的工作,畢竟是一種間接的認可。但越來越多雜七雜八的砸下來時,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另外百分之一應該是具備成為CEO的強大內心的人)心底都會有不忿,抱怨,繼而疲憊不堪,這就是punish for being good。最糟糕的是,很多事其他人也能做,但老板就是覺得“你做我更放心“。于是其他人上上網(wǎng),看看郵件,樂得活少干,錢照拿。別跟我說人要積極主動的自我進步,積極主動的不會是這些其他人。我們要接受人天然是被動的法則。日子久了,團隊氣氛緊張,戰(zhàn)斗力下降。
那作為帶團隊的人,要如何避免這種困境?
一、了解團隊每一個人的優(yōu)劣勢
多差勁的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最好的人也有短板。要清楚他們的優(yōu)劣勢,他們的關鍵經(jīng)歷,成功的失敗的,最好用STAR方法記錄下來。這事是長期活,堅持下來,你可能會比他們自己更了解他們,團隊也會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注。
二、理解和分解任務,與相應的人匹配。
不要因為任務急就懶得分解。分解好了,猶如各自捧著自己擅長的原料回去,很快就給你一道美味的菜肴,湊成一桌滿漢全席。
以上說白了就是情景領導的部分內容。技巧是現(xiàn)成有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用心做。直接說,就是選擇當只完成任務的領導,還是做發(fā)展人的領導。
你有選擇的自由,團隊也有。其中一位朋友今天辭職了,她說不想伺候頭上的大爺,不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