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海里拾幾朵浪花滋養自己     ——讀《西夏咒》有感

雪漠老師的靈魂三部曲再版了,我翻開《西夏咒》,開始了第二次閱讀。此番重讀,較之四年前,雖然明白了一些,但仍然跟興婷說的感覺一樣:我就像一根筷子,而《西夏咒》是大海,筷子是無法探測大海的深度的。我索性就收了那想探測的心,只管放空了自己,全力去感受大海的博大,然后從大海中汲取幾朵浪花,滋養自己的靈魂。

《西夏咒》對于能讀懂它的人來說,是寶貝,我雖然不能完全讀懂它,但是我能感覺到它是難得的寶貝,那些我讀不懂的部分,是因為我還不夠資格。讀書是需要資格的,這個資格不是文憑、不是職位、更不是金錢,而是心靈的高度和厚度?,F在不懂,沒關系,只要我不放棄升華自己、完善自己,總有一天會懂的。今天的我不是比四年前已經有很大進步了嗎?我從來都不是吝嗇的人,得到了寶貝,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也能從大海中汲取一點營養,成長自己。

讀《西夏咒》,我最強烈的感覺是震撼,其次是感覺作者借助書中人物跟我們說了很多真心話,那種說,甚至有一種苦口婆心的味道。

一、震撼的是那一個個事件和那些事件中形形色色的人的心,以及不同的心所做出的不同行為,還有不同行為導致的不同結局。震撼之余,更多的是對人性的思考。

(一)人如果沒有強烈的追求升華的心靈和一顆警醒的心,是很容易被環境裹挾而墮落的。最可怕的是,在一個墮落的群體里,每個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墮落。

1.雪羽兒聽媽的話下山給舅舅一家送吃的,卻險些被舅舅一家殺死吃掉。

2.阿番婆為了活下去,引誘路過的人進入房間,然后乘人不備將來人敲死,然后將死人吃掉。

3.為了扭轉在與明王家搶水時的劣勢,諞子們想出了讓瘸拐大媽死,嫁禍給明王家的辦法。瘸拐大開始很堅決地反對,但是當自己的身體受到威脅時,他選擇了犧牲媽的命。

在面臨死亡威脅時,親情、愛情,都顯得那么卑微。在特殊的環境里,如果沒有向上的心,沒有向上的力量牽引,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舅媽”、成為“阿番婆”、成為“瘸拐大”。

(二)“很多人雖然活著,但他已經死了?!边@句話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通過一些事件反思自己是否就是這很多雖活已死的人中的一個?面對惡行,面對強權,有幾個人敢于說“不”?有幾個不是麻木的看客呢?

1.雪羽兒在看到村里的慘象后,為了不讓村里人餓死,去偷村里的戰備糧,偷偷地放在每家門外,使很多瀕臨死亡的人活過來了,但是當雪羽兒被抓,要被諞子們軋折腿時,村里人竟沒人敢提出異議,甚至有的還很興奮,成了諞子們的拉拉隊。反而是黃犍牛為了不壓到雪羽兒選擇了犧牲自己,人的惡和冷漠,讓人實在已經不是人了,連動物都不如。動物還知道感恩,老山的熊一家因為雪羽兒媽幫忙接生而始終心懷感恩,盡力圖報。而那些曾經得到雪羽兒冒著生命危險偷出的糧的村民,不但不感恩,反而恩將仇報。

2.在雪羽兒被勞教的日子里,雪羽兒媽為了活命,摘了幾把麥子充饑,被族丁抓住。諞子為了殺一儆百,要煮雪羽兒媽,有些人不忍,但是在諞子追問下,卻都陸續舉起了“同意”的手。在整個燒煮的過程中,只有瓊試圖阻止惡行,卻被綁起來只能大哭著求人們放了雪羽兒媽。其他人,或者做幫兇,或者做看客,最有良知的舉動也不過是閉了眼睛。

如果我們在現場,我們會是誰?

不要以為書中的描寫只是故事,其實類似的場面經常在現實中上演。比如,看到小偷偷東西,因為懼怕小偷同伙的強悍,大多數人都沉默著,沒有幾個人敢站出來的。大街上看到一群人打一個人時,周圍同樣圍滿了麻木的看客。

(三)當絕大多數人都昏睡時,是不允許有人清醒的。老子說,要“挫其銳”,要“和光同塵”,真是太重要了。否則,你就成了人們眼中的釘,總要遭遇被“修理”的命運。

1.雪羽兒和雪羽兒媽所遭遇的磨難,就是因為雪羽兒的與眾不同,因為雪羽兒的脫俗和美麗,因為雪羽兒的武功,被那些普通人視為對自己的擠壓。

2.阿甲的被燒死,也是因為阿甲的不同,大家都信任怙主,他卻說“怙主也打呼嚕,怙主也得佛印證,佛也得由心印證,最終都得心印證?!弊尨蠹覍︹镏鳑]了信心,所以大家就得讓他死。

金剛家要燒死阿甲時,明王家來人說“你們不要,我們要,我們正缺一個放咒呢,都昏昏欲睡了?!苯饎偧液稹安唤o,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他們要,偏不給?!苯Y果,阿甲真的就被活活燒死了。

由此想到剛看的一個短片,兩個男孩子的關于鞋子的故事。“如果不是我的,我會把我得到的還給你;如果我無法得到,我會把我有的給你?!?/p>

3.“他看到人們都吃驚地望他們。瓊明白,他們已得罪了群眾。在群眾都想吃人時,他們卻想救人;在群眾都想搶糧時,他們卻想守戒。瓊忽然讀出了群眾眼中對他的仇恨。他明白,在整個人類都污染了時,任何想潔身自好者,都會是人民的公敵?!?/p>

4.打虎馬的命運,因為長了長鬃,人看著不順眼,別的馬都是短鬃,憑什么你長長鬃?所以長鬃被剪,結果打虎馬就沒有了打虎的本事,就被虎吃掉了。

(四)貪婪者、仇恨者、高尚者,不同的心鑄就了不同的命運。

鐵鷂子殘忍追殺仇人的后代,卻最終被蒙古兵滅族;蒙古人瘋狂屠城、燒殺搶掠,再強悍的蒙古最終被歷史的車輪碾壓而過,死亡來臨時,一樣一無所有,帶不走一絲一縷。那些作惡者——諞子、寬三等,雖然沒有短命,但卻在自己營造的世界里痛苦糾纏至死。

還有澄金石的命運,更加鮮明地示現了貪婪的惡果。

在惡的氛圍里,那一點善的火苗,撲騰不了幾下,就被壓滅了,但還有火星,只要火星還在,就遲早會發出光明。對于自己不想升華的人,再有本事的人也是救不了的。久爺爺、吳和尚、瓊、雪羽兒就是那善的火種,雖然經歷了血雨腥風的洗禮,仍然不改初衷,最終升華了自己。

二、作者想告訴讀者的話:

1.上師傳的最堅韌的護輪是慈悲,上師還傳了世上最黑的咒語,最黑的咒語也叫“慈悲”。

2.人類最可怕的不是屠殺,而是對屠殺的謳歌。你只要翻開歷史,就會發現人類頂禮膜拜的,其實是屠殺自己同類的人。殺人越多,可能越被認為是英雄,如拿破侖、亞歷山大、成吉思汗、曾國藩等。這是整個人類的墮落,也是歷史書寫者和文學參與者的罪惡。

殺人者因為有其強權基礎和欲望引誘,會情不自禁地進行屠殺。當人們無法制止其屠殺時,就不能不忍受命運的苦難。但我們必須明白一點,那屠殺是罪惡,是必須譴責的,決不能謳歌。這時的謳歌比屠殺本身更值得詛咒。因為屠殺者終究會因肉體和生命的消失而終止罪惡,那“謳歌”卻可以依托文化傳遞給后人,在人類心靈中植入惡的基因。而一遇到適宜的氣候,那惡的種子,就會發芽、生根、開花,長出殺性更重的屠夫來。

3.約翰嘆息道:“就是。你的思維超前一年,叫先驅;超前五年,是圣人;超前十年,就成瘋子了;超前百年,必是妖魔無疑。”

舅舅說:“你那經,我看了。那人,也是菩薩。這話,我只對你一人說。一有人,我就會說,你傳的是邪教?!?/p>

約翰問“為啥?”

“誰都需要我這樣說——要是我不想成妖魔的話。我明白,你的博愛,我們叫慈悲......”

4.肉體的夢魘往往會變成靈魂的夢魘。你不瞧那些餓死鬼們,他們的肉體挨了餓,靈魂不照樣在號哭嗎?

5.人們對修理吳和尚最感動過癮,原因是他曾受到過人們的敬仰。許多時候,對一種東西的敬仰其實也等于那東西對你的擠壓。那時,揍他最兇的,往往是以前對他最恭敬的人。

6.一個人活著,得說自己該說的話。有時候,該你說話你卻裝糊涂的話,那也是無恥。

7.久爺爺的歌:

世事本無常,世人貪其實,

因實而生貪,因貪而顯癡。

因癡遂有嗔,嗔心何時息?

心息則災息,心貪則火熾。

山川并大地,本是因緣聚,

雖顯諸形色,覓其自性無。

奉勸世上人,窺破真面目。

無執亦無舍,無嗔亦無怒。

奉勸世上人,何必太癡迷。

萬境轉瞬空,萬緣帶不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