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學的管理課,老師在講解時間管理四象限法的時候,問我們對于又緊急又重要的事情和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哪一個優先級更高一點?
當時我想肯定是那些又緊急又重要事情優先級要高一點,不然為什么要加上緊急二字呢?但是老師卻給的是另一種答案。
所謂的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比如突發的意外,客戶投訴,即將到期的任務和財務危機。而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比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自我成長,人員培訓,制定防范措施等。
為什么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應該放在第一位?
2
有一個城鎮里面的消防局,每天都得應對各種突發的火災和緊急事故,消防局的員工也每天忙碌不堪,哪怕就是休息日也經常去處理那些突發的火災。員工一邊抱怨的工作的繁重一邊接受這樣的事實,在他們看來,消防局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忙累的單位。
后來來了一個新局長,他在查看了整個城鎮的消防設施后,決定抽出大量的員工和精力去對城鎮老化的消防設施進行維護。這樣一個決策無疑給消防局帶來了更大的工作壓力。每天他們除了應對那些突發的事故外,還要對所有老化的消防設施進行維護,因此幾乎喪失了全部的休息時間。
這樣子過了半年,他們終于把整個城鎮所有老的消防設施和安全隱患全部排查干凈。這時,人們驚奇地發現,每個月發生的火災數量要比之前大大減少,一個月都處理不了幾起火災事故。這樣子人們的工作量大大減少,每天的任務由之前到各處火災事故現場滅火變為對消防設施維護保養上。
對于消防局來說,每天應對的火災和其他事故就是既緊急又重要的事情,維護消防設施和處理消防隱患屬于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正是因為他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才使得那些既緊急又重要的事情數量減少。
3
《成功的普遍共性》一書的作者格林一直致力于研究所有成功人士身上普遍存在的共性,他發現成功的決定因素并非辛勤的工作、出眾的運氣和良好的人際關系,雖然這些因素對于一個人的成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都比不上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
想一想我們現實的生活,家里人突然得了疾病,面對沉重的醫療負擔四處奔波借錢忙得不可開交。但是如果我們在健康的時候花上幾天的時間詳細了解一下保險的知識,為自己和家人購買一份保險,我們是不是在生病之后就會淡定很多呢?
公司要擴展業務,需要有英語非常扎實的人去處理所謂的海外生意。這時我們抓緊時間報英語學習班,沒日沒夜的加班學習。如果我們在平時就堅持學習英語,那么在這個機遇面前,我們是不是能更輕易的抓住呢?
單位在年底的時候要評功評獎,這個時候我們臨時抱佛腳,又是請客,又是給同事說好話要他們在民主評議的時候投我們一票。如果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處處關心別人,待人豪爽大方,我們還需要在年底的時候做這些事倍功半的事嗎?
得一場大病后,我們要到各個醫院求醫問藥,還要花大量的時間在醫院里輸液治療。如果我們平時能堅持鍛煉身體,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并能定期去醫院做一個檢查,那么我們在醫院浪費的時間是不是大大減少呢?
對于我們個人來說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包括個人成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制定計劃和鍛煉身體,對各種突發性事件制定預防性措施。如果我們平時在不緊急的時候,就花時間把這個這些事情一一做好,我們在面臨突發事件中才不至于驚慌失措,忙得不可開交。
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第三個習慣,要事第一。之前在“得到”里看到這樣一句話,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在于做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當我們修煉到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這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我們就能收獲一種從容淡定的生活狀態,在不慌不忙中,把所有的事情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