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逐漸喪失愛的能力這件事

“還會有人讓你睡不著

還能為某人燃燒

我親愛的這樣浪漫的煎熬

不是想要就能要 別炫耀“

————陳奕迅《你給我聽好》

1.

我覺得衰老的第一個信號不是眼角的皺紋,肚子上的肥肉(一直都有??!魂淡),和愛的能力的消失,其實是記憶力的衰退。所以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就是愛的能力的消失這件事兒。(好像有什么不對?)

現在很多人稱那些狂熱的喜歡一個明星的群體為“腦殘粉”,除了被動的引用外,更多人提到時會帶著一種嗤之以鼻的優越感。我很不喜歡這種叫法,且不說一切對別人帶有貶低和侮辱性的標簽我都不喜歡,單是不顧一切的狂熱這一點怎么能成為被詬病的地方呢?

這于己,多么美好,于人,關你屁事。

2.

能有自己愛的東西或人,并且為之投入全部感情,將自己所有喜怒哀樂系于此,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你憑什么認為別人喜歡的東西不值得愛呢?鹿晗又如何,小時代又如何,他不理解你為什么在《灌籃高手》主題曲響起的時候就熱血沸騰,你憑什么能理解他對郭敬明的一廂情愿呢?

在我看來,那些所謂的“腦殘”的粉們(此處是單純引用),正是年輕的標志啊,他們精力旺盛,敢豪擲一切,不怕受傷,不求回報。有取之不竭的情感,可以慷慨的送給一個完全不可能有回應的人。帶著一種毫無建樹的自信滿滿和不知疲倦的朝氣蓬勃,從未受過傷害,還沒學會計算投入產出比,愚昧的、莽撞的、一廂情愿的付出著,并從這種單純的付出中獲得莫大的快樂,你告訴我,還有什么快樂比通過付出獲得快樂更主動、更強烈、更高尚?

他們“腦殘”嗎?我倒覺得他們腦滿心寬。

3.

愛一個偶像不過是愛上一個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如果你不再會愛一個偶像,大概也不太會瘋狂的愛一個人。

大多數人的終身偶像都來源于少年時代,中年以后,腦子里天天殫精竭慮,錙銖必較,再難有閑田栽培偶像。放眼望去,腦子里種滿了掙錢、生存、人情、孩子等大樹,枝繁葉茂,再難根除。換句話說,年輕的時候,知無多少,愛有余力,澎湃的感情到處尋找投注。年紀大了,愛不從心,那網劇里被叫做“老公”的翩翩美少年啊,為什么我只是想生個這樣的兒子。

什么叫少女懷春,就是懷里揣著滿園春色想贈予一個人。春色滿園關不住,公子快進來看看。嘿。你們別想歪……

那時候,周圍的人里,平均1000中總有一個是我喜歡的樣子,心情好的時候,100個里也能挑一個。

如今,平均1000個人中總有一個能開發成客戶的,努努力,100個人里也能開發一個。

4.

到了接近30歲這個尷尬的歲數,沒有可愛之人或者動心的閾值升高是一件正常且悲哀的事情。你不要誤會我說的愛,并不一定是愛情或情愛,對某個影視作品,某個明星,某首歌,某種事情,甚無跡可尋的好感都在我討論的愛之列。

年輕的時候,喜歡的每一個人都是我這輩子最喜歡的,好感的滋生更是防不勝防,而且也不必掛懷,今天的好感,可能明天就被取代,此起彼伏,生生不息。

喜新厭舊不是一種道德,而是一種能力啊,年輕人!

如果你現在還能為一個失去的人,而不是跌停的股票徹夜痛哭到肝腸寸斷,還能在跟一個人擁抱的時候,而非年會中了特等獎的時候心想就讓時間在此停止也好,那我要恭喜你,你還有能擁朝著快樂和悲傷兩個維度達到極致的能力,你還可以達到滿分快樂和零分的難過。

另外關于股票跌停這點,不要急著拋,可以再放放。

愛的能力像一個橡皮筋,年輕的時候,你可以拉到極限,也可以縮到極限,伸縮的速度都很快,不小心甚至彈到手,很疼。然而,隨著不斷地伸縮、伸縮,皮筋漸漸失去彈性,只能在伸縮一個很小的范圍。你再也體會不到徹底放松和繃得渾身僵硬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皮筋松弛、斷裂,筋骨藕斷絲連,如同老人松弛的皮膚和弓下的腰,你非要硬扯,有可能扯斷。所以上了年紀,不要瞎扯。于是這時了,你就需要重新買一條秋褲了,哦不,你只能扎沒有彈性的腰帶了。

不過,若快樂感不再那么強烈,痛苦也一樣不再那么揪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怕只怕,你其實沒有喪失這種能力,不過是因為怕痛苦過于揪心,才不敢快樂得那么強烈。

于是后來,就習慣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